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国内政策速递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延长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

时间 : 2020-12-23 09:03:35 来源 : 新华网
【打印】 【字体:

  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会议表示,实施好和适当延长上述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生产经营稳定恢复。

  当天,会议还通过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草案)》。会议强调,要用法治的办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

  由银行企业自主协商确定

  今年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特别是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关部门出台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即对地方法人银行实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予以一定激励,并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提供优惠资金支持。

  会议认为,政策实施取得显著效果,惠及小微企业310多万户,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但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特殊困难仍需加以帮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一定困难。因此,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

  会议决定,明年一季度要继续落实好原定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在此基础上适当延长政策期限,做到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由银行和企业自主协商确定。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且期限不少于6个月的地方法人银行,继续按贷款本金1%给予激励。另外,会议还提出,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由今年底适当延长。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继续按贷款本金40%给予优惠资金支持。

  有助于厘清金融

  风险防控监管职责

  当天通过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草案)》指出,规定省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负总责,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在市场主体登记、互联网管理、广告和资金监测等方面完善防范机制,规定了调查处置中强制措施,强化监管问责。

  草案对非法集资的行政、刑事责任和资金清退、非法集资参与人应承担的后果等作了严格规定。草案还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要加强对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非法集资活动打着金融创新等旗号,利用新型金融概念炒作,增加了欺骗性和隐蔽性,加大了非法集资的防控打击难度。针对非法集资,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安排及监管职责划分,存在一定监管空白。出台《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草案)》,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助于厘清金融风险防控的监管职责,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更有效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更好地保护公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