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5期

1999年02月1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99年 > 第5期
【打印】 【字体:

1998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广东省统计局


1998年,我省经济运行平稳。据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9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7%,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9.8%。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供给稳定增长,GDP增速呈逐季回升趋势

1998年我省尽管局部地区受灾,但农业生产仍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产量增长1.5%,种植、畜牧、水产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工业生产增速呈倒“马鞍”型,5—8月间有所放缓,9月开始回升,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90.87亿元,增长11.7%。同时产销衔接情况好转,库存积压增幅减缓。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邮电业保持大幅度增长的势头。GDP增速1季度为8.2%1—2季度为9.2%1—3季度为9.6%,呈逐季上升的趋势。

二、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

在国家扩大投资的政策推动下,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全面回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扭转了上年投资下降的被动局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是,外贸出口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年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据海关统计,1—3月出口增长20.2%1—6月增长10.7%1—9月增长6.2%,全年累计增幅回落至1.6%,同比增幅回落24个百分点。国内市埸销售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考虑到价格下降的因素,实际增长14.7%

三、主要经济指标衔接正常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和进出口等需求指标的变动测算,1998年最终消费将増长11%,资本形成总额将增长10%,净出口将增长3%,社会总需求将增长10%。这与用生产法测算的GDP增长10.1%是衔接的。从主要经济指标弹性来看,下半年以来,中央和省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比财政收入高出3.7个百分点。受其影响,财政收入弹性1.30,略低于1991-1997年的平均值。电力生产、城镇居民收入弹性则略有走高。综合来看,GDP速度与主要指标衔接正常。

四、通货紧缩的问题比较突出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我省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自19979月和12月出现绝对下降以来,到1998年底已持续下降16个月和13个月。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自去年至今多数月份也处于绝对下降的状态。而且下降趋势至目前为止还未见扭转。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下降,抵消了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杠杆的积极作用。企业、个人的投资回报预期下降,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政府着急,企业和私人动力不足的状况。在“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作用下,居民即期消费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受此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1—11月累计,全省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01.97,比上年同期回落3.2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下降16.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30.6%,比上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通货紧缩成为1998年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回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金融问题。我省在前些年金融运行中遗留下来的矛盾和问正在不断地暴露出来,资金的供给问题将对广东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一定的压力,二是结构问题,多年来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所导致的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其所形成的一般粗加工产品积压过剩的状况未见明显改善。加上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度及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相当距离,使得经济的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矛盾难以解决。1999年,国企改革进入关键的一年,如何解决国企改革中“减员增效”与“再就业”的矛盾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道较大的难题。三是外贸出口的问题,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出口逐步增加,将对我省出口产品竞争力构成一定影响。这也是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口增长逐月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消费者、投资者信心问题。物价持续走低居民收入增长慢加上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的高支出预期,也使得社会总消费难有大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启动经济,难度较大。预计1999年我省国民经济仍将平稳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有所放缓。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