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第2期

1950年06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0年 > 第2期
【打印】 【字体:

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

修正廣東省各縣暫行縣等表草案

修正廣東省各專區所轄各縣暫行縣等表

民字第八五七號


各廳、院、署、會、局:

各專署、市、縣人民政府:

  査本省各縣暫行縣等表草案,前經本府第十四次行政會議通過,並於本年四月廿五日,以民字第五二六號通令頒發參照在案,茲復奉中南財政部檢發最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統一全國各級人民政府黨派群衆團體員額暫行編制草案」,其中有關縣的區制和縣的編制一項,與前發草案,稍有不符,特根據重行修正,提經本府第二十次行政會議複議通過。除呈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暨中南政軍委員會核准施行外,茲將修正本省各縣暫行縣等表草案及各專區所轄各縣暫行縣等表各乙份檢發,希卽參照。至前發本省各縣暫行縣等表草案,應予作廢。此令。

  計發修正廣東省各縣暫行縣等表草案及各專區所轄各縣暫行縣等表各乙份。


  主席 葉劍英

  副主席 方方 古大存 李章達

  一九五〇年六月六日


修正廣東省各縣暫行縣等表草案

一九五〇年五月二十三日

廣東省人民政府第二十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縣等的劃分主要爲了適應當前工作需要作為縣政組織機構繁簡人員編制多寡的根據和財政負担的參政。

  二、縣等劃分擬以人口土地面積物產財富交通金融情况等各項條件爲根據,但人口爲人民民主政權下施政工作中的主要對象,其分佈與集中可反映一地的經濟狀况和發達程度。是各項條件的集中表現,應爲主要標準,其餘一縣的耕地面積物產財富交通金融情况等則關係農工商業和縣政管理與縣財政負担自亦應爲必要條件。此外,個別縣份在國防形勢或其發展前途上有特殊重要性的也分別加以適當照顧。

  三、劃分縣等所根據的各縣人口數字還沒有正確可靠的材料,現在只能採用僞政府時代所作成的比較可信的數字,但其中有出入過大的則參政,其歷年統計數字,其餘耕地面積物產財富工商業情况等也還沒有可作爲正確根據的材料,只是一種大致的比较看法。

  四、本省各縣面積大小人口多寡懸殊,如合浦面積大至七千多平方公里,南澳赤溪小至一二百平方公里,殊不合理,但調整工作還需待土改完成各縣耕地面積粮產以及各項有關統計數字有正確材料根據時才能進行。

  五、基於以上所述,特将本省各縣按照最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縣的區制和縣的編制草案之規定和斟酌本省情况劃分如下:特甲乙丙丁五等(八十萬人口以上爲特等五十萬至八十萬人口爲甲等三十萬至五十萬人口爲乙等十五萬至三十萬人口爲丙等十五萬以下人口爲丁等。)

  (一)特等縣 人口在八十萬以上者:

  中山(七十五萬多)台山(七十七萬多)揭陽(八十九萬多)潮陽(八十一萬多)

  以上共四縣

  其中台山中山人口雖不及八十萬但靠近八十萬而其物產財富交通金融等各項條件亦均特別優越冠於全省故列爲特等(又台山人口原爲七十四萬多近據査報爲七十七萬多)

  (二)甲等縣人口在五十萬至八十萬者:

  東莞(六十六萬多)番禺(六十萬多)南海(六十四萬多)新會(六十二萬多)順徳(三十八萬多)潮安(五十六萬多)普寧(五十四萬多)恵陽(五十六萬多)淸遠(五十五萬多)茂名(五十九萬多)陽江(五十萬多)合浦(六十萬多)

  以上共十二縣

  其中順德縣人口雖不及五十萬,但因其位居珠江三角洲間,蠶絲蔗糖漁產特別豐富,過去歷年人口數字復在六十萬以上 抗戰後時期粮荒嚴重,死亡特多,始逐漸遞減 又縣內人口密集的重要城鎭特多(如陳村龍山大良容奇勒流桂洲等)不論在目前縣政管理及其將來發展前途上均有提高其縣等必要。

  (三)乙等縣 人口在三十萬至九十萬者:

