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8期

1954年07月05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4年 > 第8期
【打印】 【字体:

關於逐步實現兩廣鹽業的

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任務

——鄧望林同志四月五日在两廣第六次鹽務會議上的報告


  一、兩廣鹽業的基本特點

  (一)生產方面基本上是分散和落後的。兩廣鹽田處在東自廣東饒平縣起,南環海南島全島,西至廣西防城縣止,分佈於沿海三十個縣市內,海岸長約三千餘公里。

  粤東鹽場及粤西、海南、廣西欽廉小鹽場是一漏一工,就是一戶一漏,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鹽田是分成小塊經營的,全區雖有二千二百一十餘漏是一漏多工,亦是一漏多戶產量較大的鹽場,但是生產工具還是古老的,操作方法全靠人力。有些鹽場的收穫量低到一個工一年生產僅收鹽十餘擔,對天災無力抵抗,每遇颱風或雨季停產時,有一部分鹽民生活發生困難,需要借貸。鹽業勞動者絕大部分是兼營農業,於一九五三年秋季從新調査了一次,據不完全的統計(海南小鹽區尙未列入),純粹以鹽業爲生的鹽工、鹽民二、九一〇人,以鹽業爲主要生活來源的鹽民一三、二九六人,以鹽業爲其一半生活來源的鹽民六、九三九人,以鹽業爲其副業生產的鹽民一二、七八九人,家屬人口計一三O、二三九人。以上四類中主鹽民副鹽民佔多數,同時在這四類中,有三類和農業有直接關係,鹽農不分,其純鹽民有部分家屬亦是營農業的。因此鹽民和農民在思想上、生活習慣上、經濟生活上、經濟類型方面基本上相同。鹽民同農民一樣具有兩重性就是本身是勞動者,又是私有者。不同的地方是在於操作方法,生產季節,生產性質及有部分集體勞動。兩廣鹽業是利用海水加工製鹽是人力與自然蒸發力相結合進行生產的一種工業,在當前、甚至在相當時期內還是手工業的生產方式。食鹽是由兩種元素化合而成——氯與鈉,製造食鹽,其本身帶有比農業有更多的科學與技術性。鹽民受國家的管理有其悠久的歷史傳統與習慣,據稱我國自三代就開始了國家對鹽源的管理,所謂「三代行貢法」。

  在目前兩廣鹽漏約一萬八千個(其中鹽灶一千六百四十三個)佔百分之九十一是建立在勞動鹽民生產資料私有制上面的,因而限制着鹽業生產潛力的發揮,不能滿足人民食需。由於它基本上是商品生產的小鹽經濟,又由於它的生產方面基本上是分散的,因而已經和國家有計劃的經濟建設逐漸不相適應了,它和社會主義工業化事業之間的矛盾,已隨着工業化的進展,而日益顯露出來了,必須逐步實現對鹽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生產不平衡,產銷不平衡。海水晒鹽工業與其他半加工、全加工工業相比較,鹽業受原料條件影響小而氣象條件給予决定性的影響,亦就是說鹽的生產與溫度高低、濕度高低有極大的關係,如果氣象不適,雖有其他優越條件,亦困難生產。兩廣鹽區旺產季節生產佔全年產量的百分之六十三點七四。淡季生產佔全年產量的百分之三十六點二六。不僅生產季節不平衡,就是鹽漏之間的產量亦極不平衡,有的鹽漏年產萬擔,有的年產數十擔,圍與圍之間亦有大小的不同,有大到數十個工共一個圍的,亦有小到數個工共一圍的。目前兩廣共有鹽圍約一千零五十個,總面積約有二十五萬五千畝(一千五百八十點四公頃,每公頃等於十五點五市畝),生產方法分晒水、晒沙、鍋煑三種,晒水漏年產平均每漏八百擔,晒沙漏年產平均每漏七十擔,生產相差十倍以上。兩廣幾年來的總產量:一九五〇年三百三十餘萬擔,一九五一年五百二十餘萬擔,一九五二年六百六十餘萬擔,一九五三年五百六十餘萬擔,一九五四年計劃七百萬擔。由於國民經濟逐年發展,人民生活逐漸改善,人民購買力提高,幾年來兩廣總銷量逐步上昇:一九五〇年二百七十餘萬擔,一九五一年五百七十餘萬擔,一九五二年六百三十餘萬擔,一九五三年七百二十餘萬擔,一九五四年計劃八百餘萬擔。兩廣鹽產早已與銷不平衡,產不敷銷,不能滿足本區人民需要,經濟發展的需要,需要調進外區鹽供應。這證明了我們過去長期存在「愁銷不愁產」的思想是錯誤的,是一種保守觀點,不是發展觀點,客觀事實已要求兩廣鹽業生產需要有大大的提高。兩廣雖然有一小部分小鹽田產量少、質量差、成本高,當地民食不需那樣多,運輸極爲困難,因而不可能發展外,其餘大部分由於當地民食所需,本區民食及經濟發展所需,大有存在價値及發展餘地。卽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雖有北方各大鹽場的大量發展生產,那時工業用鹽亦將隨着大大增加,因而兩廣鹽業亦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兩廣的鹽業生產是落後的,目前從鹽漏數及從多數鹽業勞動者來看,基本上還是個體手工業的小鹽經濟,只有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方能改變落後,提高生產力。同時它亦是不穩固的,如果聽其自發地發展亦會走資本主義的道路。「因此,必須對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引導手工業勞動者走社會主義的道路」。(「爲動員一切力量把我國建設成爲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鬥爭」)

