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8期

1985年08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85年 > 第8期
【打印】 【字体:

我省商、饮、服务业日益兴旺


  近几年来,我省认真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不断增长。同时,前来我省洽谈投资、经济合作、经济贸易、进行技术、物资、文化交流的外商、华侨和港澳同胞以及国内各省市区有关人员越来越多,这都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商、饮、服务业的发展。至1984年末,全省商业、饮食副业、服务业机构达67.9万个,比1979年的12.7万个增长4倍多;从业人员203.2万人,比1979年增长1.3倍。

  一、国营、集体、合营、个体一起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饮、服务业打破了“两家经营”(国营、集体)框框,建立了以国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流通体制,各种经济类型的商、饮、服务业竞相发展。1984年,国营、集体、个体的商、饮、服零售网点,分别比1979年增长60%、1.4倍和18.1倍;各类合营和华侨,港澳同胞经营的零售网点从无到有,分别发展到1984年的586个和7个。国营、集体、合营个体一起上,流通渠道增多、畅通、灵活,服务质量提高,花色商品增加,市场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1984年,我省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54.3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78年增长1.5倍。

  二、服务网点布局日趋合理。过去由于网点少,办得不活,人民十分不便,意见很多。近几年来,商、饮、服务业迅速发展,网点大大增加,使服务密度不合理的情况大有改善。1984年,全省的零售商店、各类饭店(小吃摊档)和服务网点分别达到49万、6.8万和8.8万个;从业人员分别达107.5万、22.1万和24.4万人。零售商品平均每一营业员服务的人口数,由1979年的139人下降为1984年的57人;每个饮食网点服务的人口数,从1979年的4,864人降到1984年的910人;每个服务业网点服务的人口数,从1979年的5,830人下降到703人。

  农村网点少,购物、吃住难的情况也有所改变。1979年,每一售零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服务的人数分别为795人、6,836人、8,279人,1984年下降到151人、1,258人和891人。

  由于城乡商、饮、服务业的网点增加,服务方式灵活(如送货上门,流动货摊等),疏通了城乡流通渠道,方便了城乡人民群众,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

  三、服务内容越来越广泛多样。为了适应“搞活”、“开放”的需要,我省服务业的服务内容愈来愈广泛和多样化。1984年末,全省有各种旅店(包括旅业宾馆、酒店)3,491间,其中广州市就有120多间,床位1.9万个;理发店1.5万间;照相馆4,115间;洗染店213间。各种租赁、誊写、复印以及新兴的信息咨询中心也有较大发展,1984年末各种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达2万多个。此外,各式各样的修理行业也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1984年末全省各种修理店铺、摊档有4.4万间,改变了过去“修补难”的状况。

  目前,随着经济搞活,客流量大增,“住宿难”仍未好转,尤其是中级旅店不足;“洗衣难”也较突出,广州市洗涤毛料服装一般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此外,农村一些偏僻的山区仍存在“买东西难”的情况,这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省统计局供稿)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