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刘田夫同志在省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粤府〔1982〕281号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七日
现将《刘田夫同志在省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希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刘田夫同志在省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记录整理)
同志们:
关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义务造林运动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怎么搞,郑希同志都讲了,我都同意,不再重复了。
我提一些题目,谈几点想法,然后大家再来讨论一下。
一、 建国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绿化造林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郑希同志在报告中都讲过了,但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覆盖率还很低,到处都可以看到光秃秃的山头,越近的山就越光,越矮的山就越光,越肥的山就越光,有点木材蓄积的就是深山老林。一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做出很大努力;另一方面也确实做了不少蠢事,森林破坏不少。现在的覆盖率还是很低,说是百分之二十九点几,对这小数字,我有点怀疑,到底如何算法,当然也不能怪林业部门。应该这样讲,成绩归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存在的问题,我们省委、省政府要负责任。森林遭到几次大破坏,同志们讲“三个八”(即五八年、六八年、七八年)三次大破坏,教训是很深刻的。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应该好好总结,成绩要肯定,问题要指出。我们要继续努力,把绿化祖国这件大事抓好。
二、 要认识林业的重要性。林业同农业是分不开的,“十二大"耀邦同志的报告把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技术列为二十年的战略重点。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农业首先离不开林业,我甚至认为,没有林业就没有农业,因为林业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不仅是多几株树、多一点木材、多点釆伐量,这些当然也是工业和国民经济所不可缺少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森林,没有绿化,生态环境就失去平衡,人类、各种生物就没有好的生态环境,这个问题是最大的。这个方面同志们考虑得比较少,也可以说我们没有这个知识。我们搞经济工作的,不能光讲我要有多少蓄积量,我今年要砍多少木头,还要考虑到没有林业就没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人和生物就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要呼出许多二氧化碳,而植物靠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各种养料和各种有用的东西,并为人类提供氧气。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多少人需要多少树木、多少水和多少生物,怎样生活,怎样生存,怎样发展,都有生态规律。生态科学我不懂,我不是专家,但懂得这个大体上的道理。我们发展林业,保护森林,不但要从经济上来考虑,从现代化建设来考虑,从大农业一起来考虑,还要从人类、从各种植物、各种动物、各种各样的生物、生态环境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不大认识,我也讲不清楚,但我觉得很重要。我听周总理讲过,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朗一部分,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流城,就是古时的巴比伦,在万把年以前文化比较发达,森林很多,是文明古国,现在大部分地方变成了沙漠。这就是因为树木被砍光了,树木砍光以后就干旱了,逐渐沙化了,变成了沙漠。我们如果没有森林,没有水,生态失去平衡,大陆、海南岛都可能成为沙漠。华北、西北,如果不造林绿化,戈壁滩还要扩大。因此,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意义十分重要。要请一位专家来做报告才能讲清楚,你们有没有请沈鹏飞老先生来呀?(答:病了)我们以后要重视专家,要向他们请教。林学会生态学会开会,我参加过一次,他们出的刊物还叫我写了几个字,叫《生态科学》。总而言之,我认为造林绿化很重要,不但农村要造林,城市也要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不重视造林绿化,光砍树,这样做就是贻害子孙后代,不是为子孙后代造福,而是造孽,给子孙后代造成许多灾难。我把这个问题提得很高,但这是实际情况,不是危言耸听,讲大话,这是科学。谁不重视科学,谁违反了科学,那就会吃大苦头。
