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第1期

1993年01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93年 > 第1期
【打印】 【字体:

卢瑞华同志

在广东年鉴编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粤府字〔1993〕3号 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日


  广东年鉴创刊已六年,共出版了六本大型资料性工具书。过去,在杨立、匡吉同志的主持下,全体编委和各编写组的同志作了很大的努力,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使广东年鉴越办越好,越出越早,对全省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一九九三年刊年鉴的编辑大纲,研究第七本年鉴如何编辑出版的问题,发挥集体智慧,同心协力把明年的年鉴编辑出版好。请同志们多提意见,献计献策。

  一九九二年是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一年,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强有力推动了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四年的经验,明确地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调动了全省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家满怀信心,力争用二十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说,第二次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涌现。作为记录时代前进步伐的资料性工具书的广东年鉴,对今年我省各方面所呈现的新风貌、新成就、新经验和新变化,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为此,编辑部已提出了一个编辑大纲(征求意见稿),请同志们认真研究一下,集体审定后,经过修改往下发,着手组稿。各地区、各部门的编写组要按照大纲的要求,保证质量,依时交稿;编辑部要精心组织,精细加工,上下结合,共同努力,编辑出版一部质量更高、可读性实用性更强的《广东年鉴》来。-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注入生机厂增加活力。同时也给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年鉴事业也面临新的挑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比如:(1)广东年鉴如何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换脑筋,调结构,改进工作,提高水平?(2)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企分开,年鉴在管理体制上如何改革、调整?可否作为一种信息产业来经营,不限于一年一本书,逐步开展经常的、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3)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广东年鉴的框架结构、内容、编辑方法、出版方式等应作哪些变革,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广大读者服务?(4)年鉴怎样从“官场”逐步走向市场,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创造一个新格局,使组稿、编辑、广告、出版、发行等工作能优质高效地运作?等等。我想,弄清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正确处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年鉴事业的关系很有好处。在上述问题中,广告经营可能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对此,希望各地区、各部门予以支持,帮助解决。本月下旬在珠海召开中南地区年鉴协作会,将研讨上述问题。希望同志们关心和支持编辑部的工作,大家出主意,相办法,把年鉴的事业推进一步。

  年鉴编委会、编辑部与南方日报社、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卷烟二厂分别举办了“全省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和“省情知识有奖测验”活动,计划每年一次,逐步形成制度。这对调动全省人民、广大读者关心广东的两个文明建设,进行省情知识教育,扩大覆盖面,提高知名度,都很有益处。也希望大家关心、支持和协助做好宣传、组织工作,进一步扩大和密切广东年鉴与读者的联系。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