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
批转《广东省城市体育工作
会议纪要》的通知
粤府〔1982〕254号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城市体育工作会议纪要》,现转发给你们,研究贯彻执行。
广东省城市体育工作会议纪要
(一九八二年九月)
八月十日至十五日,省体委在广州召开了广东省城市体育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体委负责人和教育部门分管体育工作的同志。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的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国家体委召开的全国省、市、自治区体委主任汇报会议精神,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城市的体育工作。
会议认为,近几年来,我省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我省体育健儿在参加十六项世界赛和国际赛中,共获得了二十二枚金牌;在勇夺汤姆斯杯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教练员侯加昌和运动员姚喜明,受到了省政府记大功的奖励。
会议认为,搞好城市体育,是建设现代化城市,搞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全省十四小城市,既是现代工业的基地,又是省内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人口集中,交通方便,体育场地和设施有一定基础,科学技术力量较强,是开展体育活动很有利的条件。深圳、珠海、汕头市建立了经济特区,搞好体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过去大中城市在培养体育人材方面贡献较大,据统计,近几年城市输送率约占百分之七十。去年我省夺得世界冠军的六名健儿(陈肖霞、李宏平、姚喜明、刘英媚、蔡玉、冯艳芳),有四名是广州、汕头、湛江市输送的。
但是,目前城市体育的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市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市一些项目水平下降,战线过长,重点不突出,优势未得到发挥;有的市体育场地不足,很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会议希望各城市的党委和政府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把体育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把我省城市体育工作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会议认为今后城市体育工作应着重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重点抓好学校体育,积极开展职工体育
城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对城市体育的普及与提高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城市学生高考体检合格率有所下降,业余训练水平也较低。各级体育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卫生部门的配合,继续抓好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委颁发试行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以及教育部、卫生部颁发试行的《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工作,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水平、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并在经费、场地设施和训练时间上给予保证。
广大职工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了提高职工群众的健康水平,体委和工会要认真抓好基层厂矿、企业、事业、机关体育协会的建立和健全工作;进一步开展以操、拳、跑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更好地调动产业系统和基层群众自办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使职工群众体育活动更加蓬勃开展。同时也要注意抓好街道和郊区社队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抓好训练,培养人才,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国务院已批准一九八七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东举行。这对我省体育工作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各市要大力加强对后备力量的培训,所有训练工作都要着眼为第六届全运会选材育苗,多出人材,为迎接第六届全运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业余训练的布局,要围绕省的重点项目进行调整,认真解决战线过长的问题。要作出统一计划,进行有成效的调整,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集中力量把基础项目和重点项目搞上去。田径是各市必设的项目,全省力争今、明两年建成一、二个“田径之乡”。游泳和足球,除个别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市外,都要认真开展。其他项目的设置,根据各市原来基础和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实抓好。
各市都要扎扎实实地建设业余训练基地,特别是基础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基地。逐步形成从学校运动队——业余体校、重点业余体校或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层层衔接的训练网。省队要做好同各市对口挂钩训练的辅导工作,实现“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训练体制。
有条件的市,要在办好重点业余体校的基础上,创办体育运动学校或运动技术学校。
三、积极办活办好体育竞赛
体育竞赛是推动普及和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各市都要围绕基础项目和重点项目把它办好。各市每年要举行一次全市性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及本市重点项目的竞赛活动。还可以举办一些“达标赛”“精英赛”“邀请赛”和节日的纪念性竞赛活动。十四个市每年要轮流举行田径、游泳、足球比赛。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部门和产业系统及基层体协自办体育竞赛的积极性。
四、认真抓好体育场地建设,积极创造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
城市体育场地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把体育场馆逐步建设起来,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城市建设规划。
国务院批转的全国体工会议纪要中要求“中小城市(包括县城)都应有一场(田径场)、一馆(体育馆)、一池(游泳池)",十四小城市应该首先达到。广州市要抓紧抓好天河体育中心的建设,保证第六届全运会如期在我省举行。
体育场地是人民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占用,已占用的要退还或补偿;城市规划、城建部门及厂矿企业单位,要把群众体育活动区域规划出来,并抓紧建设广体育部门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加强对现有体育场地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场地使用率,面向群众,为群众服务,防止借口保养,把群众拒于场外或作其他用途,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密切协作,共同把城市体育搞上去
各市体委要经常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汇报情况、请示工作,当好参谋,把体育工作搞好。要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健全机构和各项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同时,要加强同教育、卫生、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协作,把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体育教研会等组织建立和健全起来,共同把体育工作搞好。要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因素,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