三、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根本的政策、措施是什么?我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一定要同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同中国人民、林区入民和非林区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要从使人民富裕起来的观点出发来发展林业事业,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目的。我们过去长时期讲砍林木,讲造林数字和讲木材任务,任务观点多,全面考虑问题少。我们植树造林为的是什么?是为了有小好的生态环境,让人们很好生活、工作和休息,是为了使人民富裕起来。从这方面来考虑,向这方面来共同努力,大家就有兴趣了,有积极性了,谁不愿造林呢?要做到植树造林同人民群众富起来相结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生产方针、政策。过去林业部门就是只看数字,老百姓也是只看到造一亩林你给多少粮、多少钱。当然应该搞点补助,但最重要的就是要造林、管林、护林,通过发展林业使人民进一步富裕起来。但是,林总要有十来二十年才能长大有收成,如何帮助老百姓一面造林,一面搞多种经营,综合利用,通过这些东西富裕起来,我们过去考虑得很少。《广东林业》曾叫我写一篇文章,内容是讲发展林业要同林区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是否已引起你们的重视,不知道。我是感觉到我们林业不光是搞点木头,搞点蓄积量,林业首先要想到老百姓如何富裕起来的问题。要帮助国营林场、社队林场通过发展林业生产,搞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使他们富起来,这就不光是造林或砍木头了,而是要为人民着想。现在各行各业管得很细,各人管各人的那一点,不是从全民的利益考虑,这是很大的问题。各小部门、各个行业都要考虑自己的行业如何使群众富起来,那就是首先要让林区人民因地制宜搞多种经营,不要光叫他们种树、种竹或砍树、砍竹。原木几十元一立方,毛竹八角钱一条,几十年才长成一棵树,光靠砍木头砍竹,叫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富起来?一定要搞长短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林区是山多田少,粮食自给难,要自给就破坏森林,所以林区粮食问题还是给了点补助。专业队、社队林场,我们也专门拿出点粮食来解决。山里的东西多极了,除了木头外,还有药材、木耳、冬菇、茶叶等,至少几十百种,资源丰富极了。只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开发山区资源,放宽政策和给予切实的支持,就一定能很快地逐渐地富裕起来。包括国营林场在内,也要这样做。国营林场为什么会亏本,就是因为单一经营,只种树和砍树,如果让他们搞多种经营,我看很快就会扭亏为盈。就是不准他们搞嘛,只准种树,种树也只准种杉树。西江林场很大,当时有的同志认为,西江林场发展起来,不要多少年,广东省的杉木就可以解决了,很乐观。结果呢,现在西江林场的杉木很多都是小老头,密得要死。就是说,单一经营结果,搞得国营林场很穷,亏本。社队林场也是如此。不论国营林场或社队林场,解放以来都是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很大的,这是很可贵的。凡是看到林木长得很好的,肯定就是有林场。国营林场、社队林场的同志是立了很大的功劳的,我们应该一千个、一万个感谢他们。但是领导上没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指导思想,没有正确的生产方针,不支持他们搞多种经营,所以林场搞得很苦。农场也是一样。白云山农场最近我看了两次,他们农场现在是搞多种经营了,发展很快,有二万多人(包括农民和集体所有制),现在产值很大,主要是工业,工业产值占四分之三,农业占四分之一,农、工、商各种各样,多种经营,他们这样搞是不是百分之百搞好了?不一定,但这是方向。这几年来,无论是产值、资产、积累、对国家贡献都是成倍地增长。原因就是搞了多种经营,放开手,放宽政策,实行责任制。国营林场也好,社队林场也好,林区人民也好,就是要想办法搞多种经营。多种经营搞什么东西?主要是林业,林业有用材林、经济林,经济林的比例要扩大,经济林的比例扩大了,收入就高,经济价值就高。但是用材林比例还是要大些。薪炭林、还有各种各样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加工业、水电站,甚至釆矿业,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
