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建设新四会
四会市市长 龙红辉
1993年11月25白,国务院正式批准四会撤县设市。这是四会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喜事。
四会是广东最古老的县份之一,自秦代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四会人民充分发挥鱼米之乡、柑桔之乡、侨乡和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大办工业,大搞建设,使四会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1993年全市社会总产值3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62亿元、财政收入0.91亿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66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倍、9.3倍、10.1倍和7.65倍。
四会设市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新机遇,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反复进行研讨、论证,广泛征求和听取意见,用超前的眼光和长远的观点,按照中等城市的格局,以城市现代化、工业规模化、农村集约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重新进行全面规划,描绘建设新四会的宏伟蓝图,使四会在“快车道”上继续加速前进。
一是要下大力气抓好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市政建设方面,决定搬迁市行政中心,加快东城、仓丰、贞山城区的发展,使市区形成一河两岸、四个方块组团式的格局。今年内要规划和动工兴建新的行政中心和30多个市政配套设施项目,力争在设市一周年和市第三届柑桔节时投入使用;交通建设方面,要大力加強公路建设和改造,尽快实现市区至各镇公路的水坭化。同时,要抓紧筹建北江马房第二桥;能源建设方面,努力加快电站、电厂、电网建设,近期内重点抓好绥江白沙水力发电站建设,完成清塘、南江、贞山等输变电站工程,鼓励和支持山区镇发展小水电,加强农村电网、电力管理,实现全市供电全日化;通讯建设方面,在已经实现全市自动电话程控化的基础上,继续抓紧建设城区8000门程控电话扩容工程,兴建新的邮电通信大楼,增建大沙、江谷两个移动电话发射站,扩大覆盖面,以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作好工业,重点发展规模工业,进一步搞活经营,加快速度,搞大堆头,提高效益。在继续抓好现有几个企业集团的巩固和发展的同时,组建陶瓷、铝材、服装、鞋业等大型的企业集团;以建材、床褥、连杆、陶瓷等拳头产品为龙头,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带动工业向规模方向发如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资源、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上一批髙新科技项目,特别要大力发展石膏、石灰石、陶瓷土、花岗岩、高岭土、水力等资源工业;要继续办好和发展“三资企业",面对当前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特点,要认真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建立健全招商机构,解决新问题,寻求新发展。
三是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我市农村股份合作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以种养业、加工业和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走上合作联营的轨道。一方面要利用我市毗邻广州、佛山等大中城市的优势,以大企业为依托,通过资金、技术入股,发展和改造乡镇企业,壮大农村经济实体;另方面要采用集体以土地、部门以资金、农民以劳力折股投入的办法,实行统一规划,连片种植,投标经营,利润分红,共担风险,大力发展和办'好农村种养商品基地,引导农民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三高”农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是要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推进我市的现代化建设。我市已将发展第三产业摆上可议事日程,但目前的档次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制优势。今后;我们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以抓一二产业的劲头去抓第三产业的发展,力争今年内有新的突破。初步-计划今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就业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着重抓好三个方面:①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要借毗邻鼎湖、星湖的优势、积极抓好我市贞山旅游区和江林旅游湖的建设和配套工程,尽快开通贞山至鼎湖亠级水坭公路,缩短与鼎湖、星湖、万有森林公园及北岭山度假村的距离,使之形成旅游网络,实现亠业兴百业旺。②努力培育市场,推动商贸、物资、供销业的发展。要以推进市场建设和市场发育为突破口,培育载体,壮大市场。今年内要建成多个综合性批发市场和多家大型高级酒店和商场。③要因势利导,积极扶持个体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力争今年个体工商户达到1.5万户以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公司突破户。④要重视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新兴行业,使我市第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适应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
五是要进一步搞好科技和教育的改革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树立人才观念,增强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人才培养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强化九年义务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发展高中后教育,努力办好职大、夜大和电大;积极筹办一所综合性大学,为四会的建设培养更多的
人才,推动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坚持反腐倡廉,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总之,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稳定优化第一产业,大力强化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