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消息,截至今年4月,东莞共记录到鸟类268种,这是东莞官方普查和民间观察记录到的鸟类种类数量。其中,自去年1月以来就增加了23张“新面孔”,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
水乡稻田迎来禾花雀
据东莞市观鸟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11月14日,观鸟协会成员在中堂百香岛、桥头荷花基地和望牛墩懿兴生态园惊喜地发现了黄胸鹀,也称禾花雀。在中堂百香岛发现1只雌性和1只雄性禾花雀,在懿兴生态园发现1只雄性而在桥头荷花基地发现有超过10只黄胸鹀,这是东莞观鸟协会近几年发现黄胸鹀数量最多的一次。
“以前吃禾花雀的人比较多,因此,禾花雀越来越少。现在看到有禾花雀了,心里很高兴。”该负责人说。
观鸟协会会员们在高兴之余,也有担忧。这些禾花雀会不会落入别人的盘中餐?就在11月上旬,观鸟协会会员在望牛墩发现有人在田野里拉网捕鸟,他们立即报警。拉网的人看到有人拍照后,就撤网溜走了。
由于人类的捕杀,候鸟禾花雀越来越少。在我国,禾花雀属于“三有”保护动物。从2014年开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禾花雀从“易危”级别,提升到与大熊猫同等待遇的“濒危”级别。南飞的禾花雀数量剧减,这是东莞人有目共睹的。
最近这些年,东莞林业部门对捕杀贩卖禾花雀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据东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后,东莞不少村民意识到捕杀食用禾花雀的危害性,大胆举报捕杀贩卖禾花雀行为。
这些年来,该分局查处的捕杀贩卖禾花雀行为,大部分是当地村民举报提供的线索。例如,两年前曾有人在水乡拉网20多张拦截禾花雀,遭到当地村民举报,森林分局立即派人赶赴现场,销毁了所有的网。在去年,有人在水乡拉网捕抓禾花雀,被当地村民举报,人赃并获。该犯罪嫌疑人并刑拘,并被起诉。
森林分局有关负责人说,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坚力量是基层群众,欢迎大家积极举报非法捕杀贩卖包括禾花雀在内野生动物的行为,举报电话是0769-22223281、110。
东江河畔白鹭飞舞
近年来,东莞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除了禾花雀,东莞还有很多地方出现了各种鸟类,东江河畔、万江、中堂、企石、东引运河流域、石马河、北海仔河流域等镇街、河流还引来一群一群的白鹭。
道滘镇蔡白村水清、岸绿、景美,引来白鹭满天飞。蔡白村有一个小组叫白鹭组,因白鹭鸟多而得名。但受环境影响,有好些年,白鹭鸟变得越来越少。近几年,蔡白村大力治水、拆违,忍住“阵痛”整治散乱污,让村容村貌和村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蔡白村风光旖旎、景色秀美,引来了一群群白鹭满天飞。
桥头段白鹭飞舞。近年来,东莞市持续不断地推进东引运河整治,东引运河水质大幅提升,大部分河段呈现水清岸美、鹭飞鱼游的景象。
石马河桥头段白鹭回归。夏日的石马河,清风从水面吹来,给河堤上的行人带来一丝凉爽,河道的苇丛随风摇曳,不时飞起几只白鹭。石马河泛着绿波,静静地流淌,倒映着蓝天绿树,勾勒出一幅生态画卷。
2016年年底以来,东莞举全市之力打响石马河治理攻坚战,市、流域、镇三级协同,大兵团推进工程建设,铁腕开展决战督导,大力度严控工业污染,让世纪之初被人戏称为“乌龙江”的石马河鹭飞鱼游,重现岭南水韵风光。
鹭重回北海仔河流域。随着北海仔河流域水环境的改善,大批白鹭前来栖息觅食,与蓝天、绿地、清水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这正是中堂举全镇之力治水的最好褒奖。
万江“鸟岛”上常年有白鹭栖息。在位于万江新和社区的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里,有一个被称为“白鹭天堂”的“鸟岛”,这里离市中心不远,却远离尘嚣,闲暇之余去看白鹭与晚霞齐飞,感受不一样的都市田园风光。
人们被“鸟岛”的自然风光迷住,尤其是在春天,这里处处生机勃勃,大大小小的鸟巢“点缀”在榕树枝桠上,可谓是榕树深处白鹭飞。“白鹭天堂”里住的多是小白鹭、中白鹭和夜鹭。这些鸟儿灵敏俊美,常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喜欢吃小鱼、蛙、蝗虫等。
傍晚时分,“鸟岛”更是热闹非凡,成千上万只白鹭陆续返回巢穴,它们优雅的身姿在夕阳的映衬下,形成一幅绝美的画卷。
谁能想到,今天风光优美的“白鹭天堂”,以前是一处小小的鱼塘,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而“鸟岛”也不过是环境整治时,由塘底淤泥堆积而成。池塘中间的“鸟岛”有两座,每座只有两三百平方米。两座小岛之间的水面较为开阔,岛上的几棵大榕树枝叶繁茂,吸引了无数鹭鸟常年栖息。人们早在2003年就已发现鹭鸟踪迹,随着环境日渐向好,这里慢慢地成为了鸟儿们的聚集地,也为久居都市的人们提供了一处“近在咫尺”的观鸟胜地。
首次发现黑脸琵鹭
长安首次发现“鸟中大熊猫”——全球性濒危鸟类黑脸琵鹭。“莲峰赏鹭”消失近10年后,再次回到长安人的视野。黄昏时分,莲花山下百鸟归巢,马尾水库开始热闹起来。鸟群停落在水湖中的丛林里,蔚为壮观。
这是长安举全镇之力治水,带给市民的生态红利。随着长安水环境的好转,越来越多的鹭鸟回归和候鸟停栖,长安人甚至看到了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脸琵鹭,这是全球性濒危鸟类。
近年来,东莞围绕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园20个、湿地公园23个、自然保护区6个,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呈现出自然生态与工业文明共存共融的优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