今年五月我到过广宁,我写了两首诗,一首是讲毁了绥江两岸竹林改水田,修了好多堤坝,筑了好多水闸、电灌、电排,花了许多投资,稻谷成本很髙,结果一场大水把围堤都冲垮了,砂子冲毁了稻田,稻子没有了,竹林也没有了,还危害了下游四会产粮区。我三九年下半年到过广宁,那时沿河都是竹林,看不到天,后来呢?学大寨,毁林造田,结果是山崩堤缺,得不偿失。另一首是讲山区的生产方针,就是说,山区有许多事情好干的,林业当然是主要的,还有各种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有些菌类如菇类、木耳,还可以工厂化大量生产。大量的中药材都出在山区。只要我们敞开思想,就知道山区的东西有多少。一经加工,经济价值就更高了。比如木糠、木屑和各种釆伐加工剩余物,加点胶料和其他原料,一加热一压就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但是我们就是不搞综合利用,就只是讲困难,不拿出克服困难的办法来。我从电视上看到,某省的葵花杆经加工成纤维板质量很好,我们广东的芒杆等原料多得很,但是现在运上来就不容易,可不可以在山上切碎加热,放些粘结剂压成板呢?我说能搞成板的材料多得很,枝丫、芒渣,加工后价值就高了,销路也很广。我们过去搞了一些,说是运输有困难,运价很高,难于解决,实际上解决的办法很多,例如黄麻的麻皮现在不值钱,积压很多,还有木材和各种草类,只要压成各种人造板,就是很好的材料了。我们现在就是不想各种办法搞多种经营。林业只搞种树和砍木头,水产只搞养殖和捕捞,各行各业都只在各自的圈子内搞了一点点,对各种各样开发资源的办法,脑子没有想过。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思想并拿出规划、政策、措施来,就可以使林场,使老百姓富起来。这种富裕是正当的。这是林业的生产方针问题。
四、为了要富起来(国营林场、社队林场和老百姓)就要搞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国营林场有国营林场的责任制,社队林场有社队林场责任制,各行各业和各个工种和工序都要搞责任制。各种各样的责任制,就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国营林场的责任制究竟怎样搞,我的想法是,可以由国家包给林场,订几条,每年定出上交数量和任务,不准走私、贩私,不准投机倒把、不准乱砍滥伐,并且要使林木资源越砍越多,林场越办越兴旺。林场就是要搞多种经营,尽快富起来。要先订小基数9上交多少(基数不要订得太高),国家包给林场,林场向国家承包,内部层层搞责任制,一般是釆取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现在国营林场有些已经搞了责任制,要总结、稳定、完善它。搞责任制,自主权给多大,哪些事情可以干,哪些事情不可以干,订它几条,国家包给林场,在某种范围内林场有一定的自主权,木材不能乱砍,有关国计民生关系很大的不能乱来,一般的例如如荼叶、冬菇、养蜂等,国家没有统购派购的可以包,完成任务后,可以自己处理。这样,三年就可以开始富,有的一年开始富,五年就更富了。社队林场也是一样,哪些产品要卖给国家,哪些可以自己处理,要有个规定。如何包法,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群众的自留山是划了,有的也开始搞了,但应该教育和鼓励他们在自留山上搞多种经营、种树。我认为农民还有小生产者的习气,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搞不好的。比如搞小四园,如果不帮助不检查督促,还是搞不起来的。加强领导是重要的,但最主要的是搞责任制,因为群众看到你想他富起来,又有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专业承包、联产计酬。有了这个责任制,他就找到了办法,感到有奔头了,他就积极搞了,我们国家就有希望了。所以,我说要使群众富起来,国营林场也好、社队林场也好、老百姓也好,无论如何要有组织有领导地帮助他们建立起责任制。搞好责任制后,他们的多种经营就能真正搞起来,这就是靠政策。
