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第6期

1984年06月30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84年 > 第6期
【打印】 【字体:

凌伯棠同志在全省三防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三日)


  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三防工作会议,是在新的形势下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重要会议。现在就会议中提出的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必须提高认识

  要进一步提高对三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坚持不懈,长期抗灾的思想,这是搞好三防工作的前提。要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

  第一,要把三防工作看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长期的任务。我省属亚热带气候,台风、暴雨较多,自然灾害频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三防是一小长期的、经常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长期抗灾思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防工作关系到我国四化建设的大事。要保证在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必须把三防工作搞好。无论是工农商学兵,还是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都与三防工作有关,都必须重视和支持三防工作。

  第二,既要肯定成绩,更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三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省兴建了六万宗山坑水库,总库容量达424亿立方米,不仅可灌溉1835万亩农田,而且大大地减轻了洪涝灾害。全省又修筑了15800多公里长的堤防工程,捍卫了2000万人口,1800万亩农田,保卫了包括广州在内的47个县城以上的城市。还安装了131万千瓦的电动排灌设备。这些都是我省战胜涝、旱、风、潮强大的物质力量。但是,遗留的问题也很多,首先是原有的水利工程设施老化了,有些工程潜伏着很大的隐患。有一批水利工程是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搞起来的,近年又疏于维修,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改造,效益下降。不少堤坝抗洪能力也减弱了。第二,山林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逐年提高,过洪流量减少,造成山区洪患,平原涝灾。文化大革命的无政府主义又使河道和堤坝管理制度乱了套,有的部门在河道建码头、仓库,有的社队建砖厂,有的群众建房屋、种作物,甚至把堤围挖开通车,堤围险段多了,隐患多了。此外,农村实行承包生产责任制以后,三防队伍的报酬、水利的投资、劳力的投放等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义务工也取消了。因此,我们应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釆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第三,要坚定信心,把三防工作搞上去。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尤其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以后,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更高了,搞专业承包,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处出现了越来越好的势头。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髙,广大群众对三防工作更加关心、更加重视了,我们应该更有信心把三防工作搞好。

  二、有关三防工作的方针、政策问题

  我们对三防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和“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这次会议,同志们提出了一些有关政策的问题,有些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决定,现只能按照国务院和省有关文件的精神明确如下几点:

  (一)水费一定要收。要遵照赵总理关于“水费一定要收,而且不能把水费标准定得太低”的指示办。省政府去年以粤府〔1983〕213号文批转《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纪要》也明确规定了。现在重申这个规定,就是“受堤围直接保护的单位,不论是农业、工商企业,均应交堤围防护费。收费标准,以解决堤围管理、维修、防汛、抢险之所需为原则”。我们不能把收水费看作是加重农民的负担。当然,收费标准要适当、要注意合理。国营企业虽然要承担上缴国家税利,但所征收的水费数量很少,是不会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职工利益的。水费收起来一定要专款专用,用于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和防汛抢险,不得挪用。

  (二)受益人口要承担义务工。三防设施.特别是防洪水利设施,捍卫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承担堤防义务工是符合宪法规定的。至于承担多少?应按受益人口的劳动力,.一般每年承担十个义务工左右,如遇抗灾等特殊需要,可以适当多一点。如不能出工,允许按当地工价以钱代工。

  (三)严禁在防洪设施的堤坝上乱种、乱挖、乱建,破坏堤围安全。今后有关河道清障及对破坏堤围的处理,应由县政府负责。也可以由县政府委托水利部门或者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定河道堤防管理法规,经县人大通过后执行。

  今后,凡是在堤防河道搞基本建设,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属省管的,由省审批;属地市管的,由地市审批;属县管的,由县审批。标准就是要有利于三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三防工作要综合治理。山区要搞好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平原地区和一些丘陵地区要以江海堤围为重点。山塘水库要搞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有些工程可以和农民搞联营,充分利用水库水的资源。电业局管的那一部分水电站,如新丰江从每度电中提取一厘钱,发展库区综合利用,这个办法好。属于市、地、县管的水电站,允不允许从发电收入中提取一点来搞水产、畜牧、林业,我看是可以允许的。

  (五)关于防洪水位的调控问题。防汛期间的水位调控,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权力归三防指挥部。三防指挥部应该认真负责。如果有关部门不听指挥,造成损失,除赔偿经济损失外,还要追究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关于组织领导问题

  为了保证做好三防工作,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都应把三防工作看成与自己利害密切相关的事业,认真重视,积极支持。

  (1)各级领导,特别是政府部门要把三防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在思想上要常备不懈;在工作上要有规划、有重点、有安排。不论班子怎么调整,三防工作都不能削弱。

  (2)迅速建立健全三防指挥机构。省、市、地、县都要建立三防指挥部,健全办公室。在总编制不增加的条件下,要争取定编定员,市、地5—7人,县3-5人,保证三防工作正常进行。在省未有正式文件下达之前,可在现有干部当中,调整适当的力量,充实三防指挥部,并且建立工作制度。如果班子已经定了,那就按新的班子来组织新的三防指挥部。各级农委要对三防工作加强领导。三防办工作应由水利部门抓起来。

  (3)整顿阳加强各级水利、水电部门的领导班子,建立防汛队伍,改革不合理的体制。凡是原来的班子不适应的、该调的,要下决心调整。要按。四化”的标准,即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来调整班子。防汛队伍一定要抓紧建立健全起来,特别是主要堤围的重点堤段、重点工程,更应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防汛抢险队伍。

  同时,要改革水电、三防本身的不合理的制度。三防工作是紧急任务,不管那个单位,都应服从所属防区内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三防工作。

  各地一定要在汛期到来之前,切实检查三防工作,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突击抢修险堤、险坝、险闸等危险工程。省里准备在特大的防汛费及器材中,先拿出一点来支援危险工程的抢修。

  现在形势大好,但问题也不少。我们一定要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为开创三防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