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我省淸产核資工作情况的报吿
粤府〔1981〕83号
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日
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94号文件精神,我省于一九七九年五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省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项工作已于今年三月结束。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清查了财产,摸清了家底。在清产核资中,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首先发动和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各种证券、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盘点,核实登记入账。有些单位收回了十多年前的呆账,找回了丢失了十多年的设备,同时还抢救和挽回了一些即将损坏、变质的物资。一九八〇年底统计,全省已清产单位三千九百一十三户,为应清单位四千零二十七户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二。已清产单位清产前的固定资产原值一百一十八点九亿元,清产后的实有数为一百一十九点三亿元。清产前的定额流动资金为四十九点五亿元,清产后的实有数为四十九点一亿元。其中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应清产单位二千七百零八户,全部进行了清产。清产前的固定资产原值为九十七亿元,清产后的实有数为九十七点三亿元。清产前定额流动资金为三十三点一亿元,清产后的实有数为三十二点七亿元。由于弄清了家底,就为合理核定和运用资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和处理了一部分超储积压物资,搞活了资金。在清产核资中,各单位根据先进合理的原则,核定库存储备定额,划出了超储积压物资,并积极进行利用和处理。全省物资部门共收购超储积压物资二亿零四百万元,占划出超储积压物资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七。由省清产核资扭亏增盈办公室和物资局牵头筹备,先后举办了两次物资(商品)展销会。其中一九八〇年七月中旬举办的工商联合展销会,成交额达四千五百万元(属于超储积压物资和呆滞商品就达一千六百多万元)。广州、韶关、汕头、佛山、江门等市和省建材局等单位都先后举办了物资调剂展销会,对调剂、利用超储积压物资起了积极作用。不少主管部门和企业釆取措施,积极利用和推销超储积压物资,做出了较好的成绩。据一九八〇年底统计,全省已清产单位共划出超储积压物资八亿六千万元,为一九七八年末定额流动资金的百分之十七点七,已利用和处理了五亿一千万元(包括物资部门收购二亿零四百万元),占划出超储积压物资的百分之六十。其中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划出超储积压物资五亿七千万元,为一九七八年末定额流动资金的百分之十七点八,已处理利用三亿四千万元,为划出超储积压物资的百分之六十。
(三)认真核销了财产损失,使企业卸了包袱。全省工业企业按照省的布置,对物资的盘亏报废损失,反复进行了审查核实。经省批准,共核销了财产损失一亿六千二百九十七万元,为一九七八年末定额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之五点零七。
(四)合理核定了流动资金,加速了资金周转。在这次清产核资中,由各种渠道增拨给全省地方国营工交、城市公用、物资和供销企业的定额流动资金贷款指标八亿零四百五十一万元,其中增拨给工业企业五亿七千二百九十万元,基本解决了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核定全省工业企业一九八〇年流动资金计划周转天数为八十六点二五天,比一九七八年实际周转天数一百零六天,加速周转百分之十八点六。执行结果,实际周转天数为九十八点八天,比一九七九年实际周转天数加速周转百分之六点三。
(五)揭露了问题,为今后整顿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明确了方向。在清产核资中,各企业揭露出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是:瞎指挥,随意上基建项目;盲目釆购;盲目生产;物资和资金管理不善,造成大量积压和浪费损失。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企业拟订了整改措施,逐步得到克服。
二、几点体会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搞好清产核资的关键。清产核资牵涉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思想阻力较多,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否则难于搞好。全省清产核资搞得较好的单位,如广州市,韶关地、市,佛山、汕头、梅县、湛江地区,肇庆市,以及省冶金、一轻、航运厅、邮电局和农垦总局等单位,共同的特点,就是领导对清产核资工作都比较重视,列入议事日程,定期检查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因而取得较好的成绩。广州市从市到企业都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干部一千五百多人。又从各主管局抽调两百多人,到五十二个企业去试点。市革委会的领导同志经常听取汇报,检查布置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因而工作进行比较顺利,发展较快,到一九八〇年第三季度就基本结束了全市的清产核资工作。
