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镇)
(本报讯)最近,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我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一、肇庆市,古称“端州”。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西汉始,是历代县、府、郡、州、道台治所,是西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享有“西江明珠”的美称。
二、佛山市,是著名的“西樵山文化”发祥地。秦朝已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农渔村落,唐宋渐成为工商业城镇,明清时期进入隆盛的阶段,成为“四大名镇”之一。佛山自九一七年始便是广东的铸造业中心。
三、惠州市,又名鹅城,一千四百年来一直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享称“东江名城”。因地处粤、潮、客三大方言的结合部,惠州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四、梅州市,宋朝开宝四年称为梅州府。一千多年来,是粤闽赣边区经济、政治、军事要地,是粤闽赣三省客家人的主要聚居中心,并成为客家文化中心,因其文化独特,被誉为“南国牡丹”。
五、东莞市,始建于唐朝。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便在此掀开。
六、海丰县,始建于晋朝,取“临海物丰”之意而名为海丰县。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并创立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七、揭阳县,始建于公元前一一一年,为粤东古邑,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物极为丰富。又以“戏县”著称。
八、罗定县,始建于晋朝。有独特的地方文化,较特出的是其方言“曦古话”不但有古俚、僚语言成分,而且含有相当多的古汉语成分。
九、雷州(雷城镇),是海康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建于战国时期,素称“天南重地”。
十、平海镇,位于惠东县,始建于明朝。因其形似燕尾古钟,故称“钟城”,现东、西、南、北各门城楼保存完好,并有部分古城墙,是岭南地区唯一保存较好的明代守御所城。其独特的方言“军声”,是以北京话为基础,融今广州话、潮汕话、客家话的汇合体,能与多种方言对答如流。
十一、佗城镇,位于龙川县,始建于秦朝,是岭南地区较早有内地人繁衍生息的地方,现存古迹较丰富。
(省文化厅 陈瑞春)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