  澄海(三十七萬多)饒平(三十五萬多)梅縣(四十四萬多)興寧(四十五萬多)五華(三十二萬多)海豐(三十五萬多)陸豐(三十五萬多)龍川(三十一萬多)開平(四十九萬多)陽春(三十二葛多)羅定(三十葛多)高要(四十六萬多)信宜(四十一萬多)化縣(四十萬多)廉江(四十二萬多)電白(三十五萬多)靈山(四十萬多)欽馬縣(三十五萬多)文昌(四十二萬多)琼山(三十九萬多)曲江(二十二萬多)

  以上共二十一縣

  其中曲江一縣人口雖不及三十萬,但因其爲北江重鎭交通形勢農業商業等各條件均較好,故列爲乙等。

  (四)丙等縣人口在十五萬至三十萬者:

  花縣(二十一萬多)三水(十五萬多)寶安(十七萬多)惠來(二十五萬多)大埔(二十六萬多)豐順(十九萬多)增城(二十七萬多)博羅(二十二萬多)河源(二十萬多)紫金(二十萬多)和平(十六萬多)恩平(二十三萬多)鶴山(二十萬多)新興(二十三萬多》雲浮(二十九萬多)廣寧(二十五萬多)鬱南(二十四萬多)德慶(十六萬多)四會(十五萬多)英德(二十九萬多)連縣(二十一萬多)陽山(二十萬多)南雄(十九萬多)遂溪(二十五萬多)海康(二十二萬多)防城(二十一萬多)吳川(十七萬多)崖縣(十二萬多)

  以上共二十八縣

  其中崖縣一縣因其位於海南島極南端,爲漁業港及海軍重要根據地,過去日人會在該縣築有鐵路及設有供給海南島全島應用的水電廠,在國防形勢上有重要地位,故其人口雖較少仍列爲丙等。

  (五)丁等縣人口在十五萬以下者:

  平遠(十萬多)蕉嶺(十萬多)翁源(十四萬多)龍門(十萬多)連平(九萬多)高明(九萬多)封川(十萬多)開建(七萬多)從化(十三萬多)樂昌(九萬多)新豐(八萬多)始興(九萬多)乳源(八萬多)佛岡(七萬多)仁化(四萬多)連山(四萬七千多)徐聞(十萬多)梅茂(六萬多)儋縣(十三萬多)臨高(十三萬多)澄邁(十三萬多)定安(十一萬多)樂會(十萬多)萬寧(九萬多)瓚東(八萬多)陵水(五萬多)南澳(二萬六千多)保亭(七萬多)赤溪(一萬六千多)樂東(五萬多)昌江(四萬多)感恩(三萬九千多)連南(七萬五千多)白沙(八萬多)

  以上共三十四縣

  全省共計九十九縣

一九五〇年五月二十三日

廣東省人民政府第二十次行政會議通過

區別

珠江區

潮汕區

興梅區

東江區

北江區

西江區

粵中區

南路區

琼崖區

合計

特等

中山

揭陽

潮陽

台山

4

甲等

東莞

南海

番禺

順德

潮安

普寧

惠陽

清遠

新會

陽江

合浦

茂名

12

乙等

澄海

饒平

梅縣

興寧

五華

海豐

陸豐

龍川

曲江

高要

羅定

開平

陽春

廉江

信宜

化縣

靈山

電白

欽廉

文昌

琼山

21

丙等

花縣

寶安

三水

惠來

大埔

豐順

增城

博羅

河源

紫金

和平

英德

南雄

連縣

陽山

雲浮

廣寧

鬱南

新興

德慶

四會

恩平

鶴山

遂溪

海康

防城

吳川

崖縣

28

丁等

南澳

平遠

蕉嶺

龍門

連平

翁源

從化

樂昌始興新豐乳源連南佛岡連山仁化

封川開建

高明赤溪

徐聞梅茂

儋縣臨高澄邁定安樂會萬寧琼東白沙保寧陵水樂東昌江

感恩

34

合計

8

8

7

11

16

10

9

14

16

99

  附註:以上所列各縣縣等其組織編制員額如與實際需要不能完全適應時,可由專署斟酌情形就其所轄各縣之總員額內酌加調整。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