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芳副省长在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
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全省市县(区)
体委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市县(区)体委主任会议已经开了三天,即将结束。今天,请各市领导同志出席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筹委会成立大会,在这里,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向获得国家体委奖励和省体委奖励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九九三年,是全省人民积极、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省七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举行七运会和申办二OOO年奥运会的重要一年。这次会议学习和贯彻了党的十四大和省七次党代会精神,着重联系我省的实际,研究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深化体育改革的措施。会议开得及时,也开得成功。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以十四大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发展我省体育的大好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六运会以来,我省体育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是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的。
(一)各级政府加强了对体育的领导,全社会体育意识明显提高
各级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加强了对体育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体育工作,把体育当作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容,列入各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许多市县领导经常听取体育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体育工作的指示,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省体育工作的主要问题,许多市县的党政领导参照省委、省政府的做法听取体育部门汇报,解决了当地体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部署,使我省体育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是各级领导的重视,把体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且超越体育的范畴,把体育工作当作体现改革开放很好的条件来抓,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战略高度来抓。由于各级党政加强了领导,极大地鼓舞了我省体育战线广大干部、教练员、运动员的热情和干劲,进一步调动各行各业、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对我省体育事业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所有这些,对我省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得到较快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全省城乡有两千多万人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有六百五十万左右中小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争创体育先进县、镇、单位活动推动了城乡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体育竞技水平保持在全国先进行列。五年来,我省体育健儿共获八十八个世界冠军,占建国以来的60%;破世界纪录五十八项次,占72%,均约是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在二十三、二十四届奥运会和十、十一届亚运会上都为国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连续八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三)体育设施有了很大发展
六运会后,各地都重视了体育设施建设,把体育场地设施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项目列入市政建设规划,许多市县兴建了体育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各条战线共有体育场六十五个、体育馆四十一座、游泳池七百五十个和大批其它体育场地设施,而且一些地方的场馆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极大地改善了体育工作条件。
(四)体育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进展
社会办体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对体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社会集资办的体育竞赛增多,充分调动了社会各部门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体育、参与体育、支持体育的良性循环局面。
成功地举办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同港、澳、台地区的体育交往,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省体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党的十四大对我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东力争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工作距离这个战略目标的要求还很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体育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要求;体育的投入相对不足;场地设施和训练基地建设仍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特别是与其它先进省份比较,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希望各地重视这些问题,订措施加以解决,使体育战线各项工作不断有新的进步,这是关系到能否保持广东体育优势的大问题。
二、要以党的十四大精神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的形势对体育的要求
当前,全省人民在十四大和省七次党代会精神鼓舞下,为我省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意气风发地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我省去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一九八O年翻了两番,提前八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去年,我省许多经济指标是名列全国第一的,如国民生产总值二千一百八十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八千四百四十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一千零六十亿元,外贸出口一千八百四十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四十八点六一亿美元。财政收入二百一十二亿元等。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一千六百四十八点五八亿元,销售产值一千五百七十八点七三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六百四十五点零七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2%、39.83%、33.6%。形势非常喜人。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要求体育工作不能落后。
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提出了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体育提出了要求,在谈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时提到:“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有明显提高。衣食住行尤其是居住条件,应有较多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在谈到“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对外政策”时又提到:“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愿意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科技合作,加强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的各个领域的交流。”今后二十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经济发展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精神文明的水平更高。人们既有较丰富的物质生活,又有较高文明层次的精神生活。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多,迫切要求参与体育,要求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要求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要求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体育事业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部分,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建设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素质,同时通过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激励各条战线的建设者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拼搏,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认识到体育事业在买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经济建设服务。
今后二十年,我省体育事业面临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包括将举行五届全运会、四届亚运会、四届奥运会。在这些国内外大赛中,广东要为国家作出贡献。近期比较紧迫的任务是打好七运会、一九九四年亚运会和一九九六年奥运会战役。在这些战役中,广东的成绩处在什么位置?为国家作出什么贡献?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当前,国内竞技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各地特别是辽宁、上海等省市的体育发展势头很猛,这都使广东面临很大的挑战。
因此,全省体育工作者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和省七次党代会精神中,既要充分认识我省体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抓住机遇,珍惜机遇;也要充分认识到我省体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增强危机感、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各项体育工作都应抓得更紧,继续去取得优异成绩,不辜负全省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三、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在今后二十年中,如何保持我省体育名列前茅的目标,为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各级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把体育工作一直摆在十分重要的位谢非同志在省七次党代会报告中对体育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加强体育工作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希望各级政府认真贯彻省七次党代会对体育工作要求的精神,目觉地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把体育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体育部门办好体育产业,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把体育工作抓起来,搞好体育队伍建设。
