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发挥优势
努力开创龙川经济发展新局面
龙川县县长 陈潭孙
1992年8月国务院确定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龙川县城交汇,并设立大型编组站及客货运站、军工站等一系列站场。这给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县委县政府积极把握这一机遇,大胆进取,努力开拓。自去年以来,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使全县社会出现喜人景象。全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粮食生产实现了连年丰收,今年早造粮食总产比去年间期增长4.7%,农村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8.7%。乡镇工业产值和销售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4%和39.6%。工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增长,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8亿元,比1992年增长22.2%,县属工业实现利润比增85%,创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0%,县属工业比增55%。同时随着新上的一批高科技项目的投产,工业产值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一年多的“打基础造环境”,使全县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源建设进展顺利,年供电量达9257万千瓦时,全县用电覆盖率97.5%,新城经济开发区22万伏输变电站首期工程3.5万伏已投产,日供水10万吨自来水厂首期工程2万吨已投产;由外商投资大部分资金的稀坑3.6万千瓦电站和梅村1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正准备开工。交通建设速度加快,自去年以来已投入7000万元设造省道隆江线,现已铺设水泥路15公里;老隆东江大桥已动工;新建续建县乡公路30条96公里;外商投资改造205国道及老隆东江大桥已签订意向合同,通信不断完善,去年完成了县城6000门程控电话安装,开设了两个无线寻呼台,开通了移动电话,今年上半年又开通了17个镇的程控电话;电视覆盖率达90%,县城有线电视开通12套节目。利用外资有了长足的发展,去年新签利用外资总额9712万美元,比1992年增长5.8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0%;今年上半年新签合同19宗,合同资金总额达2.5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2.5倍。新城经济开发区已注入开发资金1.3亿元,平整土地130万平方米,现已开工的企业8家,已投入资金5000万元。全县对外贸易去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完成出口调拨额3586万元,比1992年增长56.6%,出口创汇增长239%;今年上半年出口调拨额又比去年同期增长5.8%,出口创汇已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
随着京九、广梅汕两铁路全线的即将贯通,龙川将成为粤东乃至华南又一沟通东西南北的交通大枢纽。为此,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了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研讨活动,重新构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提出按照大枢纽、大流通、大市场、大农业、大工业、大经济、大发展的思路构筑全县的经济框架。具体来说,①以开发区建设为龙头和基地,以县城为中心,把周围6个乡镇连成一片,以此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②以第一、二产业的有效增长来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③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带动“三高"农业、乡镇企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④用三五年时间着力抓好交通、能源、通讯、市政、市场、农业和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大投资、大发展的良好环境。⑤坚持两手抓,调动县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龙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千年古邑换新颜,长睡巨龙腾高空”的目标。要求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县级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递增率均为20%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0:50:40,全县经济跨入较发达市县行列。按照上述发展思路,近期我们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打基础、造环境”,下苦功夫抓好能源、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超前发展电力。近期要完成枕头寨电厂坝闸改造,动工兴建稔坑3.6万千瓦水电站、梅村1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和16个小水电站。抓紧建设县城220千伏和全县若干个110千伏输变电站。二要全力以赴打好公路建设总体战,用3年时间,筹资6.7亿元,完成河源至龙川的专用汽车道、205国道和省道隆江线的改造,兴建老隆东江第二大桥,开通与邻县邻省的5个公路出口,攻造、兴建一批镇村公路,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一二级水泥路面为骨架,沟通铁路,覆盖全县,连接各镇村以及邻县邻省的交通网络。三要加速通讯程控化、光纤化,在两年内实现全县30个镇电话程控化,县城程控电话增容至10000门,抓好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与全国全省以及港澳联网。四要抓紧开发区建设。新城开发区的规,划,要按中等城市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采取鼓励、优惠的政策,促进新城迅速崛起。要在抓好新城区建设的同时,继续抓好老城区改造,到2010年,逐步把县城建设成为拥有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多功能、现代化、花园式的中等城市。与此同时,抓好村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逐步做到城乡一体化。
二、优化提高第一产业,大力加强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农业方面,着眼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重点抓好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禽畜、水产等商品基地建设;要逐步建立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进大农业开发项目,建立大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制订和实施“一二三"工程。即一个经济开发圈,以县城和铁路枢纽为中心,把、周围乡镇连成一片,发展“三高"农业、城郊农业和二三产业;二条沿路经济开发带,205国道和隆江线沿线的乡镇要抓好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小区建设;三大片区域经济,北部重点做好山上文章,中部重点发展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水产种养业,南部重点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工业方面,以科技为先导构筑现代化工业体系。主攻方向应放在以矿泉饮料为主的食品饮料行业;以制药、印染、服装为重点的轻工行业;以水泥、铝材、建筑陶瓷、日用玻璃、中密度纤维板、花岗岩、板材为重点的建材行业;以冷轧带钢、电子为重点的机械电子行业;以开发矿产资源为重点的采冶加工行业;以精细化工原料为主的化工行业;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目标的加工业以及开发水力资源为主的电力行业等。加大企业改革力度,采取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制等几个轮子一齐转,各种经济成份一齐上的办法,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机电一体化产品等骨干项目,推动工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形成支柱产业和新旳工业体系,加快我县工业发展步伐。
第三产业方面,鼓励和支持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联合体一齐上大力发展交通还输、商业贸易、旅游娱乐、饮食服务、房地产开发、信息咨询等行业,迅速提高第£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与此同时,加大改革开放力强化科技教育,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我们深信,通过全县人民的努力,龙川这条沉睡深卧2000多年的巨龙必将腾空而起,飞向现代化的目标。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