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围绕“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强重点车辆安全管控”目标,全力推进“两客一危一重货”重点车辆智能监控预警融合平台建设,实现“六个突破”,着力破解道路运输安全监管难题。
实现智能监管能力新突破
采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智能分析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并自动、实时预警提醒。接入车辆实时监控数据,实现运行轨迹、速度以及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可见可控。
实现数据融合共享新突破
在国内率先将道路运输企业、第三方机构以及公安、交通运输等监管部门的数据进行有机融合,构建风险分析模型。通过“粤政易”将风险分析周报推送到相关监管部门、人员,破解部门间数据分散、各自为战难题。
实现预警信息处置新突破
通过建设预警监测中心,专人全天值守,跟踪处置高风险车辆预警信息并动态升级干预程度,集中解决重点车辆“企业没人管、政府管不住”的问题。
实现风险分析防控新突破
通过建立和逐步迭代升级风险智能计算模型,精确计算每个道路运输企业、车辆的风险分值,对运输车辆、企业、驾押人员风险进行动态排名,并通过大数据中心、“粤政易”等实现部门信息实时同步共享。
实现监管扩面提效新突破
目前,融合平台已实现全省“两客一危”车辆数据及危险货物电子运单管理“全覆盖”,并接入全国在粤运营的约76万辆重点车辆卫星定位数据,实现车辆超速等定位预警。省交通运输厅部署开展全省32.5万辆重型货车智能视频安装。省公安厅推动建设19个高速公路省际卡口及25个重点服务区执法检查站,提升预瞥信息路面执法查处率。
实现主体责任落实新突破
利用“粤商通”对接企业数据,实现风险信息直达,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2月3日融合平台正式上线后,对道路运输企业开出了第一张“罚单”:惠州某公司驾驶员存在严重不安全驾驶行为,被融合平台监控预警后,公司对其罚款1800元。
通过实战应用,逐步实现监控数据应用对象由“单一车辆”向“人车企政”覆盖,管理环节由“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延伸,管理手段由“人海战术”向“技防战术”提升,执法监督由“现场执法”向“线上线下”联动,管理目的由“违章处理”向“行为养成”转变,真正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