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曲目展演的开场表演《戏象万千》。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1月20日,“湾区有戏·共绘华章”2025新年戏剧盛会暨首届粤港澳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颁奖仪式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精彩呈献。
从当天下午的红毯仪式、艺术分享会到晚上的颁奖仪式、新年戏剧盛会,本届活动节奏紧凑、内容丰富,不但展现了大赛获奖者的个人风采,也呈现出粤港澳三地的中青年的精神风貌和戏剧事业欣欣向荣的局面。
▷▷戏“聚”湾区
两大品牌合力打造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省剧协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介绍,“湾区有戏”是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上升的戏剧新品牌,今年的新年戏剧盛会以“湾区有戏·共绘华章”为主题,既是首届粤港澳中青年演艺大赛成果的集中展示,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戏剧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平台,促进不同剧种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一台晚会集齐了广东各大剧种,太难得了!”演出开始前半小时,已有不少观众聚集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等候进场。晚会云集了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山歌剧、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采茶戏、花朝戏、木偶剧、话剧等剧种的金奖获得者,可谓是“群星闪耀”。
据介绍,“湾区有戏”系列品牌活动由广东省文联、省剧协创办并重点打造,以“展现湾区戏剧的精神风貌,彰显湾区戏剧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为宗旨,自2022年发布以来,已成功举办了“非凡十年 湾区有戏”主题展览、展演,连续两年在春节期间举办“湾区有戏 新年戏剧盛会”,召开“湾区有戏粤港澳戏剧创新与发展座谈会”“湾区有戏青年有为”粤港澳青年戏剧工作者座谈会,以及邀请名家开展“大讲坛”等活动。其中,一年一度的“湾区有戏 新年戏剧盛会”起到了凝聚粤港澳戏剧工作者、共创湾区新“戏”象的良好作用。
▷▷扩容升级
粤港澳戏剧交流持续深入
在当天的晚会上,粤剧演员能文能武,还带来与说唱结合的创新节目;潮剧演员带来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旋律和唱腔;优美大气的广东汉剧让现场观众陶醉;原始、质朴、富有节奏感的雷剧,让观众感受民间艺术的热情;“稀有剧种”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花朝戏,让观众感受古老剧种的年轻活力……2个多小时的演出高潮迭起,戏剧之间不同的艺术魅力交织呈现,展现出粤港澳戏剧百花园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过去的一年,广东省剧协围绕提升协会凝聚力、品牌影响力的目标和推动出人才、出精品的核心任务,推动品牌扩容、升级。在进一步打造立足湾区、辐射全国的知名品牌——“湾区有戏”的同时,得到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的支持,将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和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分别升级为“首届粤港澳(第十五届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和“首届粤港澳(第十一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首次覆盖到港澳选手,三地青少儿戏剧爱好者和中青年戏剧演员、演奏员倾情参与,交流持续深入。
本届演艺大赛粤剧赛区吸引了香港八和会馆、灵宵剧团、澳门曾慧粤剧团、中国戏剧曲艺家(澳门)联谊会等港澳团体的参与,为三地青年粤剧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让粤剧这一湾区文化纽带更加充满活力。
“看到粤港澳年轻戏剧工作者齐聚一堂、发奋用功,各剧种人才济济、欣欣向荣,我们的戏剧事业充满青春的希望。”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担任大赛多个赛区评委的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李仙花表示。
据介绍,首届粤港澳(第十一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自去年8月启动,划分粤剧、潮州、梅州、汕尾、话剧、木偶皮影等六大赛区。在历时5个月的比赛中,大赛吸引了500余位青年戏剧工作者积极参与,40场比赛中演出了近400个折子戏,全程直播带来观看人次突破千万。
▷▷人才+平台
良性互动汇聚向心力
“为年轻戏剧工作者搭建成长成才、传承发展平台,让戏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是省文联、省剧协的重要责任。”曾小敏说,“‘演艺大赛’展现了粤港澳中青年戏剧工作者的技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湾区有戏’团结了大湾区最具活力的戏剧力量,让继承与创新的星星之火汇聚成炬,照亮了文化传承和发展之路,为湾区戏剧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届演艺大赛亮点纷呈,不仅参赛人数再创新高,覆盖范围也扩大到粤港澳,促进了大湾区戏剧的融合发展。此外,“90后”“00后”以及新文艺群体已成为繁荣广东戏剧事业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我们十分期待一年一度的‘湾区有戏’新年戏剧盛会,也十分珍惜‘演艺大赛’这个平台。”“90后”民营潮剧金奖演员陈婷婷表示。第二次参加“湾区有戏”演出的“90后”西秦戏金奖演员陈嘉明表示,“这是我成长的见证,为我们年轻演员提供了难得的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