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我省
农村改水工作情况报告》的通知
粤府办〔1985〕44号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五日
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我省农村改水工作情况报告》,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执行。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改水工作已有较大的进展,望各地继续努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民办公助,以民办为主,争取早日完成农村改水任务。今后有关农村改水(饮用安全卫生水)的日常工作由各级爱卫会负责。
关于我省农村改水工作情况报告
省政府: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重视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省农村改善饮用水卫生工作(以下简称改水)发展较快,农村饮不卫生水的状况有所改善。五年来建成自来水厂七千多座,使八百八十多万农村人口饮用上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由一九七九年的百分之五点四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二点六。饮用河涌、沟渠、塘水等地面水的人口由一九七九年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一下降到百分之十五点九。在平原河网地区许多使用大口公井的农村,也因饮用水源严重污染纷纷改用自来水厂供水。目前,抓得较紧,发展较快的地区有汕头、佛由、江门、广州、肇庆等市、地;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有澄海、东莞、三水、中山、揭阳、南澳、保亭、宝安县和广州市郊区、黄埔区等,有三十多个区(公社)全部饮用了自来水。此外,各地还因地制宜挖建了不少小口井、手压泵井、蓄水过滤池,暂时解决了群众吃脏水的问题。
五年来,农村改水工程约耗资三亿九千一百多万元,其中区乡(社队)投资二亿零三百多万元,占百分之五十一点九,群众个人投资一亿一千二百多万元,占百分之二十八点六,县以上政府补助四千四百多万元,占百分之十一点五,华侨港澳同胞捐助三千二百五十多万元,占百分之八。
为适应农村改水工作发展,各地培训了近百名改水技术人员,进行了饮用水质普查,以及改水工程设计示范点的工作,使改水工程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改水是农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一件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和卫生防病的公益事业,必须大力提倡、推广。
但目前农村水源污染严重或水质差急需改水的仍有二千多万人口,其中饮用河涌、塘水的有六百多万人。人口稠密区饮用大口公井的有一千六百多万人。
一九八三年十月,我省领导同志在中央爱卫会第六次会议上汇报时提出,我省将在一九九〇年使全省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普及率由现在的百分之一十九增加到百分之四十八,即净增一千三百多万人,基本完成饮地面水地区的改水任务,到本世纪末达到基本普及饮用自来水的目的。这样,从现在起,每年要新增加饮用自来水人口二百三十多万。鉴于这项工作耗资多、技术性强,而且所需资金、物资、技术力量主要靠群众自筹自办,困难较多凑因此,上述计划数只能作为力争的目标。为实现上述任务,特提山如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农村改水工作涉及到计划、物资、基建、财政部门,并涉及技术力量以及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因此,各级政府要提上议程,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要适当增加扶助资金。农村改水主要是民办公助,以民办为主,这是我省改水发展较快的一条经验。公助部分虽不多(占总投资的百分之十左右),但起了推动、鼓励作用,特别是对经济较困难的地区的补助,成效更大。多数富裕区已先后搞了改水,未改的多属经济较困难的地区。建议省府和各级政府从今年起适当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补助。
(三)要加强工程技术力量的组织和培训。为解决改水技术力量不足,提高工程质量,要继续加强技术力量的培训,并组织有条件的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建市政工程技术人员,到农村去解决改水工程技术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试办农村自来水公司,开展承建承包改水工程业务。
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研究执行。
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