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第5期

1993年05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93年 > 第5期
【打印】 【字体:

张高丽副省长在全省国有生产

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粤府字〔1993〕18号    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日


  去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省形成了加快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去年,我们选择了三个“一百户”进行试点,对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推动作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有进展。具体情况和问题,座谈的时候,大家提了不少好的意见和看法,彭书宝同志又作了发言,会开得很好。下面,我谈三个问题:

  一、要认真总结企业改革成功的经验,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各地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把企业的经营权都明确还给企业,使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落实,政府职能逐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尤其是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有一定的突破。试点企业经济技术指标比过去、比面上企业有较大幅度提高,主要是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这是试点企业和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的初步成效。但对企业改革和活力,包括一百户综合改革试点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难点。发展不平衡,改革不配套,一些企业自主权不落实,企业的活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良性循环方面,差距还很大,我们千万不能满足于现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上下结合、内外结合,集中力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企业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特别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现在还不够深、不够广,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花大的力气。

  二、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把企业改革摆到突出的位置。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它将把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企业的经营机制、政府的管理职能、社会的保障体系如何配套。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根据这次会议反映的问题和我们前一段的调查情况来看,现在主要有三种思想认识问题,要很好地加深认识和统一认识:

  一是认为进一步改革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很难突破,还是老一套。我觉得这是思路不够开阔,不是没有什么新东西,而是还有许多新东西我们还没有想到,还没有去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就是要公开、公平、公正地竞争,优胜劣汰。这里面就涉及到企业,包括综合改革试点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方式、企业的组织、产品的结构、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如何适应。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在企业经营机制方面找到一个能够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好的模式,任务很艰巨。我们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我们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的企业到底如何搞。要走向市场,又要有充分的自主权来参与经营、参与竞争,这里面我认为不单是政府部门,企业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二是认为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解决不了,甚至失去了信心。昨天的座谈会反映比较强烈,如资源受破坏、乱采乱挖;假冒伪劣产品和商品屡禁不止;长期的政策性亏损造成包袱很重,厂长压力很大等等。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开始我们连能不能发奖金都争论,一个月才发五元、十元,也被说成发奖金是资本主义,后来逐步到厂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对承包责任制又有不同的争论,有的认为承包责任制不行,但我们省在这方面一点都从未动摇过。在还没有更好的模式的情况下,一定要把承包责任制搞好。到现在改革还在推进,当然会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难点,这只有通过深化改革,通过我们一齐来努力、来解决,不然就不要改革了。有些需要上下结合来解决,有些是省里的问题,有些是市里的问题,有些是企业自己也有难点要突破。

  三是认为抓到项目比综合改革实在。项目要抓,要抓好的项目,要继续扩大再生产,要高起点、高技术含量来改造、改组、调整、提高整个广东的工业和经济结构,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离开了改革,单去搞扩大再生产、单去搞投入,企业照样难以搞活。我省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引进设备,花了很多钱,也是先进设备,就是改革没有突破、管理没有加强,企业照样没有活力,企业照样亏损。我认为改革和改造是推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再加上挑好一个好的厂长,有一批能干的人才,我们的企业才能搞活。我们不能只为了跑项目而把改革丢了,把内部搞活丢了。在新形势下,我们领导部门、企业都有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问题,一定要把综合改革、搞活企业摆到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来抓,各级经委、各厅局、企业毫无疑问应把这项任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抓,真正能够抓出效果来。

  三、大胆探索,真抓实干,把我省的企业综合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之中,还没有一个已成定论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必须靠我们去闯。要把大胆探索和真抓实干结合在一块,把我们的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最重要的,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把国家和省明文规定赋予企业的各项权利真正落到实处。无论是对综合改革试点企业,还是对面上企业,第一位的是要把国家赋予企业的权利真正落到企业的实处,要采取硬措施。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各个企业都要对照国家和省的各项规定,如企业法、条例、我省的实施办法、各市搞得较活的规定,检查一下,该放的权放了没有,哪些该要的权要到了没有,哪些权利落实了没有、落实到了什么程度。凡是没有放的、没有给的、不落实的,按照国家和省的明文规定去落实。要搞活企业、要改革,最后该放的没放、该落实的没落实,那绝对不行。凡是与国家和省的规定相抵触的,而且是不利于搞活企业的,甚至是克扣、截留和阻碍企业搞活和发展的规定,不管是哪里制定的,都应该撤销。

  按照森林同志的要求,二季度省长、常务副省长、副省长、各部门要组织下去进行检查、调查,围绕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地方和企业有何成功的经验,好的做法,存在问题。会后体改委应该与有关部门衔接一下,赶快把方案写出来。

  二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机制,走出一条切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为什么讲这一条呢?仅仅是落实国家和省明文规定的权利还不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正如小平同志所说要敢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是一两年,而是要经过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广东仍然是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要按照小平同志的讲话要求和十四大精神,大胆探索,争取能有大的突破。要做到这一点,第一,要认真总结和分析多年来广东改革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去年一百户综合改革试点企业创造的新经验。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应及时总结,推广到面上企业,使它发挥作用。第二,要大胆借鉴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搞得活、搞得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还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生产经营方面,如销售方法、岗位合并等,凡是有利于搞活企业,解放生产力的,凡是好的都可以学。乡镇企业搞得比较活,主要还是在于调动了人的积极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效率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还可以让精简出来的人去搞多种经营、搞第三产业。第三,股份制是今后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企业经营机制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出路。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不一定一下子把股份制和股票市场联系在一起,这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搞好了,将来经过批准,股票可以上市。外经、财贸、工业、交通等类企业,一定要创造条件推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我们广东的生命。我们赶四小龙,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在数量上,更重要是在质量上,要通过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来改造、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当然同时也要加强管理,按国际标准生产。现在广东面临这样的形势,全国基本上全方位开放,广东应有危机感。要允许外国或外省产品进入我们的市场,也要鼓励我们的企业把产品打入外国或外省市场,通过合理竞争优胜劣汰。所以内有压力、外有严峻挑战,要保证我们的产品有生命力、有竞争力,我看一定要把提高产品的档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有活力。

  另外,要重视人才问题。人才中特别是将才,关键是要挑好厂长(经理),厂长(经理)挑好了,可能会救活一个厂。厂长(经理)也要会用人才,分厂、车间的负责人要选择真正有活力、素质较高、有开拓精神又肯埋头苦干的人,用好人等于解决了一半的问题。我就说这些意见,这也是森林、瑞华等省领导同志的要求,生产企业要按照这些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争取今年在推进改革方面,包括转换政府职能、转变企业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以及提高效益和提高质量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