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第1期

1996年01月0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96年 > 第1期
【打印】 【字体:

卢瑞华副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根据录音整理)

粤府字[1995]57号


  朱森林省长对全省今年的经济形势和明年的经济工作已经作了一个全面的很好的报告,最后谢非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学习和贯彻。下面我就明年的经济形势及几项具体工作讲点意见。

  一、准确地分析和认识明年的经济形势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明年的经济态势到底怎么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我认为,第一,从宏观上看,明年的经济环境仍然偏紧。这一点我们要紧紧地把握住。第二,明年是“九五”计划的头一年,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把两个根本转变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这一点也要紧紧地把握住。第三,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明年中央将出台些新的措施。这些措施中,除了外经贸方面三大政策之外,还有两条值得我们仔细领会的:

  一是治“散”。大家都看了文件。我听一些同志说,把治“散”单纯理解为要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我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资金集中起来后,要保证列入国家和省的重点建设项目,而不是让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说,这也是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财政、税收、金融以及整个经济秩序,都要整顿纪律,着力治“散”。最近,国务院将下发一个关于严肃整顿财经纪律的文件,对大肆骗取出口退税,非法套购外汇,一些金融机构搞“两本帐”、隐瞒存款、违规发放贷款,擅自将预算内资金违反规定转到预算外和乱用资金等,都要严肃查处,依法严厉惩治。如对出口骗税额1万元以上,一经查实,不管是否拿到手,一律法办,而不是纪律处分的问题,这是一项很严厉的规定。我认为对此严一点是好,不然老是管不住。各级要教育干部和工作人员严格遵纪守法,不要稀里糊涂犯错误。

  二是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这就意味着明年国家将非常严格地控制新开工项目。资本金是自有资金,包括财政拨款、企业自有资金,而银行贷款是不算的,利用各种渠道借来的都是不算的,没有自有资金根本别想铺摊子、上项目,到时不是你要不要压项目的问题,而是你必须主动去压才行。

  总之,明年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偏紧,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精力放在抓两个转变和整顿财经纪律上。我省为什么要把速度稍降下来,目的也是为了要腾出精力,腾出时间,抓好两个转变,整顿好财经纪律,把经济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搞上去。我们各级要充分认识到,明年经济工作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在困难中仍有出路。经过“八五”的发展,现在回过头来理顺一下,对今后经济发展大有好处。现在,经济秩序比较混乱,投资环境还不理想,都将制约今后的经济发展,而且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始终是要回过头来调整、整顿,那时损失就大了。现在我们要乘这次东风,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大力整顿财经纪律,着力治“散”,为今后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扎扎实实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

  明年,整个经济工作开局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最重要的是要抓好流通。

  1985年和1988年两次宏观调控我们有一条经验,谁从流通抓起,谁就解脱得快。为什么?因为抓了流通,资金转动就快,货物流动就快,我们的生产就能保持正常的运转。这一条很重要,因为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中间一畅通,两头就能正常循环。而且这样就能稳住经济,其他的工作就相对容易做。当然其他工作都要做,但我认为,一开局就得紧紧地抓流通,保障市场供应,不然元旦、春节过后就会出现市场疲软。我们要把这些事情一件件抓紧抓好,到时我们会看到效果的。对此大家要增强信心。再讲几点具体问题:

  第一,关于财政问题。

  从明年开始,全省财政管理体制要根据中央分税制改革的精神进行理顺,实行“分税分成,水涨船高”的新的体制。有关全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已经下发,也开过了会,改革方案总体是简单明了,规范了省市县各级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全省各地能享受到大体公平的公共财富。望各市要重视这项工作,共同把它实施好。因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中最重要的支柱,是重头戏。如果明年改革实施顺利,我省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就建立起来了。分配关系一理顺,今后的工作就比较顺利。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省里在公平、公正、规范的财政体制下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各市领导要心中有数,今后要长期稳定这种财税关系,保证困难地区工资能发放,公共利益能保障,希望大家要顾全大局。