关于县级体委机构改革问题,这是同志们所关心的问题,李铁映同志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体育行政领导体制时强调:“基层体育行政管理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不能削弱体育工作,必须置于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管理下,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这对广东也是适用的。最近,省体委组织调查组対我省县安体委机构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我看了调查报告。省体委的意见是从有利于加强我省体育工作的角度提出来的。我认为,县级体委作为管理体育的政府职能部门,多年来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机构改革不管怎么改,体委的工作是不应取消的,体育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做到既能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有关体育的方针、政策、指示,又能实施对本地体育工作的领导、组织、监督和协调。体委作为政府管理体育的部门,要转变职能,具体如何转变,要作具体调查研究,按照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返行机制,因此,机构改革怎样做到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改得对不对,主要是看是否加强了体育工作,还是削弱了体育工作;群众体育是否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是否有所提高,要以这些为标准衡量改革是否成功。
(二)要全力以赴打好七运会这一仗
七运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省体育代表团的预赛和部分决赛取得了预期的成绩,对照省委、省府对代表团的要求总的还是好的。运动员士气高昂,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但代表团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项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做好。要认真总结参加预赛的经验教训,抓好决赛前的训练、康复医务、后勤等各项工作,特别是赛场内外发生的事,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要以“再集中、再强化、再突破”的精神,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最好的训练质量,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做好尖子运动员工作,做到有决心、有信心、有把握地参加决赛。希望全省体育干部、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人员发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搞好训练比赛,夺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圆满地完成省委、省府和全省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在七运会上夺取好成绩,不仅是省体委一家的任务,也是各市、县的共同任务,希望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全省人民都来支持广东参加七运会代表团的工作,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这段时间,不少的企业表示给代表团予大力支持,我们非常感谢。各级体委要努力工作,协助省体委做好运动员、教练员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七运会创造优异成绩作出贡献。
(三)要把省九届运动会开得隆重、精彩、圆满
经省政府批准,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将于明年下半年举行,开、闭幕式分别在肇庆和东莞举办。今天,经省政府批准的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筹委会也正式成立了。我们要通过举办九届省运会,推动我省体育运动的发展,促进新生力量的成长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我省参加第八届、第九届全运会及其他重大赛事做准备。因此,在勤俭节约原则下,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办好九届省运会。
要加强参赛队伍的组训工作。各代表团的核心工作就是认真组织好参赛队伍,要根据我省的需要,结合当地情况,抓好自己的强项,大力培养尖子,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苗子。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及优秀苗子,是提高我省体育运动竞技水平的补充,也是人才交流的一项政策。要注意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效益,希望各地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引进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必须是高水平的,苗子必须是有较大发展前途的,特别强调的是要符合政策,办好手续,决不能搞租、借用运动员比赛,各市的领导和省体委要严格把关。
要认真做好竞赛的准备工作,从现在起至第九届省运会开幕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了,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因此,各项工作要不失时机地抓紧进行。当地党政部门要加强对赛区工作的领导,尽早成立赛区组委会或竞委会,负责开、闭幕式的肇庆和东莞市场馆建设的任务很重,要抓紧把筹备工作做好,认真做好生活接待,安全保卫、宣传发动等各项筹备工作。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树立优良的赛风。各代表团、各赛区,都要抓好政治思想工作,把这项工作当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来抓,使运动员带着良好的道德风尚、精神面貌到赛区参赛。
在省运会筹备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各代表团和省体委要密切联系,互相支持,共同努力把九届省运会开得圆满,开得成功。
(四)要积极稳步地深化体育改革
我省体育要有较快的发展,必须靠改革,通过深化体育改革,建立新的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当前体育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运行机制的活力不够等,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过去,我省体育改革开放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如分级办体育、社会集资办大赛、发行体育奖券、建立体育基金会、企业共建运动队、办体育俱乐部、协会向实体化迈步等改革,走在全国前面,是成功的,这都需要很好地总结和发展。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体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如何充分挖掘体育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与体育内在规律的关系,体育管理、训练、竞赛、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只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就可大胆地去闯,大胆地试验。实行政府办与社会办相结合,在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调动全省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协调发展;发展体育与发展科技相结合,使体育工作决策、训练工作、群众健身体育科学化。这些原则,在改革中都必须坚持。希望大家结合我省的实际出谋划策,搞好我省体育改革。各行业、各系统和人民团体(工、青、妇)要把本部门的体育管起来。各级政府要支持体委搞好改革开放。
(五)要抓好训练基地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抓好优秀后备人才的培训,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能否继续保持广东体育在全国的先进地位的问题。目前优秀后备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短缺的情况说明我省的人才训练基地建设的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我省竞技水平的提高。各地要有长远打算,抓好市、县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和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不断改善训练条件,从当地实际出发,抓好若干个项目,搞好选才和训练,为国家、省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苗子,保证全省优秀运动队有雄厚的后备力量,为在八运会创造优异成绩打好基础。希望各级政府要关心体育干部、教练员、运动员的生活条件,尽可能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培养高水平尖子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体育队伍内部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出成效。在改革体育体制使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中,给运动队伍的管理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更要搞好体育队伍的思想建设。我们的体育队伍中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也存在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倾向,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有些教练员和运动员不安心训练,忙于做生意。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是需要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去拼搏的,只有吃大苦流大汗才能出成绩,出人才。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长年累月拼搏在运动场上,无私奉献,为国争光做出了贡献,给他们重奖,我是赞成的。我主张大力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提倡奉献精神,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要高度警惕腐朽没落阶级的思想文化对体育队伍的侵袭,坚决抵制色情、赌博等影响,要把体育部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只有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素质强、技术精的运动队伍,我们广东体育才会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各级体育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自身的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益。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内容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根据这次会议精神,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好各市、县的体育发展目标和改革措施。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扎扎实实地工作,以战斗的姿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为国争光,为广东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进一步发展广东体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粤府字〔1993〕29号)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