首页 > 走进广东 > 图片新闻

广东公布15处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 彰显南北通融东西汇流特色

时间 : 2018-12-28 09:24:44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古驿道2.jpg

台山大洲湾遗址。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的内容,是对以往发现的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遗存的延伸,是南粤古驿道系列保护利用工作新征程的接力棒。”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龙家有说。

12月27日至28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南粤古驿道学术研讨会暨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台山市举行。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省文物局局长曾颖如等领导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发布了新评选的2016年以来的15处重大发现,包括台山大洲湾遗址、肇庆古城驿道遗址、韶关莱山遗址六朝墓群等。这是经专家制定了推荐条件和评选标准,从各地推荐的29个2016年至今发现的未经文物行政部门普查登记在册的广东省辖区内的古道及其沿线1000米以内的历史实物遗存评选出来的。

大洲湾遗址连接“海丝”和古驿道

台山上川岛北侧的大洲湾遗址上海风习习,在海滩边上临时搭建了一座两层高的木楼,像一个巨型保护罩一样将近百平米的海滩围住,顶部是海景观光台,可通往方济各·沙勿略墓园,这里就是大洲湾遗址博物馆。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大洲湾遗址考古项目领队崔勇介绍,自2016年以来,多次台风导致大洲湾的海岸线后移,大量瓷器碎片及考古区域被海水侵蚀,因此在今年初建成了这个简易博物馆,将这片区域集中保护起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馆内的玻璃地面下陈列着从大洲湾发掘出的瓷器碎片;而从另一侧墙面上可以发现,岩壁从下往上分别是巨大且不规律的基岩、填充缝隙的碎石头、细小的砂石,崎岖不平的地面被逐层铺平。墙面顶部巨大的镜面玻璃则将顶部的排水渠、散落瓷片等痕迹展现在观众面前。

崔勇告诉记者,这些碎石和排水渠都是人工构筑的,铺成的平台就是明代中葡进行瓷器交易的场所,这一地层堆积也与历史文献记载中关于早期中葡海洋贸易的内容相吻合。“宋元的海外贸易很兴盛,但是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外来船只不能靠岸,于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葡萄牙人只能在离岸9海里的上川岛登陆,建立贸易基地。因此上川岛比澳门更早成为中葡贸易区。”崔勇说。

大洲湾遗址是南粤古驿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这里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节点。南粤古驿道的独特价值在这里得到充分彰显,起到了内接和外联的作用:向北翻越南岭可联通中原,向海外通过这里出海,持续地向东南亚、南亚甚至更遥远的西方进行文明交流。

重大发现将逐一制定保护利用方案

自从2016年省政府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在南粤大地上掀起了发现、调查、研究、保护、利用和宣传南粤古驿道及其沿线相关文化遗产的热潮。3年来,我省新发现南粤古驿道135条、400多公里,占全省古驿道本体的57.9%。

这次评选的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分为文物考古新发现、调查研究新发现和社会人士新发现。河源何新屋地契属于后者。何新屋位于连平县大湖镇油村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今年8月,当地为了申请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对围龙屋修缮时,在楼阁墙体缝隙中发现了100多件地契,主要分为白契、红契(也称官契)两大类,保存完好,其中大部分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地契。

曹劲说,这批地契是非常珍贵的文书资料,而且有着明确的纪年。这些地契对于分析当时的土地交易流程、民间土地流转的风俗甚至家族的繁衍变迁等都很有价值,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历史信息。

今后将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批重大发现?省自然资源厅副巡视员方为民介绍,在发现古驿道的过程中,主要以修复为主,从省的层面建立相关的机制,设立修复古驿道的技术标准,并积极鼓励各地政府加大投入,从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