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专题 >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 着力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佛山:拥抱广深都市圈 禅城“云推介”绽放湾区新价值

时间 : 2020-05-20 09:43:31 来源 : 南方日报网络版
【打印】 【字体:

  5月初,我省出台《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要“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

  日前,佛山市禅城区面向广深,举办今年首场大型城市推介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广深港澳等大湾区企业约300人现场参会,并同步通过南方+等主流平台现场直播,111.8万人在线上观看。

  现场,区镇相关负责人轮番上场“带货”推介,短短2小时的活动成果颇丰:签约引进23个项目,总投资260亿元;九大总部项目落户;上线“云平台”展示3000多亩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万亿GDP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拿出了什么带火了这场城市“云推介”,这背后又释放了当地发展的哪些新信号?

  产业之变▶▷

  “疫”境中逆势布局 新兴产业蓬勃崛起

  合计投资260亿元,涉及装备制造、商业旅游、供应链金融、保险等行业……当天的活动上,23个项目集体签约落户禅城,在疫情之下逆势扩张布局显得分外抢眼。

  其中,产业园区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未来可期。如青创活力小镇投资105亿元,拟引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企业;绿岛湖高端制造产业基地投资30亿元,打造集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于一体的产业社区;鹰创园围绕产品研发和设计创意,打造集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于一体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此外,还有9个项目将在禅城设立总部。如松德智慧装备将投资近6亿元打造智慧松德总部项目,互联网保险龙头享安在线保险经纪将投资1.5亿元建总部基地项目,央企大唐网络拟引进5G泛家居生态链全国总部,以及泛华金融服务集团将投资2亿元建南方总部。

  这些项目的进驻高度契合禅城的发展实际。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和面积最小的区,禅城以全市1/25的土地,创造了1/5的GDP。总部经济、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用地小、附加值高的产业形态,正是近年来禅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值得一提的是,延续近两年的态势,一批保险业龙头项目在今年再度抢先入驻禅城。

  2018年,禅城启动全省首个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显示,去年全区保费收入241亿元,猛增50%。全区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当天的活动上,禅城又披露打造保险小镇计划,5年内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我们希望吸引全国的资源到禅城发展,为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业发展贡献禅城力量。”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说。

  驱车40分钟到广州白云机场、20分钟到广州南站、55分钟到深圳、1.5小时直达港澳,这是禅城通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核心城市的距离,而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办公写字楼的租赁成本仅为广州的1/3、深圳的1/5,居住成本只有广州中心区域的1/3、深圳中心区域的1/4……禅城的成本洼地优势在大湾区中凸显。

  全国最大陶瓷装备制造基地、全球最大陶瓷专业市场群落,陶瓷、不锈钢、针织、童装等传统产业全国闻名,禅城与广深的产业形成优势互补。

  立足大湾区,谋划大发展。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海文透露,禅城将助力提升广佛同城“舒适度”,加强教研合作、文化体育、创新人才交流;搭上“深圳创新+佛山产业”的快车,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依托“香港+佛山”“澳门+佛山”机制,探索金融、商贸、中医药、文化创意等禅港、禅澳产业合作。

  城市之变▶▷

  “一轴两翼三带”新格局 助力片区升值

  对于新近出炉的跨珠三角都市圈规划,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认为,如果以北上广3座城市中心为圆心画圆,延伸2000平方公里面积,北京、上海仍在中心城市范畴,而广州都市圈已经囊括了佛山市中心。

  外部的区域格局之变也驱使禅城内部城市格局之变。

  广佛线开国内城际轨道之先河,禅城由此开启广佛同城1.0的高潮,带来了巨大流量和资源。近年来,“强中心”战略驱动下,禅城季华路商务带加速崛起,多条轨道建设贯穿其中,“一个扁担(季华路与魁奇路中间区域),两个箩筐(东为奇槎片区,西为禅西新城)”的城市格局豁然开朗。

  “‘一个扁担,两个箩筐’的格局已经逐渐成熟,一开始整个物理空间是通过政府主导去打造的,现在是社会积极参与的过程,整个城市格局又发生新的变化。”禅城区委常委何战说。

  禅城区辖区面积仅为154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和地均产出均列全市五区第一,城市发展中用地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更新成为这座老城重构内部格局、拥抱外部资源的关键一招。

  2019年,禅城出台了城市更新系列政策文件,全面规范、引导、鼓励城市更新,进一步拓展了土地发展空间。结合中心城区城市形象提升的要求,禅城还铺排了2020—2022年重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85个,总面积达1.2万亩。

  在当天的推介会上,禅城一口气拿出七大城市更新项目,总面积超3378亩;出让地块20宗,总面积超1387亩。在何战看来,相比以往,此次推出的城市更新项目亮点更多,在有限的空间内城市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在此基础上,一幅城市发展的新蓝图正在浮现:推动南庄凤翔湾、石湾东平片区、张槎聚锦片区、祖庙城北片区建设,谋划“一轴两翼三带”新格局。

  以季华路为发展中心轴,以禅西大道为界,分别形成以现代金融业为引领的“禅东优质服务业”板块,以泛家居、新能源汽车等为骨干的“禅西高端制造业”板块,以及以水道为脉,打造沿东平河创新产业带、汾江河大健康产业带和吉利涌先进制造产业带。

  其中,在东部奇槎片区是禅城连接湾区的重心,奇槎片区地处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是禅城对接广深的龙头。

  模式之变▶▷

  “云平台”“云带货” 为城市推介探新路

  麦丽华长期关注禅城的发展,当天一大早就从广州赶过来。这是她第3次参加禅城的城市推介会,这一次的举办方式有点特别。

  疫情之下,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为地方政府城市推介注入了很多新的元素。

  此次禅城推介活动,除了线下吸引了来自广深港澳等地企业约300人参会外,还在线上通过南方+等多个主流平台面向大湾区做现场直播,仅2个小时的大会,过百万人在线上观看。

  同时,禅城还首次利用“互联网+”技术,为3378亩城市更新项目和1387亩出让土地的集中亮相,打造的全景式、突破空间与地域限制的“云平台”于当天正式上线。

  “云平台”分为“区域优势、形象视频、轨道交通”三大板块,利用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禅城的总体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透过“城市更新项目”和“出让土地推介”的720°全景功能,投资者能全方位、立体化认识各地块和项目,感受周边区域、交通及配套的优势。

  “我们希望通过创造更多机会,让各方企业力量能够聚集在一起。”何战透露,本周内禅城将会再次到深圳招商。这是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到外地招商的动作,希望能引进更好更多的资源。

  “我们将一如既往、竭尽所能,以最优质服务、最优惠政策,全力以赴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欢迎更多的企业家进一步了解禅城、选择禅城。”在当天的推介会上,孔海文表露出禅城拥抱大湾区、招商引资的满满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