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奔康致富步伐
五华县县长 古银增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是梅州市通往广州、深圳、珠海等市的门户。全县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人口108万,辖30个镇、400个管理区。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4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75亿元,县内财政收入9139万元,农村人均收入2111元。
“九五”是我县实现奔康致富的关键时期。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以质量、效益、规模为主攻目标,继续实施“地利不足人和补,引凤筑巢打基础,以农固本靠工富,发展商贸加力度"战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的基础地位,努力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尽快实现奔康致富目标。
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①稳定粮食生产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把发展“三高"农业作为我县奔康致富的重要途径。按照“三高”(高质、高产、高效)、“四化”(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农工贸一体化)的要求,努力实施“两个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做到以效益为目标,在管理上下功夫,加快“三高”农业的发展。②大办乡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坚持资源开发与科技开发相结合,建立支柱行业;充分利用水力、瓷土、石板材、竹木等资源,发展一批资源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和传统工艺型工业,壮大农村经济。
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活力
要集中精力搞好大企业的改革,以原有较具发展优势的企业为依托,强化优势企业,放活小企业,联合国有骨干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的发展,达到优势互补、优化结构、共同发展的目的,努力提高规模和效益。同时,搞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引进技术、人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快技改步伐,完成6个重点技改项目,开发20个新产品,集中力量创造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鼓励、扶持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引导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上规模、上质量、上效益。引导有传统产品和工艺优势的地区建立工业村,兴办专业市场,千方百计帮助个体私营企业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振兴山区经济的关键。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①重点抓好安铺线、水华线、水安线、青双线、水潭线的扩宽改造,继续搞好县镇公路建设,实现区区通公路。②邮电程控交换扩容到1.4万门,开通县城、华城数字移动电话基站,在原有基础上,再建4个模拟电话机站。③实现“一二三”工程,即搞好合江电站的测设论证,继续抓紧安流火电站和益塘坝后电站建设,争取尽快建成安流、横陂、潭下三个输变电站。④以批发市场为龙头,零售市场为基础,逐步形成大中小结合,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新型的市场体系。⑤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开展城多建设,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城乡建设走上规模化、法制化轨道。要重点抓好县城和县经济开发试验区的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现代化综合素质。
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人才,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的科技开发队伍和一批管理人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投入,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完成“普九”任务。要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