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第1期

1950年04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0年 > 第1期
【打印】 【字体:

公債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

關於發行一九五零年第一期人民勝利

折實公債的指示


  (甲)一九五O年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業經本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决定,於一月五日起開始發行,第一期發行總額爲一萬萬分。按照各大行政區城市的多寡、大小,人口的多少,經濟情况的好壞和工作的進展的程度等,分配各區推銷任務如下:

  華東區:四、五OO萬分,

  中南區:三、OOO萬分,

  華北區:五OO萬分,

  西南區:七OO萬分,

  西北區:三OO萬分,

  (乙)由於繼續支援解放戰爭以及必需逐漸地有計劃地醫好戰爭的創傷,由於明年必需供給九百萬的軍隊和行政人員,由於必需開始準備恢復和發展經濟的各種條件,並由於新解放區的財政收入是緩慢的逐漸增加的,因而在一九五O年全國財政收支概算中還有赤字。爲了彌補赤字,減少現鈔發行,有計劃地囘籠貨幣,使一九五O年全國的物價,達到逐漸穩定的程度,以開始保證各階層人民的安定生活和工商業的正常發展,才决定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因此,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可以說是爲了勝利而發行,是一種「勝利負担」,全國人民均應踴躍購買。

  一九五O年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共發行二萬萬分。公債數字與國家總收入數字相比較,是很小的,但它在客服我國目前所遇到的暫時的困難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毫無疑問,人民解放戰爭不要很久將完全勝利的結束。所接收的國民黨部隊和其他舊職員,約有四五百萬人。在一兩年之內,經過敎育改造,也必然會大批轉入生產事業。這樣,在一兩年後,軍政費開支便會慢慢地減少下來。一九五O年經濟建設投資,約佔全國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二十四,遠超過公債數額,以後投資必然逐年增加,隨着國民經濟的恢復,財政狀况也必將會逐漸向上好轉,到那時,我們國家的困難,當會少於現在。

  (丙)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的特點:(1)它雖是為了彌補赤字而發行,但它是有保證的,是建築在全國勝利的基礎上而發行的,它保證可以按期歸還本利。(2)它是折實公債,等於定期儲蓄。(3)它是有利息的,年息五厘。(4)時間不長,一年之後,卽開始還本付息,五年還淸。有這些好處,就給購買者以很大的利益,給社會游資開闢了一條正當的出路。

  (丁)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會不會因銀根抽緊而使物價暴跌?物價暴漲對人民有害,暴跌對人民亦有害。因此,各級人民政府,在推銷公債過程中,應採取一切有效辦法,使市塲銀根適度,保持物價的正常狀態,具體辦法如下:(一)財政機關必需把財政開支和推銷公債,囘籠貨幣的工作,加以有機地配合。(二)貿易機關,應視市塲情况,根據自己的力量,有計劃地呑吐物資。(三)金融機關,應爲黃金持有者購買公債方便起見,以適當的比價,兌收一部分黃金。

  (戊)公債推銷對象,主要應放在大中小城市的工商業者、城鄕殷實富戶和富有的退職文武官吏。同時,各級人民政府在推銷公債過程中,必須審愼地區分工商業的大、中、小,殷實富戶的大、中、小及工業、商業等具體情况,合理地分配推銷數宇。

  大家都會同意,老解放區的農民在長期戰爭中人力、物力、財力的負担已經很重,今年公粮負担又達其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公積不能再向農民推銷,但自願、合夥、小額承購者,也是歡迎的。

  人民解放軍向爲供給制度,其生活最爲艱苦,但它在歷來的革命運動中,均起帶頭作用,在自願原則下,歡迎其購買,不分配固定額數。

  城市工人、職員、學生、公敎人員和自由職業者,愛護祖國,向不後人,在自願原則下,亦歡迎其購買,不分配固定額數。

  國外華備,對祖國解放事業,一向熱心,希望其踴躍承購。

  爲此,各級人民政府,應在推鎖公債過程中,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塲合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各種座談會、同業公會等,向愛國的工商業界和殷實富戶等,反覆說明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的目的,務使大家從照顧全局,照顧廣大人民利益出發,踴躍購買,爲國家岀一把力,以克服祖國勝利中所遇到的暫時的財政困難。

  (己)爲便於推銷工作的進行,縣市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組織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推銷委員會,人民政府應指定專人負負,吸收財政、銀行、貿易等部門負責人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各界公正人士參加,負責辦理推銷與宣傳事宜。

  推鎖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必須貫澈民主精神,做到公平合理,反對强迫攤派。各縣市可按不同的行業分配預定數字,採取說服勸募,自報公議的辦法,鼓勵踴躍認購。各縣市在分配預定推銷數字時,如遇各該縣市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時,應提交代表會議討論和通過。

  各大行政區及中央直屬華北五省二市人民政府,自公債椎銷工作開始之日起,須逢十日(按月逢十)將推銷情況電吿本院財部委員會一次,不得間斷。

  關於公債毎分所含實物的物價通報辦法,另行公佈。

  (庚)各級文敎機關,各人民團體,應依據上列各項指示,利用各種機會及各種方式,負責進行宣傳與勸募。


  政務院總理    周恩來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