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牧同志视察汕头市和汕头经济特区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四日至十七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同志视察了汕头市和汕头经济特区。
谷牧同志肯定了汕头经济特区一年多来的工作,他说,“阔别一年,变化很大。”与一年多前相比,大不一样,特区有很大进展,老市区也有许多新的东西。关于特区的发展模式问题,谷牧同志指出,我们四个特区和十四个开放城市,不能是一种形式,应当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当前交通运输、农业、工业、基建等各方面的情况,各具特色,扬己之长。看来,特区不但变大,而且走的路子也同其他兄弟特区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胡耀邦同志提出汕头要搞果蔬、水产和加工工业三个基地。汕头特区把农业、水产业作为特区建设一个内容,包括引进优良品种、深度加工和包装技术,这不仅对国内起技术窗口的作用,把好的东北向内地传播,而且可以打进国际市场,创造外汇。汕头特区的这个路子很对。今后所有特区都不再叫加工区,都应是经济特区综合发展。谷牧同志说,“汕头特区的工作做得满好,很讲究经济效益。”虽然起步慢了点,小打小闹,但还闹得不错。我们国家落后,就只能这样起步。这样小打小闹,就逐步闹起来了。要继续按照这个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谷牧同志还谈到,汕头重视发挥华侨的作用,组织顾问委员会,这很好。汕头的发展重要关键之一,是要发挥海外“潮州帮”的作用。我们要做好海外侨胞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吸引他们回来投资,参加家乡建设。汕头是侨乡,要做好华侨工作。
谷牧同志还强调,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应该办一家,成一家,要开多一片,速成一片,范围扩大了,还是要一片一片地搞;要加强研究工作,有个研究班子,注意联系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关于汕头市的问题,谷牧同志指出,第一是老企业改造,第二是体制改革,要下点功夫。
(摘自84年第24期《汕头经济特区简报》)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