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求实效 扎实工作 加速发展山区经济
梅县县长 黄开龙
梅县,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订“稳农兴工富县"的战略决策,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扎实工作,使山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侨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4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3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9.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8元,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5年,我们的基本思路是:继续实施“稳农兴工富县"的战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努力提高国有企业、国合商业和“三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外引内联,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我县有58万人口,其中50万是农业人口,所以要始终把加强农业摆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做到领导、政策、资金、科技和服务落实,切实抓出成效。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保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1.88万亩以上,争取全年粮食总产增长3%。二是继续推进农业开发,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希望在山、出路在山、致富在山的思想不动摇,坚持走长中短、种养加、农工贸和农科教结合的发展路子,大办具有山区特色的小庄园。新种以早熟柚为主的水果5万亩,形成以20万亩柚果为主的水果基地;发展以优质单丛茶为主山坡地种茶5000亩,形成2万亩优质茶叶基地;经营面积3亩以上的山村小庄园发展至5万个以上,使我县的开发农业登上新的台阶。三是抓好“菜篮子",平抑物价,保障供给。形成2万亩蔬菜、年饲养量65万头生猪、1500万只“三鸟”、5万亩塘鱼等基地。四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抓好内部管理,提质降耗,搞好销售,积极引进外地资金、人才、技术发展自己。
二、加强工业企业的改革力度,切实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今年我县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抓大、放小、改老、促新、限亏"。对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的骨干企业,通过抓改革、组集团,实现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充分发挥现有企业集团的龙头作用,扩大规模、开拓经营,提高整体素质和规模效益。对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小型工业企业,在妥善安排好职工生活的基础上,釆取关、停、并、转、包、租、卖等措施,使其获得新生。对一些产品适销对路的老企业要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开展技术革新,嫁接外资改造,加强管理,增强活力。认真调查论证,争取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新企业。积极帮助困难企业解困,落实扭亏增盈分级负责制,突出重点,逐个解决,抓出成效。
三、加强专业市场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是大抓改革。对商业流通领域要继续实行综合改革、放开经营的方针,采取国有民营、公有私营、公私合营、股份合作等形式,对国有商业、集体商业,该包的包,该放的放,直至出让、拍卖。二是大建市场。在新县城和各圩镇建一批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大型购物中心。三是大力发展私营、个体工商企业,争取增加个体和私营工商企业1000户以上。
四、加强外经侨务工作,争取外向型经济有新的发展
要发挥侨乡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回乡兴公益、办实业,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到我县搞流通、办企业,促进山区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财税工作,增强财力
一是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尽快适应在新财政体制规范下搞好财政工作。二是积极培植财源。三是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挖掘潜力,依法做好税收工作。四是狠抓增收节支,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努力节省开支。五是继续对镇级财政税收实行核定任务、超收分成办法,调动各级的积极性。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一是继续抓好公路交通建设。继续实施国道、省道改造工程;完成200公里以上的县乡公路建设任务,确保50个未通公路的管理区今年全部修通公路,使我县的交通条件有一个更大的改善。二是认真搞好水利水电建设。重点抓好投资1亿元、装机1万多千瓦的瓜洲水电站建设;搞好输变电线路建设;实现电气化县达标;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增强抗御灾害的能力,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三是加快邮电通讯事业建设。积极发展各种电话、寻呼机新用户,建设新的通讯基地站(台),扩大通讯覆盖面,从根本上改变山区通讯不畅、信息不灵的落后状况。
七、加强城乡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框架
新县城开发区重点实施首期建设区内的小区规划和建设,搞好行政区和宪梓大道的街景规划和建设,使其初步形成规模。完成程江槐岗新村和松源官田新村的首期建设任务,力争再开发几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促进村镇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变。
八、加强扶贫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的平衡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继续坚持挂钩扶贫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各部门、单位都要把挂钩点选在最贫困的区、村,与贫困户建立扶持脱贫联系制度,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有技术出技术,或者提供信息、帮助沟通联络等等,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走上致富道路。
九、加强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落实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转变政府职能,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做好服务工作。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