  二、兩廣鹽業幾年來主要工作的檢査

  隨着國家過渡時期的頭三年,兩廣鹽業生產恢復工作基本上完成了。據不完全統計,解放前封建地主、封建漏主及封建祖嘗所佔有的鹽田產量幾達約百分之七十五,其對鹽業的「經營」方式是採取封建租佃制,批租制、積金、放鹽花、高利貸等辦法進行對鹽民、鹽工的封建剝削,鹽民羣衆生活很痛苦,生活很難維持,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二年在農村土改運動中的同時結合開展了鹽區的反封建運動,消滅了鹽區封建勢力,現已代管和沒收徵收的鹽田其比例如下:海南楡亞鹽場全部已代管,其中屬沒收、徵收的股份佔百分之七五點七五,昌感鹽場已全部代管,其中屬沒收、徵收的股份佔百分之七八點〇九,烏石鹽場屬沒收、徵收的鹽漏佔百分之七九點六八,電白已全部代管,其中屬沒收、徵收的鹽漏佔百分之九八點九,廣西欽廉鹽場產量較大的晒水鹽田已全部代管,其中屬沒收、徵收鹽漏約佔百分之九〇,惠陽稔山鹽場已全部代管,其屬沒收、徵收的鹽漏佔百分之九三點七,平海、大洲有少數屬沒收、徵收的鹽漏,陽江鹽場全部代管,百分之九十以上屬於沒收、徵收的。已將沒收、徵收鹽田分配給貧苦鹽民的約有一千漏,目前爲鹽務機構所代管的,屬於沒收徵收的鹽田,二千二百十餘漏(均是晒水的較大鹽田)佔全區總產量百分之六十。這批代管的鹽田,已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這就是說已爲發展社會主義性質的鹽業經濟——地方國營鹽場、合作社鹽場,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從這幾年來鹽民羣衆的收入情况看來,晒水生產的大鹽場的鹽民收入普遍上昇,平均每擔鹽增加三成至四成的收入,生活有所改善,比當地農民生產收入一般均高,據烏石調査,普通一個鹽民每年鹽業生產收入在六百五十萬元左右,其家屬在土改時同當地農民一樣分得了同樣數量的土地。