  一要注意抓开源节流。现在我们的税源仍很大,全省(包括深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全国大体相同, 如果不包括深圳,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我们的税源潜力还很大,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税源很多,各地一定要抓紧,把该收的足额收上来。这也是解决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过大的关键之一。开支方面,一定要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我们能开支的财力比较大,但我们还觉得很困难。一方面有的大手大脚花钱,铺张浪费成风;另一方面相当部分困难地区发不出工资,很不均衡。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怎么运用才最好。当前一定要严格禁止把预算内的资金调到预算外去,各位市长一定要认真学习《预算法》,遵守财经纪律,现在中央把它当作一大问题来抓。有的市出了大问题,其中就是把预算内大量资金调到预算外去,逃避预算监督。我们绝不能这样干。要注意节约,严格限制不合理的开支,不要乱花钱、乱发钱,一定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真正为社会多办一点实事。

  二要严格执行税法。地税和国税机构分开之后,要进一步完善机构,特别是地税机构。各地地税反映机构不全、经费不足,各市领导都要关心这个事情,因为地税收入都是地方的,这与地方经济关系很大。各地要严格按税法加强税收征管,不得搞税收纠纷。昨天朱森林省长也讲了,年底最后几天有个别地方在强行划分税收,不要这样。国税地税始终是要划分好的,中央很快就下文件,大家要按照中央文件规定办串,不要制造矛盾,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关于金融问題。

  现在我们的资金总量全国第一,各项存、贷款余额及今年贷款增量占全国的比重相当大。从贷款量跟GDP之比来看, 也应该说没有问题。但现在我们的资金很困难,特别是用到流动资金上的不到总量的1/3,为什么?一是我们的基建规模特别是房地产投入过大;二是金融秩序比较混乱。现在帐面上我们的存贷差量很大,但银行算来算去都是可用资金所剩无几。在资金使用上是有问题的,全省金融机构搞帐外经营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钱已经用出去,现在要进规模,这在操作上很困难,造成了金融秩序混乱,几年都很难理顺。今年贷出的真正用在流动资金上的并不多,占不到1/3。大量的资金还是控制不住,到位后往往又移了位,流向控制不住,用途也控制不住。另外,搞证券回购的那部分,也有一半弄到房地产上了,搞国库券假回购,再套回现金,这在帐面上都是看不到的。还有今年从外面拆借的资金,也都压进了房地产。现在都在整顿,一是要整顿秩序。最近已召开了全省金融机构监管会议,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信用卡严重透支、违规售汇、会计科目作假等现象,省人行制定了六大监督办法,可以说是推出了依法监管的大动作。各金融机构要强化自我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效益。二是要提高队伍素质。这几年金融队伍不断扩大,而且速度很快,但队伍的素质并不高。我听各行长说,老是讲规范经营,下面总是不听话,有些违规操作他们也不知道,行长们也很苦恼。三是要保证货币安全。昨天早上8点多钟在番禺发生了抢银行运钞车的案件,这又成为全国的典型。这些都务必进行认真整顿才行,资金要加快周转,经济秩序要加强整顿,不然我们要花很多精力来处理这些问题。

  现在企业都是伸手向政府要钱,企业的管理问题、还贷问题,许多企业自己基本都不管,我们不能放任企业自流。政府该管的还是要管一管。要尽力把资金转动起来,建立“借用还”的良性循环机制。现在整个周转都比较慢,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银行能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上,以为存贷挂勾,按比例贷款就解决问题了。其实如果真正执行起来,我看广东多数市都没有好处。总行是一级法人,都是在总行领导下搞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实行这个管理,首先你这个地方要是存差行,货币净回笼才行。现在广东只有广州、深圳是大量存款、货币大回笼的地方,他们就有好处。其他地方的贷款都超过规模,不存在存差的问题。山区市、县超规模很厉害,我们就是给规模,他们也没有钱贷出来。怎么能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比如河源市,为了帮助他们解决一点问题,省里给规模,他们也没有钱,最后只好强行调进6000万元应急。现在银行也很苦恼,资金调也调不动,调控手段不足,将来怎么办?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搞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能增加贷款,大家不要以为你可以多用钱,其实并不然,唯一的办法是自己要加快资金周转。

