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第4期

1982年12月31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82年 > 第4期
【打印】 【字体: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五保工作的通知

粤府〔1982〕238号

一九八二年十月八日


  我省各地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生活的提高,大部分五保户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不少社队还提高了五保户的供给标准,有些地方新办了敬老院,使五保户老而不孤,生活过得愉快幸福。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对此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社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取消了对五保户的照顾,五保户要与社员一样承包责任田,负担上交任务;有的单纯依赖国家救济;有的只给口粮,不给菜钱、零用钱,对治病、穿衣、住房等无人过问。有的要五保户向社员逐户收取分摊负担的口粮等等。致使一些丧失劳力、无依无靠的老人的生活发生极大困难,不断发生五保户老人在劳动中跌伤、昏倒等事故;极少数还被迫外出求乞;尤其是一些生活上不能自理的老人,无人照料,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政治上影响很不好。做好农村五保户的供给工作,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髙度重视。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提髙认识,落实五保政策。

  对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社员实行五保,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也是广大干部、社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义务。落实五保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促进计划生育,促进精神文明和四化建设,发扬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和互相帮助的优良传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政府要教育干部、社员,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五保政策。对五保户老人生活上出现的问题,逐项予以解决。同时,要发动群众开展敬老、爱老、养老的活动,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坚持集体供给,制定合理的供给标准。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和公有制性质并没有变。不论实行哪种形式生产责任制的社队,都必须继续对五保户实行五保。即保吃(包括口粮、油、盐、菜、柴、水等)、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社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供给标准,保证五保户的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社员的生活水平。每月口粮一般可按四十斤(稻谷)安排,零用钱不要少于五元。他们的住房坏了,要及时维修;患病的要得到及时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要安排专人照料。对百岁以上的五保老人,每月可增发零用钱五元。

  供给五保户的粮、款,坚持统一分配的社队,由集体经济开支;没有统一分配的社队,可由生产队、大队或公社统筹;也可由社队三级分摊负担;或由集体工副业利润中开支。分责任田给五保户,不能有效地保障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应予纠正。已分责任田的,今年内应由生产队收回,改用集体统筹供给的办法。个别五保户及其旁亲坚持要责任田的,应由生产队、五保户、代耕户三方根据供给标准签订供养合同,落实责任。

  集体供给后生活仍然困难的五保户,公社民政部门应酌情给予救济。少数旁社穷队(人年均分配六十元以下)集体供给有困难的,经公社申请,县民政部门批准,可给予定期定量救济。

  三、采取积极措施办好敬老院。

  举办敬老院是供养五保老人的一种好形式。对现有敬老院,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口粮和办院经费,改善生活条件,美化庭院环境,教育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吸收老人入院。社队要从各方面筹集老人基金,为老人举办集体福利事业。敬老院集中供养的老人,社队应按照分散供养的标准供给粮、款。要组织老人开展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丰富和改善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使他们欢度晩年。

  四、做好五保户的普查、评定和发证工作。

  今年冬季,各地要以县、社为单位,对现有五保户进行一次普查,逐户检查五保落实情况,认真研究解决五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符合五保条件但未予评定的社员,要弄清原因,做好工作,发动群众予以评定。对已评定的五保户,由公社发给五保供给证。五保对象未评定为五保户之前,社队应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好。今后,社队每年要进行一次新的五保户评定工作,形成制度。

  五、加强五保工作的领导。

  各地在检查完善生产责任制中,要把落实五保政策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研究、部署。县、社要指定一位领导同志分管这项工作,经常组织有关部门检查五保户生活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夏秋两次分配,要抓好供给五保户粮、款的落实工作。逢年过节,社队领导及有关部门要看望、慰问五保户和敬老院的老人。对照顾五保户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供养不落实而出现五保户非正常死亡等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

  五保工作涉及面广,各级农业、计划生育、民政、粮食、卫生、教育、商业等部门,要在当地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调查研究,密切配合,帮助社队把五保政策落实好。

  以上通知,望即研究贯彻执行。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