  一九五一年實行了全面的生產品公收,亦就是就場的統購統銷,扶助了生產,維持了鹽民生活,割斷了鹽民與鹽商的關係,削弱了資產階級對鹽民的聯繫和影響,取消了「二販」、「斗手」、「鹽舘」運商對鹽民的剝削,建立和加强了鹽民和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聯繫和合作,穩定了場價,推動與組織了生產,使鹽民生產逐漸納入國家計劃軌道。同時鹽民羣衆的生產亦在逐漸地組織起來,全區現有生產小組約二八〇多個,亦組織了互助組及少數社會主義性質的小型的還不完備的鹽業生產合作社。這些工作都符合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綫的。但在以前生產組織工作中由於領導思想方法不對頭,工作簡單,如搞互助運動,有的帶强迫命令,有些鹽場是一轟而起,一轟而散,如稔山鹽場一九五二年冬有互助組一百四十個,到一九五四年一月止只剩下二十五個,在一九五二年以前管理局領導思想的錯誤傾向,主要是急躁冒進,「不是改少了而是改多了,不是走慢了,而是走快了,」(分局指示)不問條件,急於企圖一下發展很多國營鹽場,企圖一下組織很多的合作鹽場。廢除小鹽田的錯誤,雖然表現形式是急躁冒進的,但實際上是採取了剝奪鹽業小生產者的錯誤,嚴重的脫離了羣衆,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思想觀點,反映了國民黨的作風,這都是違反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這也是違反了馬列主義對待小生產者採取耐心改造原則的。一九五三年五月會議糾正廢除小鹽田錯誤後到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前這段時間內强調穩定個體生產關係,强調個體生產積極性,於是又產生片面羣衆觀點。對於要將鹽民羣衆從生產上逐步組織起來的工作任務表現一種右的自流主義的消極等待情緖。這也是與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精神不符的。在以往幾年的工作中所產生「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主要原因是由於領導思想上存在着資產階級思想,工作的佈置沒有從兩廣鹽區長期存在的小生產經濟這一基本情况出發,對於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了解,因此在以往的幾年中有些工作離開了黨的總路綫。在國家過渡時期內,兩廣鹽務工作的一個基本任務就是要逐步地、積極地完成鹽業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亦要積極的進行生產技術上的改進。根據過去幾年工作中的經驗敎訓,首先要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努力學習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和黨的各項指示,領會其精神實質,學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繼續反對國民黨作風,反對資產階級思想觀點,對一切違反總路綫的思想傾向進行鬥爭,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堅决執行黨委指示,要提高業務,學習生產技術,提高文化水平,要團結鹽工鹽民羣衆。要完成這一基本任務,還要兢兢業業的抓緊積極領導,否則就會產生右的自流主義的錯誤,但在執行這一任務時,又必須從兩廣鹽區的具體情况出發,穩步前進,否則卽會產生「左」的急躁冒進的錯誤。只有在工作中隨時注意正確地進行兩條路線的思想鬥爭,才能避免可能產生的錯誤傾向。

  逐步實現對兩廣鹽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

  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毛澤東主席作了以下的指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綫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在兩廣鹽區,具體貫徹實現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就是要逐步地發展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社員的集體所有制。把現所代管的具有較優越條件的一部份鹽場,逐步發展爲地方國營鹽場,把鹽民以自己勞動爲基礎的私有鹽場,經過互助組的組織改造爲勞動鹽民羣衆部分集體所有制的半社會主義合作社鹽場。再逐步改造爲勞動鹽民羣衆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社鹽場。將代管的另一部分鹽場直接經過以圍爲單位的小型生產合作社,逐步發展成爲以場務所爲單位的大型鹽業生產合作社(集體鹽場)。

  (一)逐步地實現社會主義改造,應根據各地不同情况,分別地逐漸引導鹽工鹽民羣衆自覺自願地到四種經營形式的組織中去,採取以下的方針:

