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在两个转变中先行一步
——卢瑞华省长在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
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1997年3月5日)
粤府字[1997]14号
主席,各位代表:
在这次人代会召开前夕,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我们感到无比悲痛。粉碎“四人帮”以来,小平同志曾先后5次(1977年11月、1982年2月、1984年1月、1985年2月、1992年1月)视察广东,他的丰功伟绩以及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亲切关怀,广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定要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去年的工作,既肯定了成绩,又指出了存在问题,今年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恰当,措施得力。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报告,开拓进取的报告,也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报告。我完全赞成与拥护。我们要结合本省实际,抓紧落实。总理的报告提出要切实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这两方面的内容的份量很重,针对性很强。这对于正在力争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完成中央赋予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使命的广东省来说,更是特别重要,非常必要。在过去的一年里,广东省认真贯彻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努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国有企业改革着眼于建立新机制,闯出了一些新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工作进展情况良好。股份制试点逐步巩固、规范和提高。“抓大放小”成效明显,全省重点扶持的70家大型企业集团在全省经济中发挥了支柱作用,其中仅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0.2%的55家工业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和利润就分别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销售收入和总利润的24.2%和69.6%;各地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各种做法,加快了产权的流动和重组。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他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同时,各级政府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主要运用法律手段认真整顿经济秩序,规范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促进我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去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达6097亿元,增长11%,提前实现总量比1980年翻三番的目标;物价指数涨幅只有4.4%,抑制通胀目标已经实现;全省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真正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现代化的目标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决心不辜负中央的期望,在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践中,力争继续先行一步。
(一)国有企业改学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这个问题花了我们很多精力,一定要加快步伐,否则会影响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开拓前进。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措施,积极、扎实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公有经济。一是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继续贯彻“抓大放小”方针,一方面对去年已经确定的70个大企业集团继续重点扶持,同时考虑确定第二批大企业集团,建成100个重点大集团;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小企业体制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步伐,力争今年完成大部分小企业转制工作。建议国家对公有小企业的转制完全放开,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因为小企业占经济总量小,放开了不影响国家所有制的根本性质;小企业量多面广,放开了有利于安排就业,政府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扶持大企业,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国力。二是对于经济总量占全省60%且已列入全国试点城市的广州、深圳、佛山、汕头、韶关、湛江等城市,要加快实施“优化资本结构”的改革,在“增资、改造、分流、兼并、破产”等方面下大功夫,对国有企业实行调整改组,促进资产重组,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187家企业要根据批准了的方案,加快实施,大胆试验,尽快为面上改革提供经验。四是继续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采取配套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卸掉各种包袱。五是结合国有资产重组,切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下决心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发展一批支柱产业。今后我省的发展,从行业结构上说,要重点抓好轻型外向工业;从技术上说,要以高新技术带起的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一提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挥其龙头作用。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城市的发展与改革就有了基础。近几年来,我们一直把粮食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广东人多地少,人均只有5分耕地,不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但是我们仍然千方百计提高粮食自给率。我们认真落实粮食生产、销售、储备的各级政府责任制,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查荒灭荒,保护耕地,实施科技兴农,使粮食生产实现连续3年增产。今年,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大扶贫的力度,力争今年基本解决余下6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关心我省的粮食储备工作,省委省政府已根据江总书记的指示,制定了“九五”期间全省新建15亿公斤仓容粮库的计划,并已完成了总体布局规划和选点定点。去年末,在建规模4.3亿公斤仓容,今年计划新开工3.7亿公斤仓容,累计在建规模8亿公斤仓容,争取建成投产5亿公斤仓容。到今年1月底,全省粮食库存达39.89亿公斤,比1995年增加近11亿公斤,总库存中属中央级储粮10.45亿公斤,省级储粮15.72亿公斤,市县级储粮13.72亿公斤。
(三)我们在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作用。我省的三个经济特区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随着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四个窗口”的作用不会削弱,而且要进一步增强。我们要按照江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搞好经济特区的“二次创业”势,当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田”式新优势,探索“有速度、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路子;三是增创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提高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四是要增创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新优势,通过外引内联,在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对外开放渠道、出口产品、引进技术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无论是经济特区,还是省内其他地区,我们都非常珍惜多年来业已建立起来的粤港澳经贸合作关系。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推动粤港澳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促繁荣。
(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和群众。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法制建设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指示,今年,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发挥道德的“自律”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加强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发挥法律法规的“他律”作用。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胆探索,积极实施,再接再厉,开拓前进,力争在两个转变中继续先行一步,努力完成中央赋予我们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