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第7期

2000年03月0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2000年 > 第7期
【打印】 【字体:

王岐山常务副省长

对做好地方金融风险

处置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去年底和今年初,王岐山常务副省长在惠州、梅州、揭阳调研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时,对如何做好下一阶段的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坚定信念,边破边立,重建广东信用

  王岐山常务副省长说,我们这次实施中小金融机构和农金会风险处置“一揽子''计划,必须着眼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边破边立,破中有立,通过化解金融风险,打破旧的东西,重建广东信用。信用是金融的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

  分清责任是建立新信用的前提。这次实施“一揽子"方案,我们要继续前进一步,把省市政府的责任分清。所谓各市财政担保,实际上是一种信用保证。省政府向中央担保,各市向省政府担保,责任分明。建立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必须从政府做起。政府做好了,对建立独立的企业信用有极大的示范作用。

  目前,不少市已进入兑付阶段,这个阶段非常关键,不能低估更不能松懈。我们在对群众做好热情服务的同时,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对髙息部分,一定要坚决扣除。二是对农金会内部人员对外介绍贷款和给自家亲属贷款,回收无望,而这些债务人在农金会又有存款的,要进行抵扣。三是对大额存款要进行认真的甄别。首先要确认是否真正是个人存款,凡属公款私存的一律不能兑付。其次,要确认是否是个人合法收入。既便是合法的,也要了解清楚是否缴纳过所得税,否则,应依法补税后再予兑付。

  二、在实施“一揽子"方案过程中要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财政风险

  王岐山常务副省长指出,无论是系统性风险,还是区域性风险,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信用风险。这次我们向中央借款,是用各级政府的财政担保的。如果还不了钱,就会出现新的道德风险,并最终导致出现财政风险。如果财政出了问题,金融还保得住?事实上,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是有很大关联的,如不及早解决金融风险,终'究会诱发财政风险,或使潜在的财政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因此,我们现在集中力量全面化解金融风险,也要重视并想方设法避免出现财政风险。

  三、努力做好保全盘活资产工作是保证“一揽子”方案取得全面成功的关键

  王岐山常务副省长提出,第一要做好保全资产工作。各级领导要髙度重视,要抱着对党和对全市人民的髙度责任心来抓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搞好产权的界定。第二是抓盘活资产。首先要对市场的变化有一个前瞻性的判断,以期寻找好的时机来盘活资产,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消除财政风险。抓盘活就是抓财政创收。王岐山常务副省长最后强调,必须摆正处置金融风险与保生存、保发展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我们的市场搞好,把企业搞好。只有市场好,企业好,能还钱,能增加税收,才能从根本上化解金融风险,避免财政风险,也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

  (粤府字[2000]1号)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