  甲、海南島的楡亞、昌感,粤西的烏石、電白四鹽場,鹽場較集中,在現有的設備,生產量約三百萬擔,佔全區現有產量百分之四十二點八六,運輸較便。這四個鹽場現歸政府代管,屬征收沒收的鹽田百分之八十以上。已具備有相當條件,應發展成爲地方國營鹽場。在這些鹽場中,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地面設備所有權是屬私有,爲便利集中地方國營,採取動員說服,使其自願並給予適當代價進行征購。(海南楡亞、昌感二鹽場只作個別處理徵購。)

  發展地方國營鹽場要達到二個基本目的:

  1.發展社會主義鹽業經濟,爲國家積累資金;

  2.在搞好生產、經營管理方面要爲其他鹽場起帶頭作用。

  乙、陽江、欽廉(三大場務所)、惠陽稔山等鹽場現已全部代管,沒收徵收的鹽田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鹽田的特點是大部分生產方式是晒水的,一漏多工,一圍多漏集體勞動。經營現已有一些互助合作的組織,應在現有基礎上根據各地不同情况,如具有條件時一般的可直接採取逐步發展以圍爲單位的小型鹽業生產合作社進一步再逐步地發展以務場所爲單位的大型鹽業生產合作社。代管的鹽田,交給組織起來的鹽業生產合作社社員集體公有(一般的要求是交給較大單位所有爲好,這樣可克服鹽田好壞、大小的矛盾,比較容易解决生產上、生活上較大的困難),現在已有的一些生產合作組織不應認爲是互助組的性質,而是鹽業生產合作社的性質(是小型鹽業生產合作社),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因爲生產手段——鹽田地面設備不是私有的而是公有,又是集體勞動、經營,並有了一些初步的制度。這是逐步發展大型鹽業生產合作社的重要基礎。經過敎育和合作經驗的提高,經過一定時期後,將來經過他們之間的自願由小到大,逐步發展聯合起來就是大型的鹽業生產合作社。有些現在已經是全場務所共同分益的,具有大型鹽業生產合作社的因素,應在現有基礎上逐步改善並提高發展爲大型(以場務所爲單位)鹽業生產合作社。這種組織形式的發展一般的不需要再經過互助組的形式,就是因爲:1.生產設備是國家交給他們集體所有的。2.有集體勞動習慣和經驗。3.有了三年代管的基礎。4.有再生產基金可以維持繼續再生產。5.可以通過國家就地公收產品給予生產上的扶助(資金上、技術上)。要發展組織這種合作社,一般說來比組織個體私有鹽民或比組織個體農民較有有利條件,有了一定的基礎,就是說要更積極的進行。但要搞好這種生產合作社,亦有二個困難:沒有足够數量的領導骨幹,文化程度低,平均主義思想嚴重,按勞分益難於推行,然而這些困難可以逐漸解决的,基本的解决辦法:1.領導骨幹問題的解决辦法:在羣衆積極分子中進行選擇,組織利用淡產季開辦短期訓練班,培養並經常敎育他們,在工作中幫助他們,放手讓他們獨立解决問題,讓他們在羣衆中眞正形成領導核心,逐步鍛鍊他們管理集體生產的能力。基層社的主要領導幹部必須從羣衆中來;不能從外面派進去。現在有些鹽場如廣西欽廉鹽場的欖子根、企沙,已有這種性質的生產合作組織。有些創造,但亦存在着不少缺點,應有組織有領導的加以整理、改善、鞏固、提高。2按勞分益制的建立,必須採用說服和示範辦法來使鹽民羣衆自願接受推行。目前有一些生產合作組織內所行的平均分益制,在羣衆思想未弄通前,羣衆又自願這樣辦時應暫維持,不能强行改變。但必須指出,實行一定的按勞分配制度,是能大大地鼓勵鹽民對於勞動和學習技術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應採取選擇試辦好,由點到面的進行。在開始時賬務、現金保管等均會有困難,場務所都應給予積極幫助,耐心培養,逐漸養成他們有獨立經營管理的能力。

