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广东 > 岭南文化 > 文化在线

艺博会全方位上演“广味生活” “永庆坊”搬进艺博会

时间 : 2018-12-03 08:54:03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332275480980793292.jpg

古琴爱好者在“永庆坊”内抚琴。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11月30日,2018第23届秋季广州艺博会于琶洲开幕,当天也是2018广州文交会开幕首日。本届广州艺博会迎来4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家艺术机构,超2.5万件原创艺术品亮相现场。“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是其中一大亮点,超30位非遗大师到场展示各类艺术品并现场秀手艺,凸显广州非遗的魅力。

把“永庆坊”搬进艺博会

11月30日,一场别出心裁的广州非遗展将老西关的永庆坊“搬”进了艺博会现场。本次非遗展以“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为主题。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广新局主办,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协办。

“广州非遗”特展专区是整场非遗展最受瞩目的亮点。现场按广式家居格局布置,客厅、书房、茶室、琴房一应俱全,岭南派古琴艺术传承人谢东笑在“永庆坊”内抚琴待客,粤韵琴声环绕,令观者仿佛走进了广府人家。

“我们将‘永庆坊’还原到非遗展的现场,就是要突出广府日常生活场景。展示从传统的西关大屋延伸到外部公共空间,往外走就能看见市集。”策展人刘晓希介绍,此次非遗展还原广式传统生活空间的理念,要向公众传递广州非遗“源于生活”“生而时尚”的核心主题,希望带给市民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本届广州非遗展设置5大功能展区、3场主题对话、6场经典非遗节目展演、5个非遗+独家创新项目发布与签约交易、包括19个“广作”非遗项目融合而成的“当代广州情景生活空间”、9项非遗养生美食互动体验、6大“非遗+”服务创新。

在展演对话区,以“对话广作——激活·融合·共生”为主题,邀请文化企业、高校、美学研究、文化等各方面的专家和非遗传承人一起,思考并探讨广作收藏与日用的“当代IP化价值”发展路径。

借助2018广州文交会的优势平台,会上发布了《广州非遗+文化资源交易与合作手册》,系统呈现当前广州非遗的文化合作资源,以开拓广州非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岭南画家展现中国诗意

本届广州艺博会展览规模从以往3万平方米扩张到4万平方米。今年的花城馆重点策展“人文生活美学——城市公共艺术主题展”,实现艺术与城市、艺术与时尚、艺术与生活互动,既提供审美兴趣的功能,也满足生活方式和实用的需求,呼吁人们关注所生活城市的人文生活美学,实现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情感回归。

旅居加拿大的中国当代画家笠夫,携代表作《早春图》在本届艺博会年度大拍中亮相。作品画面通篇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古意盎然。

笠夫是深圳成长起来的画家。他生于书香家庭,幼年即热爱艺术,青少年时期受到著名鉴赏家杨仁恺先生的指点。2016年,作为加拿大维多利亚温切斯特画廊重点推介的东方艺术家,笠夫举办了近一个月的《诗意中国》个展,以中国画传统的纯正根脉与鲜明的个性语言博得不少海外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本次亮相《早春图》倾注了笠夫的浓厚情感,“希望作品能传递出一种理念:宁静、淡雅、淳厚的东方美,是心灵的‘解药’,也是人们希冀的归宿”。

“花城花香——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家邀请展”也在今年艺博会期间亮相。展览浓缩呈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土人情,讲好“湾区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产业高峰论坛”也在艺博会期间举行,探讨如何打造共同的精神人文家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者的归属感和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