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我省特区经济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
一九八八年,我省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贯彻中央沿海发展战略和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这是试办特区以来经济形势最好的一年。
一、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深圳市去年工农业总产值(可比价,下同)92.7亿元,比上年增长53. 4%,其中工业总产值88. 8亿元,增长54.1%;国民生产总值73亿元,增长40%。珠海特区去年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增长93.2%,其中“三资"企业增长1.5倍,集体企业增长1.1倍,乡镇企业增长45.9%,国营企业增长41.3%。汕头特区工业总产值5.5亿元,增长76.5%,相当于过去6年的总和。
二、外贸出口有较大增长。深圳市去年外贸出口创汇1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2%。出口商品中,工业产品出口产值达47.1亿元,比上年增加53.5%;珠海特区全年外贸出口创汇3.2亿美元,增长16.8%;汕头特区全年外贸出口创汇2.98亿美元,增长67.5%。
三、利用外资成果显著。深圳特区全年新签合同614宗,比上年增长近一倍;协议外商规定投资额4.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外商实际投资额达4.1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2%。珠海特区新签合同584宗,协议规定外商投资3.09亿美元,增长2.9倍;外商实际投资1.34亿美元,增加了91.4%。汕头特区新签合同258宗,协议规定外商投资1.1亿美元,实际投资3400万美元,增加了51.5%。
去年外商投资有几个特点:(一)直接投资多,规模大。深圳批准的“三资”项目比上年增加了一倍,投资额在1000万港元以上的占了五分之一;(二)独资项目增多。深圳去年批了52项,汕头独资企业增加了将近一倍;(三)出现了连片开发、集团进入的趋势。日本的皇冠集团、香港的方显祥、李嘉诚、新鸿基等财团纷纷来特区成片开发工业区。
四、内联企业进一步发展。深圳全市新签内联合同618项,协议投资20.9亿元,分别增加1.5倍和59. 2%。在新签内联合同中,工业项目增加了88%。珠海新办内联企业333家,协议投资人民币7.18亿元,美元305万元。
五、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去年深圳市财政收入实际完成12.1亿元,增长56. 9%;珠海特区完成3.9亿元,增长117%;汕头特区完成1.3亿元,增长141.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出口贸易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广东省经济特区办公室)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