  在發展這種類型的生產合作社,應首先將現有的生產合作組織加以整理,通過耐心敎育培養、改進、鞏固、重點提高,從而帶動整個生產合作前進。

  丙、粤東所屬平海、大洲、海陸豐、潮汕地區,廣西所屬江平、竹林,海南所屬臨高、塔市,粤西所屬雷東等鹽場,均是個體鹽民經營的鹽場,對於這些鹽場一方面要逐步地全面發展互助組,另方面應採取整理現有的互助合作組織入手,逐步改造爲以鹽田實產量入股的小型鹽業生產合作社,這種合作社是勞動鹽民羣衆部分集體所有制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

  對這類鹽場的改造工作,我們必須有足够的估計,在過去的幾年中已有了一些互助經驗,並已有了些互助合作組織,羣衆覺悟有了提高,同時由於農村發展互助合作運動高潮卽將到來,必然會大大影響和推動個體鹽業生產的互助合作運動發展,因此,必須積極領導,否則就會落後於羣衆的要求。但對這種個體鹽民的組織互助合作,比代管鹽場鹽民的組織合作要困難、複雜得多,因爲其散漫性、私有性、保守性更爲濃厚,因此必須穩步前進,這類鹽場發展互助合作的組織形式一般的是要經過互助組,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逐步發展,對生產有利時,也可以鹽農混合組織綜合性的生產合作社。

  怎樣把個體鹽民的互助合作生產辦好?

  1.要總結辦互助合作經驗,積極領導,把辦好互助合作生產作爲組織指導個體鹽民生產的一個環節。把互助合作生產搞好了,亦就是對個體鹽民的生產指導有了組織基礎,保產護稅,亦有了組織保證。因此領導思想必須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經常十分注意這一工作。

  2.通過示範宣傳互助合作的好處,要宣傳搞好鹽民之間的互助團結,經常注意解决互助合作生產組織內發生的具體問題,不斷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敎育,要經常注意培養骨幹,訓練幹部。

  3.行政管理方面應盡可能通過公收協助他們解决生產中的具體困難。

  總之我們對個體鹽民羣衆要進行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照顧和幫助,一方面是耐心地敎育。因此,必須經過說服、示範和國家援助的方法來提高個體鹽業勞動者的社會主義覺悟,組織他們自覺自願參加到鹽業生產互助合作組織中去。

  丁、欽廉所屬公館、大官,粤西所屬車板、莫村、梅茂、鹽庭村、下海鄕,海南所屬的萬寧、文昌等地是煑熟鹽灶地區,這些地區雖然人數衆多(絕大部分是以農業爲主),產量很少,成本極高,地區分散,從經濟價値來看無發展前途,但是當地鹽民生活上在相當時間內又少不了它,因此這些地區的生產還需要維待相當的時間。

  在國家過渡時期內,對這些小熟鹽區的改造,應使之隨着當地農業的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作爲農民的一部分副業加以組織起來,作爲農業互助合作組織的一部分。組織起來的目的,不可能是發展生產,因爲生產力有限,主要是維持現有生產。隨着當地農業互助合作一同組織起來,較爲便利得多。不作爲單獨的,專門的從鹽業生產方面去組織,因有較大的困難。在一個相當時期內鹽務系統的主要力量集中搞好較大鹽場的改造工作,這些地區的改造工作,要求主要由當地黨政結合農業一起來進行,鹽場方面應儘可能積極參加,並從搞好公收工作方面來積極配合。

  (二)對兩廣鹽業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大體計劃與措施:

  甲、發展地方國營鹽場(產量約三百萬擔),爭取在今後二年左右內基本上實行企業化的經營:

  1.一九五四年下半年做好楡亞、昌感二鹽場的準備工作,組織進行淸資估價,定額計劃工作,進行生產改革工作,改善工資制度,整頓組織。管理局、海南管理處應組織力量深入現場,協助進行。

  2.烏石、電白二鹽場,一九五四年組織深入摸底,結合旺產季節發掘生產潛力,發揚民主管理,培養骨幹,進行生產改革工作。再生產基金由政府收入和支出,維持鹽民現有的計件收入,並保留其副業,不應强調專業化。