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一定要看作是全党的事情,全党都要重视,各级党委、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要作出努力。因为绿化单靠林业部门不够,例如铁路两旁的树、公路两旁的树、城市绿化涉及到许多部门,如果不是大家都认识到这小问题的重要性,大家都来干,只由林业部门和园林部门来搞是搞不好的。但是林业部门是主要的,是主管部门。现在各级都成立绿化委员会,这是因为考虑到光靠林业部门还有困难,城市绿化也不能只由园林部门去搞,绿化委员会是政府的,是管城市、机关、农村、工矿、学校和部队绿化的,所以有许多部门和单位的同志都参加绿化委员会,目的是要使各部门都来办这件事,全党,各行各业都要重视和支持并积极参加造林绿化工作。部队造林有很大的贡献,部队比地方积极,特别是部队的营房周围,要帮助他们规划。工厂企业,特别是煤矿,煤矿是要坑木的,现在全国提倡所有的煤矿都要种树,树木将来长大了可以做矿柱。矿山可以同当地社队商量订合同,照顾分一点给社队。工厂、学校、公路、矿山、铁路、沿河如何绿化,全党和各行各业都要重视,有关部门要当仁不让,想方设法加快绿化步伐。该自己负责的就不要推,牵涉各方面的,就齐心协力商量着去干。总之,要互相配合,把植树造林经常化。
义务植树是全国人大做了决定的,要长期搞下去。从十一岁的小孩到老公公,当然身体条件差的,就不能勉强,我们这些人种几颗树还是可以吧!最主要的是要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变成每个人的光荣义务,并要种活和管好,长期坚持下去。明年的造林绿化工作很快就要到来,各部门要未雨绸缪,要解决好种苗和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领导,加强组织,提早做好规划,把造林绿化工作包括义务植树搞好。
六、乱砍滥伐问题。乱砍滥伐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坚决制止下来,惩处要从快从重,不能犹豫不决,更不准纵容包庇。并要好好地调查研究乱砍滥伐的原因,把原因找出来就可对症下药,作出处理。山林纠纷,有关两方的各级党政要出面协商解决,未解决前,双方都不准动手砍树。尤其错误的是,有人认为要解决农民富裕的问题就是砍树,砍树卖掉就可赚钱富裕起来,这是杀鸡取蛋的自杀政策。有些县、社领导包庇纵容,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有的林场办场时把地划到老百姓的家门目,确实损害群众利益的,要适当解决。但林场把树种起来了,决不允许随便去砍树,更不准借口要山而乱砍树。植树造林花了很大的功夫,一晚就给砍光了,不管是国有林或是集体林都必须保护好,不准乱砍滥伐。不管是什么人,如果乱砍滥伐,该处理的就要处理,该法办的就要法办,而且应该从快从严处理。现在国家有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已多次作了指示,如果不坚决执行,对乱砍滥伐制止不力,那就要追究领导责任,特别是县委书记、县长的责任。内蒙古乱砍滥伐不是追究得很彻底吗?我们也要坚决这样做。广东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乱砍滥伐在那里都有,这个问题,县委、公社党委不能心慈手软,更不能包庇纵容,这不仅害了国家,害了人民,也是害了他自己。他这样搞,我们不教育,将来犯了罪,不是害了他吗?如果他有一点苗头,我们就处理了,改过了,就不会发展蔓延了,群众也不会犯法坐牢了。这个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刹住,一有苗头就得压下去。最近中央、国务院的《紧急指示》,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地贯彻执行。
我出这几小题目,请大家讨论讨论,我的想法是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一定要同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同群众富裕起来,搞个小康水平结合起来。说要翻两番,不是砍木头翻两番,那不得了,砍几年就没有树了,就要刮地皮了。种树翻两番应该,种得越多越好。我说翻两番是通过林区的多种经营和木材的综合利用,林区产值翻两番,我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的同志对翻两番问题,对工业方面的信心很大,农业信心不足。我看农业的潜力大。潜力大在哪里?并不是收几颗谷子,而是搞多种经营,特别是加工,各种农(林)副产品的加工,加一次工,还可以加二次工,经过多次加工,经济价值就大了,当然要靠我们技术的发展。木薯提价后大发展,现在就卖不出去,出口也出不去,积压很大,如果加工成果糖,对工业的用处就很大。木薯不值钱,加工成果糖就值钱了。我到新会县杜阮公社问他们的木薯卖不卖得出去,积压不积压,他们说木薯不用卖出去也不积压,用木薯做味精的原料就不积压了,用木薯搞味精价值就高了。我们有很多农副产品加工,不用同国家企业争原料,为什么不搞加工呢?一加工,产值就高了。有的搞统计、计划的同志,就是算历史上旧账、死账,所以说农业不能翻两番,这是老思想、老框框在作怪。例如冬菇,如果靠老办法,劳动生产率就低,如求工厂化,生产率就大大提高了,产值也就高了。如果从国民收入看,山区翻两番是完全可以的。要有雄心壮志,多想办法,动脑筋,发动群众,发动群众的办法就是搞责任制。
我先讲这么一些,还有时间,希望同志们发表意见。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