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第1期

1950年04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0年 > 第1期
【打印】 【字体:

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

轉知關于毀損粮食之處分

財粮字第一O三號   一九五O年二月十五日


專區、縣、市人民政府

  頃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通報,河北省劉各莊大庫損毀粮食事件對粮倉負責者的處分案,將原文附發,望切實硏究深入傳達。

  目前我廣東公粮已大暈集中,中央提出妥爲愛護與保管公粮,更有其特殊意義,尤其廣東氣候炎熱多雨,倉庫設備條件不好,倉庫工作人員缺乏保管經驗,更應特別注意,我各級領導幹部對倉庫工作要經常檢查,領導幷對管理人員加强政治敎育,不使公粮霉爛腐壊,同時在征粮期間應號召群衆交乾净飽滿的好粮谷,否則拒收。在保管期中如發現有稻谷變色、變質、發濕者要及時切實翻晒後分別收存,不得混同入倉,以防腐爛好吞爲要。

  附中央監委會通報 份

 

  主席    葉劍英

  副主席   方方    古大存    李章達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

關於河北省劉各莊大庫損壞粮食負責者處分的通報

監通字第一號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對劉各莊大庫損壞粮食負責者之處分通報,我們認爲很好,近來各地區粮食倉庫,由於管理上不負責任,發生很多損壞粮食事件,此種情形大爲倉庫管理人員官僚主義不盡職責,不硏究辨法,致使我財政上遭受不應有的損失,為愛護國家資財,加强粮食保管起見,特將河北省人民政府財字第三號通報轉報务部門各地區參放,並以之敎育幹部嚴格警惕。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劉各莊大庫損毀粮食事件的通報


  原冀中行署直屬粮庫第二總庫所屬劉各莊大庫對粮食保管方法上不很好硏究,屢次報請行署請運他處,以推卸責任,當時因無用途他調不便,行署指示仍由該庫妥爲保管,而該庫主任耿仙洲及總庫主任戈文遠不但未能注意及認爲旣已報吿上級,卽算盡到責任,將來粮食損失上級應該負責,於是對於露天大囤,如何渡過雨季,免受損失來積極硏究辦法,耿仙洲對霧天囤頂增蓋席子,認爲不必要,盲目的相信「穀子囤上邊只壞二寸厚,卽不往下再壞」的傳說,房倉頂上抹泥防兩囤周圍挖溝洩水,只佈置了一下,就算完事,該庫屬於劉固賢代管管庫員張淸順,對大庫所佈置的這個工作,未親自去做,只找了幾個工人說了一下,卽開了工資决果房子未抹泥,溝未挖好,同時列各莊庫幹部不團結,互鬧意見,互不負責,主任耿仙洲官僚主義作風相當嚴重,任職半年,幷未到各庫檢査一下,因此,夏季到來,陰雨連綿四十九天粮食發生霉壞之後,戈文遠派副主任張志前往劉各莊庫,一方面處理壞粮,一方面處理幹部問題,但是張志到後只重視了幹部問題,忽視粮食損壞不加檢査,此時其中財政處曾一再指示督促戈文遠親自前往採取緊急措施防止粮食再壞,而戈文遠認爲張志已去,自己無再去必要,這樣劉各荘庫粮食在大雨滂沱中,繼續霉壞下去,直至壞粮數字太多,成爲嚴重損失之後,戈文遠仍未去一次,劉固賢管倉員張淸順檢査粮食時,只從倉底拿了一把樣子,不細心檢査上邊,卽報吿粮食未壞。其實槪上已壞到三四尺深了,他只從倉內將壞粮倒出,以免壊的範圍擴大,而他竟持壞粮和好粮摻在一起,企圖減少壞粮數字,逃躱責任,結果把好粮也弄成壞的了,這樣使劉各莊壞粮總數竟達七十萬零八千五百零四斤,佔存粮總數百份之七十以上,其中不能吃的四萬八千八百五十三斤,其他變了色的,長了綠白毛的,皮發了紅的,共六十五萬九千六百五十一斤,變價後折損十六萬四千八百四十八斤,(耿仙洲處理壞粮不細心,能翻晒成好粮的亦當壞粮處理了)共計損失數爲二十一萬三千七百零一斤,這個驚人的數字是我財政上可以避免而不應有的損失。

  今爲愛護國家資財,加强粮食保管責任,嚴明紀律起見,對總庫主任戈文遠事前不積極指導該庫做好保管工作,違背行署指示,事後反讓爲這種損失是不可抗拒的災害,似此不督促不檢査不檢討的官僚主義作風及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爲,殊屬失職,應予記大過處分,副主任張志親臨其境,不能分開工作輕重緩急,只解決幹部問題不採取緊急措施辦法,維護粮食亦應記過,念其帶病工作姑予當衆警吿處分,該庫主任耿仙洲爲該庫直接領導人,因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任職半年,竟未到各庫檢査一次,竟能安心坐視粮食的損壊,此種對國家資財不負責任的態度,實不能容忍,予以撤職查辦,管倉員張淸順負直接保管粮倉責任,假報粮食未壞,不顧國家資財之嚴重損失,决定送法院以法處理。特此通報。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