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广州海珠区康鹭新招工广场再现人潮涌动,手拿样衣的工厂老板排成一列有序招揽工人。在广场南侧两块电子大屏幕上,招聘信息滚动播放,工种、地点、联系方式等一目了然。现场还设有3个大型对接洽谈区,白板上按照服装类别划分填写招聘信息,方便工人与雇主面对面沟通。
长期以来,他们是在旁边的康乐中约南新街“站街招工”,这里被村民们自发地用作“招工一条街”,大街上人车混杂,你推我搡,混乱不堪。
为解决这一问题,海珠区凤阳街道在鹭江运动场建设康鹭新招工广场,并根据群众需求完善设置了招工对接、遮阳休息等六大功能,提供免费直饮水、免费便民巴士接送等九类服务,把拥挤混乱的“招工一条街”变成了通行顺畅的“康鹭步行街”。“过去招工通常在大马路上进行,秩序混乱,还有安全隐患。”一位康乐村居民表示,尽管新广场离家远了些,但乘坐巴士非常便捷,招工信息更多,也更加有序。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去年5月以来,广州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聚焦城市功能品质和群众生活品质“双提升”,在系统推进、多元参与、健全机制等方面聚力用劲,形成民生需求“群众提”、项目安排“群众定”、实施进度“群众督”、质量效果“群众评”的全流程闭环落实机制,推动民生微实事靶向更准、措施更实、效果更好。
事从何来?创新“民情联络员”制度,推动区直单位领导班子、村(社区)“两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深入一线包联走访,搭建“榕树议事”“民情商议站”“院落民情会”等协商议事平台,把重点民生需求提炼出来、反映上去。
钱从哪出?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的基础上,采用搭建项目合作平台、“改造+运营服务”一体化运作等方式,激励辖区居民、爱心企业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民生微实事。
如何办理?各区紧密结合群众需求,动态收集民生项目纳入“项目库”,并做好特色项目的重点跟踪、培育管理,对未按时办结的项目亮黄红牌,联动镇(街)解决卡点堵点问题,确保微实事定一件办一件、办一件成一件。
怎么监督?实行民生微实事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三公开”,动态公示资金使用、完成进度、满意度评价等10项信息,全过程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客观反映群众意见建议。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广州市构建起“市统筹、区主导、镇(街)主责、村(社区)主抓”四级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民生微实事推进有力、取得实效。各区推行区委书记督导调研、定期听取汇报机制,区领导包抓领办,镇(街)结对帮办,区直单位挂点促办,形成纵横协作、条块共办的工作格局。镇(街)细化项目流程、资金、时限和办理进度,对民生微实事实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推进”,组织村(社区)分享交流办理实效,让民生微实事颗粒度更细、群众获得感更强。截至2024年底,广州全市累计办理年度民生微实事项目超2.24万个。
民生底色擦亮高质量发展成色。惠民之举落实落细,助力“百千万工程”、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全市中心工作提质增效,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