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 >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会在梅州兴宁举办

时间 : 2020-11-11 10:01:06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打印】 【字体:

  11月5日上午,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暨产业扶贫资金“回头看”业务培训班在梅州兴宁市举行开班仪式,来自汕头、河源、韶关、惠州等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4个地级市扶贫办(局)分管领导、资金项目资产管理业务科长和97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区)具体经办项目库系统录入和绩效评价工作的业务骨干等共152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学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绩效评价暨资金项目管理业务视频会议有关要求;为做好收官之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产业扶贫资金“回头看”工作,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同志解读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和直达监控工作要求,省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解读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产业扶贫资金“回头看”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

  据了解,自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以来,兴宁市累计筹集各类帮扶资金6.16亿元(其中:各级6.3.1财政资金3.52亿元,帮扶单位自筹资金2.15亿元,行业、社会扶贫等资金0.49亿元),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77亿元(其中:各级6.3.1财政资金已投入使用3.52亿元)。全市贫困人口11168户27654人均达到脱贫标准,58个省定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亮点纷呈。

  产业帮扶富有特色

  充分发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带动,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光伏产业”“旅游扶贫”等扶贫模式,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全市新培育引进农业扶贫龙头企业40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76个、发展电商扶贫项目108个、发展旅游扶贫项目5个、光伏扶贫项目150个总容量11389KW,形成了东部茶叶蔬菜、北部油茶灵芝、南部无花果蜜雪梨、中部乳鸽养殖的产业扶贫格局,创建了“陈小鸽”“梅一客”“绿宝峰”“华唇塘”“新洲绿”等产业扶贫品牌。

  就业帮扶积极有效

  全市共举办转移就业培训班202期、培训7630人次,推荐或转移就业2872人。积极开拓公益性就业岗位,创办“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吸纳在家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积极实施“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带动贫困劳动力参与餐饮服务增收脱贫。

  “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实

  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4198户,确保贫困户有安全住房。全面落实发放贫困户子女就读各阶段生活费补助19169人次,发放率达100%。按照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额资助所有贫困人口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积极落实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对16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全额资助购买新农保。

  消费扶贫同步推进

  全市共有12家农业(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入驻广东扶贫馆和东西部协作交易市场梅州馆。已推荐48家企业(合作社)的82个产品进行了扶贫产品认定。加快“三专一平台”建设,在广州市天河南多次举办扶贫产品展销活动,并在天河区车陂街道建立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中心。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全市共解决饮水安全项目122个、完成1379座农村公厕建设任务;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403公里;5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新建文体休闲活动场所205个,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党建促扶贫成效明显

  大力实施“党建强村”战略,选优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党支部直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政治引领功能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