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第2期

2000年01月1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2000年 > 第2期
【打印】 【字体:

宏观景气回升总体态势趋好

——1999年广东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广东省统计局


  1999年,在中央和省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广东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总体态势向好。据初步测算,1999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459.46亿元,比上年增长9.4%,超过原来的预期目标。其中第一产业1021.06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完成42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三产业完成3172.47亿元,增长8.6%。年内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经济运行态势趋好。主要经济指标逐季走高。全部国有及年销售额500万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幅,一季度为11.6%,上半年为12.8%,前三季度为13.2%,到11月份累计增幅已提高到13.4%;预计全年全部国有及年销售额500万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2617亿元,增长12.7%。扣除物价因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幅,一季度为11.8%,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分别为13.4%,到11月份累计增幅已提高到13.9%,预计全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0亿元,实际增长14.2%.外贸出口总额,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下跌20.5%,上半年跌幅缩小到12.2%,前三季度累计下跌3.0%,到11月份累计已增长2.4%;预计全年外贸出口总额为770亿美元,增长2%左右。

  2、工业的主导作用继续增强。第二产业是广东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预计比第一、第三产业高出6.9个和2.3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口径的工业增加值可以达到3694.93亿元,增长11.1%,分别比第二、第三产业高出0.2个和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直接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加大政策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带动建筑业和投资类工业的发展。根本原因则在于广东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3、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企业组织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都取得新的成绩。全省煤炭、纺织、制糖等行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的调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据统计,到11月初,制糖业压减糖厂20户,压减日榨能力4・02万吨;纺织压缩落后棉锭12.36万锭,全省关停省属煤矿井7对,压减生产能力90万吨。高科技产品呈强劲增长态势,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了49.8%98.9%。通讯、信息、电子和一些换代型家电产品快速增长。前11个月累计,移动通信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微波炉、家用洗衣机产量分别增长了136.6%98.5%57%54.5%45.5%。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到11月底,全省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7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起步,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经济效益明显改善。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明显增强,部分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1999年经济效益改善明显。1—11月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额500万以上其他工业企业累计综合效益指数为112.11,比上年同期提高7.04个百分点,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84.19亿元,同比增长31.2%。亏损企业亏损额191.37亿元.同比减少7.8%。宏观经济效益也较为稳定,预计人均GDP可以比上年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预计全年全省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761.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居民收入增长稳定,预计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30元,扣物价分别比上年增长5%6%

  1999年的经济回升,如投资加大,出口由降转升,消费市场稳中趋升,与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息息相关。但从当前情况来看,经济自主回升的能力还较弱;1999年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一是物价仍处于负增长区间。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自19979月以来连续28个月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下降2%,自19984月开始已连续21个月下降。二是就业压力较大。1998年第四季度和1999年一至三季度,全省在岗职工季末人数分别为809.9万人,801.1万人,796.2万人,795.6万人,在岗职工逐步减少。城镇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改变了20年来持续上升的趋势,比上年略有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部分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部分夕阳产业和行业下岗失业较为严重,一些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人员再就业较为困难。三是国企活力不足。广东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状况虽然在1999年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仍明显低于全部工业。到11月末,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达2123家,同比增长3.0%,亏损面达52%。四是外向带动作用减弱。1999年,在国内经济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外部需求未能起到有效的替代作用。1—11月全省累计工业出口产品产值同比增长9.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在全部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出口顺差为160亿元,比上年下降25%左右。1999年以来,广东十分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各级政府牵头在西北、东北成功组织了多次大型交易会,省外需求有所扩大,但企业仍感到市场偏紧,原因之一就在于外向带动力度减弱。

  展望2000年,广东经济仍将平稳发展,经济增长将基本保持当前格局,全年GDP增长8.5%左右,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4%10%8%左右。为了保持广东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宏观调控要注意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改革与发展、改善供给与扩大需求、增加投资与启动消费等关系。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