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9期

1985年09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85年 > 第9期
【打印】 【字体:

我省市场物价升幅较大的分析


  从去年四季度起,直至今年1-5月,我省市场物价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今年1-5月比去年同期升幅达12%,远远高于1980、1981年我省价格大涨时的升幅,为今年1—5月全国平均涨幅6%的一倍。

  为什么我省市场物价在前两年比较稳定之后又出现了大上涨?有如下几点分析看法:

  一、取消牌价,原牌价向市价看齐直接影响价格指数大上升。

  1984年4季度蔬菜取消牌价和今年1月又开放猪肉价格后,市场价格普遍向市价看齐。从原来包括牌价、议市价供应的商品变为完全以市价供应,其商品平均价突出上升,直接影响了价格指数的浮升。如广州市的蔬菜和猪肉,蔬菜一般0.15元,最高达0.40—0.50元,升幅50%,有时达1—2倍;猪肉为2.20元其中瘦肉3.30元,升幅80%和78.4%。与去年未开放前有牌价、市价供应计算的平均价格相比较,全省1-5月蔬菜价格平均上升了45.1%,肉食上升18.2%,仅此两项直接影响物价总指数上升5.8%(其中蔬菜影响2.2%,肉食影响3.6%),约占今年物价指数上升12%的一半。

  取消牌价后,国营商业一时竞争不过个体,无法起到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一些市价商品也有所上升。市场上出售的猪上肉5月份价与放开前月比较,城市平均上升13%,个别城市如佛山市则上升47.1%;韶关市瘦猪肉价最高达每斤5元,比放开前上升78.6%。牛肉、禽蛋、水产品等价格随猪肉价而上涨,其中活鸡升10.2%,活鸭升8.3%,水产品升17.6%。

  上述情况说明,我省市场价格的上涨,由牌价转向市价,使价格高于原牌价的价差影响因素,是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但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商品价格与价值之不符,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理顺经济关系,在价格体系改革过程中,市场价格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升,是不足为怪的,是历史上早已孕育着潜在因素的结果。单从这一方面来讲,是预见了的,而不能说是“市场价格失控”。

  二、市价价高,有历史原因,也有生活改善供求矛盾扩大的新因素。

  由于市价本来就偏高,牌价取消后,价格浮升大,这是我省价格放开后比外省价格升幅大的原因。而我省的市价之所以高,是历史上早已形成的。如1975年时市价猪肉每市斤就达到1.77元,毛鸡1.73元(广州市2.60元),鸡蛋每个0.15元,比外省市价高70%左右。我省市价长期以来之所以高,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大。

  1、国营商业的原牌价商品,尤其是食品供应不足,相当部分需求不得不转向集市。1978年开放城乡集市后,集市成交额便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16.4亿元到1980年的22.8亿元、1983年43.68亿元、1984年53.8亿元),对市价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一定程度刺激市价上升,降不下来。

  2、居民购买力因工资调整,发放奖金,和农民出售产品等收入增多而逐年扩大,加大了供需不平衡矛盾。1980年至1983年每年净结存的购买力平均约达22.5亿元,1984年为67.63亿元,均比各兄弟省数额大。

  3、我省毗邻港澳,又是侨乡,实行对外开放以后,入境人数激增,从1979年的394.9万人次增到1984年的1,198万人次。增加了消费需求量。由于他们是高消费型,影响着社会出现高消费趋势。如原先国内极少消费的发菜、香菇、高级海味、贵重中药材等,近几年都很抢手,价格骤升。发菜原牌价每斤16元多涨至40多元,随之影响其他商品价也看涨。

  4、消费需求优质,使精、鲜商品价格一涨再涨。如瘦猪肉每斤市价从2.20元、2.50元涨至3.00—3.30元;活鸡市价从2.20元涨到2.80元、3.30元(广州市4.20元);海鲜鱼虾价也上涨1—2倍。工业品如香烟、彩电、冰箱和名牌自行车等,进口比国产的价高1-2倍,名牌比一般的价高近1倍,也大有人购买,销路甚畅。

  除此,非农业人口增长,临时基建队等人数激增,直接增大了对食品消费。再就我省外贸出口大,收购食品、质量要求高,要鲜、活、靓(好),收购价格也高,某些供国内市场消费的价格也因此攀比看涨。

  三、要重视价格上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我省市价本来就高,取消牌价后向市价看齐,而使我省的零售物价指数大升,但从居民消费支出来看,不能不予以髙度重视。由于过去可以按较低牌价购买到的商品,现在要以较高的市价购买而一部分精、鲜、活食品市价又有上涨,使支出突然增大。按包括牌、议市平均价计算的1985年比1984年的零售物价指数为142.6(即物价共上升了42.6%),平均每人每月多支出18.47元(不包括深圳特区),按每一职工负担1.78人(包括本人)计算,每月共增加支出32.87元(全国至八四年止每一职工因副食品涨价,影响每月多支出9.05元,我省同口径的副食品价上涨的影响额19.74元,如按至85年5月止影响计算为23.91元)。目前我省主要食品价格(包括国营和集市供应价)均比外省高:每斤猪肉广州市为1.844元,湖北省为1.260元,上海市为1.378元;每斤花生油广州市为1.609元,湖北省为0.955元,上海市为0.897元;每斤鸡蛋广州市为1.804元,湖北省为1.22元,上海市为1.390元。此外,炊用液化气广州每瓶(15公斤)牌价5元(而北京只2.70元、上海3.00元,武汉3.60元)议价则需15-18元;再加上服务性价格指数上升较大,如专线汽车票价比普通票价约高1倍,门诊挂号费星期日5角比平常高3-4倍等,这些在省外都是少见的。全省城市1985年比1978年服务性价格指数累升34.1%。影响职工每月多支田3.03元,连同物价影响额共达35.90元。

  目前,我省物价上升大,高消费的东西比比皆是,如进口烟每合2.5~3.8元,录像票价0.60~1.00元,舞会一人票2.5-3元,理发男界1元左右,就是机关、企业食堂饭菜价每餐也需6角、8角至1元。不少企业因奖金不高或因生产不好而未全发工资的职工,其生活开支紧张是可以想见的。

  四、对物价趋势的看法。

  我省食品价格升高以后,国营商业因无法抑制其价格,预计不可能有大的下跌。一些鲜菜、鲜果和鲜活产品受天气或大量上市积压等影响,价格偶有下降,但很快又会回升。从发展趋势看,下半年价格(即市价)还会有所上升。服务性收费价格也是看涨的趋势。如何加强取消牌价后的价格控制,减少连锁涨价,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省统计局供稿)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