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岭南文化 > 文化在线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 参评参展作品数量比肩世界一流节展

时间 : 2018-12-12 08:16:57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1318146.jpg

11日,在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设备展示区,一台由哈尔滨电影机械厂1991年生产的松花江牌放映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12月11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图书馆开幕。创始于2003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是中国历史最长、唯一具备纪录片投融资、交易功能的国家级纪录片节。今年参评参展作品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无论征片数量,还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数量都再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本次国际纪录片节参会机构达666家,今年共收到来自五大洲122个国家与地区的4542部/集作品参评参展,比肩世界一流节展。

“金红棉”奖竞逐更趋激烈 年轻导演成主力军

随着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今年“金红棉”奖的竞逐也更加激烈。据悉,在4542部(集)参评参展的纪录片中,经过初评、复评的严格筛选后,最终仅有43部影片入围“金红棉”评优单元的终评,高达99.05%的淘汰率凸显了本次纪录片评选的空前激烈。其中,广东共有3部纪录片作品《粤韵芬芳》《港珠澳大桥》《醒·狮》进入终评。

在终评评审团见面会上,评审团主席阚兆江评价道,本次参评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内容和视角也非常广泛,涵盖了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家庭教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多个社会热点议题,作品的质量、表现手法的个性化等都让人耳目一新。

值得关注的是,纪录片导演呈现年轻化趋势。终评评审之一、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介绍,本次43部入围终评作品的导演平均年龄不到40岁,绝大多数是“80后”。为鼓励年轻导演创作,组委会专门设立了一个“最佳首作纪录片”奖项,为新加入纪录片节参评的处女作品给予鼓励。

将“首映在广州”打造成全球大片登陆中国第一站

作为本届广州纪录片节的重头戏之一,11日晚,由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首映在广州”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之夜”在广州大剧院上演。与连续举办多年的“广州之夜”不同的是,当晚推出的“首映在广州”活动,共有11部纪录影片作为本届纪录片节特邀展映影片举行首映式。

活动上,亚洲首映的大型户外纪录影片《高山》成为全场焦点之一。由戛纳影帝威廉·达福配音的史诗级纪录片,将人类对高山的敬畏、向往融汇于极致美景中,在三评过程中都收获了良好口碑。该片导演詹妮弗·皮多姆现场与广州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她感谢主办方在本届“金红棉”评优单元终评给予作品的肯定,希望广州观众能从影片镜头中获得关于生态保护的启示及艺术审美的共鸣。

据介绍,在今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征集的作品中,不乏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加拿大Hot Docs国际纪录片节等知名影展大奖的影片。展映活动金红棉影展则从今年征集到的影片中挑选出“全球首映”“亚洲首映”或“中国首映”的作品,为市民、影迷献上“头啖汤”。

此次展映的60余部影片中,就有《奥逊威尔斯:大师视野》《冰上之王》《人上人》《赤道360—生命线》(VR)《阿美利加》《中国式爱情》等18部亚洲首映;《拆弹生死线》《国宝银行》《少年厨神》《印度高考》等6部中国首映。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首映在广州”这一文化品牌的推出,旨在依托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平台集聚功能,着力在传播中国故事、传承文明、联结中外、沟通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努力将其打造成广州又一张闪亮的国际文化名片。主办方透露,下一步将根据市场及观众的需求,以高标准筛选影片,或不局限于纪录影片的体裁,用更包容的态度吸纳更多类型的优秀影片,擦亮“首映在广州”这一文化品牌。

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擦亮南派纪录片品牌

2017—2018年度,纪录片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受关注的类型产品,围绕“纪录片”展开的投资、生产、发行等市场行为日趋频繁。今年开展首日,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拓创新,设置了题为“当纪录片遇到融媒体的跨界发展”专业论坛,邀请多位来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者,就融媒体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还推动了广东多部纪录片的拍摄。近年来,广东诞生了《美丽西江》《寻味顺德》《味道中山》等一大批优秀纪录片作品,擦亮了“南派纪录片”的岭南文化品牌。11日上午,2018年“广东日”南派纪录片成果总结会暨2019年重点扶持项目发布会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中医》分别获评“年度作品”和“特别作品”,《乡音未改》《钟南山》等多部作品进入2019年“南派纪录片”重点扶持项目的榜单。

据介绍,微视频正在成为南派纪录片的最新特色。去年起,“广东日”南派优秀纪录片评选就专门为5分钟以内的微纪录设立“最佳微视频”特别荣誉,鼓励创作者生产更加适合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传播特征与节奏的微视频纪录片。来自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微纪录片《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只为复兴电台文化的声与音》获评2018年“最佳微视频”,该片讲述了对收音机有着偏执而疯狂追求的猫王收音机创始人曾德钧,如何花费11年时间打磨出一款拥有复古外形和优质音效的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