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6期

1994年03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94年 > 第6期
【打印】 【字体:

张高丽副省长在全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粤府字[1994]22号

(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省委、省政府对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工作十分重视,主要领导都有指示并亲自过问,省政府曾先后召开了几次会议专门对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进行研究。上月底,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会议,今天的会议,是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会议精神而召开的。会上,与会代表就我省如何做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对这些意见,我们要很好地研究,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省自去年8月成立了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领导小组以来,对口支援工作总的来说进展比较快,尤其是广州、深圳的工作做得比较早,比较好,受到了国务院和三峡库区群众的赞扬。这两个市带了个好头,在此应该特别表扬。惠州、珠海、中山、开平、顺德、肇庆、佛山、南海、新会、台山等市政府在去年10月至11月间,先后派出考察团到三峡库区考察、洽谈项目,有的还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我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局面已逐步打开。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差距,我们的工作跟国务院的要求和有关省、市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对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有的同志认为,三峡工程是国家项目,经济利益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同志认为,自身发展也颇需资金,承担对口支援工作实在有许多困难,是一个额外负担;甚至有的同志认为,上面下达的任务没有理由推卸,只好每年拿出几十万元应付一下。另外对口支援工作许多还没落到实处,步子较慢。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工作更好地更加具体地落到实处。
下面提几点意见和希望。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的认识

  三峡工程建设举世瞩目,不仅关系到川、鄂两省的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概括起来有两个重大战略意义:一是三峡工程具有特殊的防洪作用和巨大的防洪效益;二是三峡工程对于增加全国电力供应,促进全国电力网的形成,提高长江航运能力,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和.旅游条件必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使全国都受益。因此,对国家下达给我省的对口支援任务,我们要有正确的理解。对口支援工作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库区人民为了全国的大局作出了牺牲和贡献,我们应当理解、支援库区人民,应当在抓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同时,教育干部、群众,引导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对口支援工作与爱国主义和发扬社会主义风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峡库区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部分矿产资源丰富,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有1780万的人口,市场开发潜力很大。我们要动员省内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到库区合办或联办各种企业和开拓第三产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地产资源,生产和开发具有广东优势的特色产品,推向市场,覆盖西南、华中市场;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搞产品的初级加工,运回来再加工包装出厂,满足市场消费需要和出口;利用国家给予库区的优惠政策,在库区内设分厂或加工点,扩大企业规模和影响,扩大产品市场。总之,把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与发展我省经济联系起来,可以做一篇“引进资源,开拓市场”的大文章。

  二、集中全省力量,统一对口支援巫山县

  国务院对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的布点重新作了安排广东省负责对口支援巫山县。我们应该集中全省力量,对口支援巫山县。将来巫山县发展起来了,说明我省出了力,作了贡献;如果发展不起来,广东就有责任了。原来与库区别的县、市签定的一些意向性项目,如果还没有签订合同的,要转到巫山县来。全国各省、区都有自己的对口支援任务,我省首先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才好向国务院交代。在大力支援巫山县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有余力也可以和三峡库区的其他县合作。

  三、要认真做好对口支援的发展规划

  要发展一个地区,首先是要搞好规划。我们要和巫山县的同志一起来认真研究,把巫山县的总体规划(不是单一个项目的规划)搞好,例如基础设施的规划、城乡建设的规划、支柱型产业项目规划。要请有水平的专家来研究论证,领导要决策,但要民主科学决策。我建议巫山县发展总体规划,轮廓要清晰,起点高一点,要根据巫山县资源条件,规划出巫山县发展的好路子来。

  规划好了,就要分清轻重缓急来实施,我们的对口支援也是如此。先搞什么要看准,因为我们的资金有限,把最重要的搞上去了,就会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项目可从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首先是交通,路通财通,原材料可以进来,产品可以出去。第二,是要挑准一批好项目、好产品。资源型的开发项目,其设备、技术比较简单,资源经过科学开发,可以生产出好产品。这种资源型、开发型的项目,巫山县究竟有哪些?哪些资源只有本地拥有的其它地区没有的?我们要好好地调查研究。资源型的项目,原则上也要起步高一点,规模大一点,产品才有竞争力。第三,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去办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多好的产品、项目,春节后,巫山县的同志可以先去看看,摸摸情况,结合巫山县的实际,再谈项目,挑准项目,挑准产品。第四,要注意开发一些高科技产品。通过一两个比较髙起点的项目,来带动巫山县甚至万县市的工业生产水平。我们要用比较髙的起点来考虑整个巫山县的发展,使巫山县发展得快一些。

  人才培训问题也非常重要。有了项目,就得有人去管理。通常一个项目、一个厂,要有一两个能人才能搞好。我们要选好项目,还要把项目交给有事业心的、懂行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去搞。深圳市已为库区培训了一批干部,还将继续把培训班办下去,其他市也可用各种形式为库区培训干部。对口支援工作需要有一批会管理、善经营的干部和人才,才能把工作做好。

  对口支援工作一定要做好规划,再就是选准项目,项目选准以后,就要集中精力,赶快落实。争取每年谈成一批、建成一批、再酝酿一批,就象广东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滚动发展。

  四、加强领导,保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对口支援工作,具体的工作由我、启权、树森同志负责,省计委、经协办有两位领导负责对口支援日常工作。各个市原则上也要这样。各市、省直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人员到巫山县去了解情况,洽谈项目,把工作开展起来。我争取在上半年带队去巫山县考察,并具体敲定一些项目。在大的决策方面,刚开始一定要我们去推进,项目敲定以后,最终落到实处的是企业间的合作。要体现支援,但是从根本上说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样才是真抓实干,办一个成一个,办出好的水平、好的效益。这项工作不能由省里一揽子来搞,要落实到各市去完成,广州、深圳已经先走一步,其他市也应跟上来。将来各市之间要比一比在行动上是怎样支持的,比一比支援的哪些是好的项目,最后要比效果。

  总的要求是: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布置给我们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很好地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与四川省、万县市、巫山县的同志一起,集思广益、同心同德、艰苦努力,共同开展工作,共同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