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第7期

2000年03月0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2000年 > 第7期
【打印】 【字体:

游宁丰副省长要求

认真做好地方志编纂工作


  1月17日,游宁丰副省长在省地方志理论研讨与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我省本届修志工作启动近16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对今年全省地方志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解放思想,深入搞好地方志理论研究,推动地方志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按全国的统一部署,本届志书完成后,接着要开展续志工作。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我省的续志工作,将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正式启动。我省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随着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将继续引发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今后地方志工作的开展就一定要研究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地方志理论研究,一定要联系我省的实际,总结过去,面向未来,不仅要总结研究过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也要研究未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符合我省实际的工作对策,不仅要联系志书的体例、编目、内容,也要研究在新的形势下组织志书编纂的形式与方法,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走出一条修志工作的新路子。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保质按期完成本届志书的编修任务

  经过近16年的努力,我省综合志书的编修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到目前,仍有9部市县志和30部省志分志未送审,离省政府提出的2000年底基本完成本届志书:的编修任务有较大的差距。这应引起各有关地区和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2000年底基本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志书的编修任务,是全国修志的总目标,也是省政府早在1993年就提出,并在近几年反复强调的工作要求,希望还没有完成本届志书编写任务的地区和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从领导、机构、人员、经费、条件“五到位"的要求,进一步检查本地区本单位修志的进展情况,定出最后一年的工作日程表,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省政府提出目标的实现,不能拖了全省修志工作的后腿。在抓紧进度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志书的质量。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各地区各单位要注意克服只求进度放松质量的思想,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保证好编志的质量。

  三、抓好“用志",拓展工作领域,充分发挥地方志部门的积极作用

  这次编修出的三级综合志书、年鉴和各类地情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内容十分丰富。对促进我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不能让这十几年来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集整理出来的资源束之高阁,而应好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否则就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各地区、各单位,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抓好“用志”工作。地方志部门一方面要抓好志书编纂,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需求、主动为社会现实工作服务。

  (粤府字[2000]2号)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