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15期

1994年08月1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94年 > 第15期
【打印】 【字体:

开拓进取再创佳绩

高要市市长  黄平方


  高要市地处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距广州110公里,离香港140海里。1993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从此结束了高要2104年的县治历史。全市总面积2109平方公里,辖19个镇,人口68万,有华侨和港澳台同胞20多万人。高要市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境内有黄金、煤炭、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年产黄金超万两。新建市区与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建设中的旅游城市肇庆市隔江相望,一桥相连,功能互补互促。境内的珠江干流西江常年可通航2000吨以上船舶,国道321、324线和广茂铁路贯穿境内,水陆交通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高要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全市上下致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组织经济建设上新台阶,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跨进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199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3.5亿元,比上专增长40%;工农业总产值46.63亿元,比上年增长45.26%;财政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1%;农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上年增加322元。今年要在去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再创佳绩,确立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好一个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两项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农村股份合作制),突出三个重点(规模工业、引进外资、乡镇企业),发展“四优”农业(优质稻、优质鱼、优质果、优质菜),实现“三个突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值突破1.2亿美元)、“两个提前”(提前实现镇镇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超1900元),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我们计划:199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1993年增长30.2%,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1.9%,财政收入增长14.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4.1%,外贸出口增长11.1%,农村人均纯收入净增250元。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具体工作上,重点抓好: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去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总投资达到1.05亿元。今年将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并将重点放在“三路一堤",即324国道高要段、321国道高要段、双金线和南岸堤路结合工程,这四项工程计划总投资4.3亿元,其中利用外资2.25亿元,占总投资的52.3%。目前这些工程进展顺利,其中投资1.35亿元的国道324线高要段24.3公里按超二级水泥路建设,已于去年底建成通车,现正着手配套余下部分路段路灯;投资1.75亿元的国道321线高要段超二级水泥路和投资3000多万元的双金线水泥路建设资金已基本落实,可望在高要设市一周年建成通车;投资8000万元的南岸堤路工程全程5.85公里,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首期1.9公里可望年底完工。在搞好这四项工程的同时,着手肇(庆)江(门)线扩建改造,计划总投资1.7亿元,按6车道水泥路设计,首期先上4车道,并抓好广肇高速公路和西江二桥配套设施的建设;搞好市区总体.规划,加快日产10万吨金龙水厂(首期5万吨)建设;抓好金利5万千瓦发电厂和蚬岗、白土、大湾等变电站建设;进一步改善口岸配套设施,提高口岸综合服务水平。

  二、突出发展规模工业,努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立市的方针,突出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项目,共规划了“八五”期间“三个一”会战项目18个,并将其列为今年我市工业建设的重点。如投资3800多万美元的高要锦纶厂,全套引进国外90年代先进的技术装置,生产规模为年产锦纶长丝和纸旦弹力丝6000吨(包括聚合生产共6600吨/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锦纶生产企业,该项目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进度较快,现正加紧设备安装;另外高峰陶瓷厂、万利彩印厂、中环建材厂、金渡60万吨水泥厂等项目也正按计划抓紧建设,部分项目已投产,进入达标达产阶段。这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8.1亿元,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20.4亿元。预计到年底全市可望有9个企业跨入“三个一"行列。各镇也要从实际出发,上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项目,条件较好的镇至少要上一个产值超亿元的大项目。在发展规模工业的同时,着重抓好国有、二轻集体企业的转制变型,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不失时机地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步伐,组建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

  三、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走外向求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大开放求大发展,努力搞好今年的招商工作,在策略上要以引进国际大公司、大财团、大客商为目标,继续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推进。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已新办“三资"企业25家,实际利用外资3285万美元,可以说实现了开门红,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可实现突破1亿美元的目标。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特别是利用外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已规划或在建的高要大酒店、国际企业家俱乐部、金沙大厦、珍宝海上皇宫、南方军事游乐区等项目的建设,积极协助和配合肇庆七星岩旅游度假区布点在我市的高尔夫球场、国际中型飞机场.、梦幻乐园等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项目丰富、功能齐全、配套合理的现代化旅游功能区。

  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三高”、“四优”农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每年要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要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力求增产增收。在此基础上,搞好农业布局调整,发展“三高"、“四优"农业和城郊农业,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创汇型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抓好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带领农民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