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 >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 安全监管工作动态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时间 : 2021-04-27 10:30:45 来源 : 大洋网
【打印】 【字体: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日前,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江门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且是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唯一一个上榜单位。

  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

  近年来,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从生产源头守护食品安全,从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溯源体系,打造一张张可追溯的农产品“身份证”,到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网格化体系,江门实现连续十年“零”事故报告,牢牢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为推动质量检测与基层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打通农产品检测“最后一公里”,江门市建立起了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打造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认证项目参数903个,该中心获2020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并在2020年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得到4A级最高评价,检测能力排全省前列。江门市实现了7个县、71个镇(街)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全覆盖,建立全市1446个行政村(居)的协管员队伍。

  除了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外,2020年以来,江门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其中2020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250人次,检查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企业8620家次,立案51宗。2020年3月,江门市农业农村局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同时,江门在全省首创搭建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构建“溯源+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农安保+N”智慧监管模式,溯源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为农产品安全加设“放心锁”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备受关注,江门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净化食用农产品生产环境,实施世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发展环境友好型种植业,构建示范农田20多万亩,连续多年实现施肥用药强度“两降低”。

  在水产畜牧养殖方面,江门狠抓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示范推广,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7.7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1%。

  2020年以来,江门已累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9个、加工企业5个,全年预计供港澳生猪15万头,约占全国供港澳生猪的22.9%;禽类2.2万吨,禽蛋8000万枚,约占港澳市场的90%。

  2021年3月,江门市出台《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打造“侨字号”农业品牌,累计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99个,新会陈皮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5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5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此外,江门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89个,发布地方标准54项,建立台山鳗鱼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鳗鱼出口量占全国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