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第27期

2000年09月2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2000年 > 第27期
【打印】 【字体: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粤府办[2000]101

转发省公安厅关于烟花爆竹厂、打火机厂

停产或关闭后成品、半成品和生产

原材料处理问题请示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公安厅《关于烟花爆竹厂、打火机厂停产或关闭后成品、半成品和生产原材料处理问题的请示》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〇年八月二十四日


关于烟花爆竹厂、打火机厂停产或关闭后

成品、半成品和生产原材料

处理问题的请示


省政府: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烟花爆竹厂、打火机厂一律停业整顿,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县城镇范围同类企业限期关闭的要求,我厅分别于713日、23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立即收回所有《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打火机厂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目前,全省所有的烟花爆竹和打火机生产企业均已停产,部分厂家已被勒令关闭。工厂在停产或关闭后,普遍封存有大量的烟花爆竹和打火机成品、半成品和生产原材料,如不及时处理,极易自燃或爆炸。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我厅专门研究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对烟花爆竹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处理意见

  (一)属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县城镇范围内的所有厂家以及粤西、粤北和粤东山区被勒令限期关闭的厂家,其可以出口或外销的成品,尽快外运,以减轻成品仓库的压力;暂无销路的合格成品,可由当地或邻近地区(本省范围)有烟花爆竹专营资格的供销社、土产日杂公司予以收购。不合格的成品,应由当地政府组织公安、经贸、安委会等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全部销毁。已装药的半成品,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在当地公安、经贸、安委会等部门的监督下,安全有序地做好后续包装收尾工作,然后按成品处理措施予以处理;没有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安全措施统一销毁。不合格成品及半成品销毁时,绝不能采取简单的火烧或水冲方式处理,以免发生事故或污染环境。未装药的无危险性半成品,可以暂缓处理。生产原材料可由当地政府出面,要求当地有安全储存条件的物资化建部门统一收购;若当地物资化建部门没有安全储存条件,应通过厂家让利的方式由外地(本省范围)有条件的物资化建部门予以收购。

  (二)对粤西、粤北和粤东山区已停产但未被勒令关闭的厂家,其已签订供货合同的成品要尽快外销;半成品、生产原材料及暂无销路的成品,有安全储存条件的,可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原地封存;没有安全储存条件的,立即运到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仓库暂时封存起来,待公安机关联合其他部门重新审查,合格领证后才准恢复生产。

  二、对打火机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处理意见

  打火机厂关闭或停业整顿和收回《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后,必须认真做好善后工作。现有库存的合格打火机成品,尽快运送给订货单位或出售;已装气未装打火机零件的半成品要核准数量,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核查登记,可在确保安全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在915日前组装为成品,并按上述成品处理方式处理;未装气的半成品不得再装气,库存的气体退给液化石油气供气单位回收;各种打火机零件可外售,其中塑料零件可作塑料原料另作它用。

  三、处理时限及有关要求

  所有限期关闭厂家的烟花爆竹和打火机成品、半成品及生产原材料的处理工作必须在20009月底前完成。在当前天气热、气温高的情况下,处理烟花爆竹、打火机成品、半成品和生产原材料必须确保安全,各级公安、消防和企业主管要督促厂家制定安全处理的措施,并监督实施。厂家在运输成品、半成品和生产原材料之前,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申领《爆炸物品运输证》,并采取安全方式运输。为提高效率,各级公安机关在办理有关证件时,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手续,其他部门也应按职能分工给予支持配合。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即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遵照执行。


  广东省公安厅

  二〇〇〇年七月三十一日



《广东政报》征订启事


  2001年度《广东政报》征订发行工作继续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广东省南方报刊发行总公司负责。征订工作现已开始,请订户直接到南方报刊发行总公司在各地的发行网站(见《广东政报》2526期)订阅,或与当地市县(区)政府办公室联系。南方报刊发行总公司电话:(02087379207

  2001年《广东政报》仍为旬刊,定价不变,即每本2.50元,全年36期共90元。


  广东政报编辑部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