  第三,关于外经贸问题。

  从外经贸工作来说,明年外经贸三大政策调整,里面有两条是出口的,看起来问题并不很大。为什么?因为退税率虽降低,但只是降到1993年的水平。1994年1月1日开始将退税率提到17%。当时我就说,这里面有两条很大的好处:一是汇率并轨,两成外汇国家收购,当时从1美元兑5.7元变成8.7元,两成外汇就多了0.6元;二是当时对广东来说退税率平均是8.9%左右,一下子提到17%,这里面又多了0.6元的好处。因此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就比1993年多了1.2元的收入。但很可惜,一年半就把好处全吃光了。外商吃了一部分,我们开销了一部分,也留了一部分。当然外贸公司这两年也把原先的欠帐填掉了,这也是很大的成绩。中央决定明年把退税率降到8.27%,恢复到1993年的水平,但两成外汇的好处还是给的。当然,汇率过去是1:8.7,现在是1:8.3,这里面少了一点,就是好处没有那么多。总的说还是比1993年以前好,下面呱呱叫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出口卖价,为了提价,就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改善包装。这两年我们都提得很少,世界各国都在提价,我们进口都给提价。对国家也好,对企业也好,对什么都好,就是要提价,在出口产品质量档次过硬的前提下非提价不可。这次秋交会提了5%,明年再提5%,提到10%,这样就有0.83元,全部补回退税率下降的那部分后还有余,这样就能解决问题。总之要下决心提价,省轻工集团就做得很不错,秋交会提了20%,因为产品过硬,最后人家还得跟他们买。我们要想办法赚外国人的钱,不要老是在税率上做文章。就这么干。我估计明年上半年出口可能会有一点影响,只要下决心干,也不会有大的问题。对此,省外经贸委主任徐徳志同志都提出了一些好办法,我就不多说了。

  外贸出口量到底要多大,朱省长在报告中提出外贸出口要同今年打平,这是考虑到可能出口有点困难。我们希望外经贸系统要尽量做工作。因为出口一跌下来,对我省经济影响很大,30%产品出口,这是我省经济的一大支柱。省委、省政府提出与今年打平,是留有余地的,实际上还是要尽量做,各位市长回去后要把内销和出口抓紧抓好。这里强调一点,要严格按规定出口。听说有个别地方算小帐,今后退税少,干脆把产品让给“三资”企业出口,因为“三资”企业出口是零税率。千万不能这样做,这样做,第一,从操作上就是违规的;第二,对广东的财政也很不利,没征他的税,这样税收丢了很多。市长们要头脑清醒,凡不是“三资”企业的产品坚决不能弄到“三资”企业那里去出口,一定要按章纳税,纳增值税后再跟中央分成,然后再退税。珠江三角洲,特别是顺德拼命发展出口,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利益。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条,决不能让他们去搞这个小动作,我们也要让税务部门去检查。

  引进外资方面,还是要坚持大力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要从各方面来引进外资,过去我们有许多办法可以做而且很有效,就是在市场、股权、技术上做文章。还有一条,现在国有经济引进外资配套资金比较困难,要继续鼓励外商直接独资。现在还有一些新的途径可考虑,譬如私有经济引进外资的问题。但是现在这一条政策不明朗,对私有经济引进外资怎么办?这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我讲这个问题,记者不要随便报道,现在还讲不清楚,不能误导。我之所以说要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我省的个体、私营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自有资金不少,要使他们提高档次,引进技术,引进外资。政府要把他们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让其健康发展。不然现在下面也在搞,但他们是采取挂靠集体,挂靠到某个单位的办法,挂来靠去将来会出问题。一旦亏本的话,法律上要由挂靠单位承担责任。这样倒不如由政府把他们组织起来,或者由政府牵头,组织一个经济联合实体或股份公司,把他们的自有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再跟外商合资、合作,变成“三资”企业,或“三来一补”企业,这样资金就可以解决,政府也不用背包袱。这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请省外经贸委认真研究一下。对不对,我们要把它作为利用外资工作的一个新问题来研究。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