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第2期

1950年06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0年 > 第2期
【打印】 【字体:

廣東省人民政府

關於防汎搶險的指示

水字第四一號


  (一)全省各江防汎工程,截至四月十五日爲止,堵口修患,巳完成二百一十八萬土方,一萬七千石方,又蘆苞水閘投下七千二百石方。堵口修患工程,計完成百份之八十。在農村社會改革尙未澈底,時間急促,任務繁忙,經費人材都缺乏的情况下,各江政府認眞領導,依靠羣衆,各工程隊勤勉努力,共同克服困難,做出這樣多的工作,是有成績的。三水縣解放後領導機關注意防洪工作,派定得力幹部,專責主持,廣泛發動羣衆,經過宣傳敎育,逐村組織民工隊,實行全縣統一調動使用,領導幹部並能親身帶頭勞動,因此成績最大,但我們不能因爲有了這些成績,就認爲任務已經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可以將這個關係重大的工程懈怠下來。我們今年的任務是保證在去年水位情形下不出險。工程必須在大汎期前完成,並在以後四個月汎期中受得起考驗。如果大汎到來,工程尙未充份完成,不論是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也會失去效用,又如果存在弱點,不論是極小的,如鼠洞蟻穴之微,也會引起决口,釀成水災。因此我們應該警惕,如果工程在數量上和質量上不能充分完成計劃,就有危險。

  (二)根據省府所檢查了解,防汎工程現在所完成的,距離原計劃頗遠,工作中也有頗大弱點,必須及早提出,並提起各級政府注意,以便加緊努力,達成計劃和改正弱點,第一在工程數量上,堵口修患尙未全部完成,舊堤普遍尙未加高培厚,沙頭圍就是因爲堵口修患未完成,洪水突然到來,搶險無效,以致崩决。這方面的土方數量還很大,現在巳交入汎期,應趕快首先將堵口修患工程全部完成,並逐步不斷將舊堤加高培厚。第二在工程質量上,施工前來不及詳細勘察,施工後沒有認眞檢査,豐樂圍新堤建築在腐植地層上,未受水患,就先崩塌,各江普遍不按工程標準施工,許多新堤寬度坡度都不足。除西江部份新堤有踐土打實之外,其餘的都沒有認眞來做。馬鞍圍牧馬塲子堤四月二十二日被冲决,淹沒新墾田千餘畝,(東江水位當時已超過去年)因此,各級政府應卽進行普遍深入的檢査,按照工程標準,趕快修補。第三是未曾建立護堤工作,各當地縣政府宜按當地情形,佈吿護堤,嚴禁在堤上耕種、建屋、築墓,巳有耕種及建築房屋墳幕者,應卽說服並帮助羣衆遷徙,堤脚應留適當餘地取土,並塡平妨害堤基的溝窟,凡堤圍及取土地帶所佔土地,進行調査登記,眞正不能耕種者,准免征收公粮。

  (三)今年洪水來得特別早,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各江水位比去年同時期水位均高,東江韓江,並已超過去年最高水位,北江淸遠已接近去年最高水位。今後四個月洪水期,是防汎搶險最緊張的時期。除了依照標準,完成工程計劃,並建立護堤工作之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工作,就是搶險。省府爲此已頒佈辦法,撥發器材,望各級政府認眞執行。因為搶險成爲以後四個月的重要工作,特再着重將幾個要點提起注意。第一,配備得力幹部,將搶險機構(原來防洪委員會機構)建立和健全起來。惠陽縣認為不必設立防洪委員會,建設科包攬防洪工作就好了,這様的結果,必使防汎搶險領導薄弱,發生危險。珠江區防洪委員會爲便利指揮傾導和檢査督促,應駐紥在區內防汎搶險地帶,可在南海、番禺、順德、三水選擇適當地址,並指揮珠江水利工程總局派出的工程隊。第二、將群衆性的搶險隊組織好,並斟酌各圍情形,設立適當人數的檢修隊,在防汎搶險期內,經常工作,隨檢隨修。第三、省府所撥器材,數目雖很多,但應預防不足,就地進行籌備,以便必要時補充。民間可用器材,事先調查登記,用後歸還,消耗的按價賠價。第四、建立靈通的通訊系統和準備必要的運輸工具,以便迅速通報消息,了解情况,及時調動人力物力,集中赴險。

  (四)保證完成任務,主要關鍵不在經費器材,而在領導羣衆。過去三個多月的工作,基本上是我們領導羣衆做起來的,但某些幹部在領導上忽視這項工作,或在這項工作中短視發動群衆,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如果領導上把防汎工作和其他任務分開孤立起來,認爲其他任務繁忙,對防汎工作不能兼顧。如果領導幹部認爲這項工作讓工程人員和舊圍董去做就可以,如前任東莞縣長那樣,工程隊長六次求見不得,或者認爲工谷器材不够,就不能完成任務。這種領導,就不能保證不出險,群衆對防洪搶險、保耕保家,要求是很迫切的,並巳撥有相當工谷器材可以利用。各級政府應該切實對人民負責,把防洪搶險工作和合理負担,减租退租,反對惡霸,救災備荒各種羣衆運動結合起來。例如防洪搶險經費,除政府撥給之外,不足之數,就地籌取,田多多出、田少少出、地主出粮、農民出工。領導群衆淸理舊圍董會資產,組織群衆的防洪復提委員會。實行以工代賑,組織災民修堤。領導上還應認識防汎搶險也是一種政治任務。如果出險成災,不獨前功盡廢,人民稼穡廬舍遭殃,並且因此增加全面工作中的困難,妨碍其他重要任務的完成,引起政治上不利的影响。時間緊迫,望加速努力。


  一九五〇年五月十六日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