清产先清思想,核资必须端正态度,这是搞好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保证。佛山地区一些单位和企业,开始时认为,清仓年年搞,最后一张表,不重视这一工作。后来,他们根据省的布置,认真学习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指示,认识到搞好清产核资是贯彻八字方针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是整顿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由乱到治的必由之路,因而自觉地抓好这一工作。他们认真发动群众,做好思想工作,从而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进行。该区南海水泥厂由于思想发动工作比较深入,广大职工发扬了当家作主精神,在进行清查盘点中,将几年来掉到码头河里的石灰石九百多吨全部捞了回来,减少了财产损失。汕头市化工系统在转入核资阶段时,有一些企业的领导思想有反复,认为“现在企业的流动资金已经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粗糠榨不出油来',不能再压缩了”。市化工局清产核资办公室引导大家从三个方面端正态度:一从内部条件看搞好核资的潜力;二从逐步好转的形势看搞好核资的有利因素;三用发展的观点看搞好核资的可能性。从而端正了认识。经过上下结合,逐户审查,民主评议,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核资工作,符合上级下达的加速周转指标的要求,做到了上级满意,企业也满意。
(二)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是搞好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措施。为了少走弯路,加快进度,我省采取了先行试点,摸索经验,逐步铺开的办法,开展全省的清产核资工作。省清产核资办公室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召开了有各地市、省直各主管厅局负责同志共九十多人参加的清产核资试点座谈会议,研究部署了试点工作。会后,各地市、各厅局的有关领导同志,带领工作组,深入到所属企业进行试点,摸索经验,为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创造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清产核资的试点企业,共有一百九十户,其中工业一百二十七户。为了及时交流推广试点经验,我们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初,召开了有一百九十多人参加的全省清产核资工作会议,有十几小单位分别在大会、小组会上介绍经验。对加速搞好全省清产核资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三)上下结合、专群结合是搞好清产核资的重要方法。清产核资,专业性很强,牵涉面又广,只有采取上下结合、专群结合的方法,才能搞好。韶关地区清产核资一开始,就组织十多人到湖南衡阳地区学习开展清产核资的先进经验。回来后,由地区清产核资办公室举办全区性的学习班,传达和学习衡阳的经验,培训骨干。随着工作的发展,又先后举办了三次骨干学习班,共有八百多人次参加学习。各县和企业也层层训练专业人员,使全区形成了一支清产核资骨干队伍,由这批骨干带动广大职工群众,保证了清产核资的顺利进行。该地区的连县,由于釆取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工作质量高、进度快,核资核出了先进水平。全县十三户国营工业企业,只用了九个月,到一九八O年五月就完成了核资工作,核定资金周转天数一百零四天,比一九七八年的一百三十九天,加速了百分之二十五,超过了地区下达的加速百分之二十的指标。
(四)边清产核资,边整顿企业经营管理,推动增产节约运动,是搞好清产核资的基本目的。各企业单位,针对清产核资暴露出来的问题,发动干部和群众,进行整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整顿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了增产节约运动。茂名市为了防止前清后乱,在清产核资中,各企业都建立健全了四个制度:(1)物资管理制度;(2)资金管理制度;(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4)房屋家具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既巩固和发展了清产核资成果,又促进了增产节约运动。全省工业企业通过清产核资,结合改进管理,实现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一九八〇年全省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一百二十亿九千万元,比一九七九年增长百分之五点七二(按财务快报数统计,下同);实现利润(补贴前)十二亿四千二百万元,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九四;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补贴前)二亿零六百万元,减少百分之二十二点一一。
三、今后要继续做好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和处理超储积压物资。清产核资以来,我省利用和处理超储积压物资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全省仍有一大批超储和压物资急待处理。因此,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和物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利用、推销超储积压物资,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针对这次清产核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釆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把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资金管好用好,防止前清后乱。
(三)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逐年合理增补流动资金。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原有企业将逐年增产,每年也有一些新企业投产。因此,在认真抓好节约使用资金的同时,每年适当增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贷款。财政预算安排企业流动资金时,按照生产的发展和这次核资核定的水平,补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指标。
(四)由于全省清产核资工作已经结束,为精简临时机构,我们决定撤销全省各级淸产核资扭亏增盈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的工作,分别纳入经委、财政、物资和人民银行的正常业务,负责办理。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