  3.請有關的地方黨委調派較强幹部加强以上四鹽場的領導。加强政治領導,建立政治工作,這是辦好地方國營鹽場的重要條件。

  乙、發展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營鹽場。廣西欽廉以欖子根場務所爲單位,粤西以雙魚場務所爲單位,在一九五四年試辦二個大型鹽業生產合作社。粤東惠陽稔山所試辦一個小型鹽業生產合作社。陽江鹽場、廣西欽廉鹽場(欖子根、企沙、犀牛脚三所)、二鹽場(產量約一百萬擔)爭取在今後三年左右內基本完成改造工作。

  丙、發展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營鹽場。在個體鹽民鹽場除整理改進現有的互助合作組織及應計劃逐步地全面發展互助生產組織外,在一九五四年內應在現有互助合作生產組織基礎上選擇較好條件的鹽場,以分處直屬所爲單位,重點組織辦好以實產量入股的小型鹽業生產合作社。粤東辦五個(饒平分處二、潮陽分處一、海豐分處一、直屬所一),粤西辦一個(東海),海南辦一個(塔市),個體鹽民經營鹽場的改造工作,爭取在今後七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以上試辦工作均要求「只許辦好,不許辦壞」,以取得經驗並起示範帶頭作用。

  丁、在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下,兩廣鹽業的改造工作步驟,應採取由集中到分散,亦就是由大鹽場到小鹽場的發展。各處應掌握重點,搞好重點。各處應根據各地具體情况定出具體計劃。各處應在現有編制內盡可能抽出八十左右的工作人員,以場管處爲單位加以短期訓練,解决方針、政策、做法問題,六月組成合作工作隊下場在當地黨委切實領導下,由點到面的展開工作。改造工作必須密切與搞好當前的生產密切相結合,充分利用淡產季節進行工作。工作中及時總結經驗組織互相交流。

  戊、組織起來的生產方針:凡是鹽場較集中,產量較大,運輸較便利的大鹽場,應積極發展生產,在可能條件下擴大面積以達增產。凡是當地民食所需,漁鹽所需,雖然運輸不便,外運困難,但爲適應當地需要,必須相應發展生產,在現有生產設備基礎上,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逐步提高鹽質,一般不擴大面積。凡是當地民食雖然不需那樣多,運輸極爲困難,產少,質低,本高,小鹽場,亦要提高生產,着重改善鹽質,一般維持現有產量。

  己、加强與提高公收業務工作,我們對鹽業生產品的就地公收(就場統購、統銷)工作已經辦了幾年了,應將公收工作提高到與改造小鹽經濟的任務聯系起來,公收是管理鹽場的經濟工作,應從公收產品的基礎上積極配合組織鹽民,應通過這一環節來促進個體鹽業生產的互助合作,比如及時公收其產品,通過公收計劃來指導其生產量,通過公收價格來刺激其提高鹽質,通過公收的活動來加强國家經濟與廣大鹽民的經濟聯繫。今天廣大鹽民羣衆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亦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就場公收他們的產品問題,鹽民羣衆認爲公收是解决他們生產上、生活上困難的依靠,我們所實行的公收工作已經爲廣大鹽民羣衆所擁護,所接受,羣衆亦習慣而有經驗了,因此不應將公收工作看做單純的經濟工作,公收工作必須貫徹總路綫爲鹽業社會主義改造服務。防止離開總路綫的單純經濟觀點。我們今後一個相當時期內,對分散的鹽民私有經營鹽場的管理與生產的指導應該用什麼辦法才能搞好?就是應該抓緊和通過二個環節:一個是鹽民的互助合作組織,一個是產品的公收。如果離開了這兩個環節去談和想搞好這種鹽場管理和生產指導都是要落空的,或者無從下手的,幾年來的經驗證明了這一點。

  (二)要切實貫徹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逐步實現對兩廣鹽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工作,「必須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積極領導就是說,黨的領導不應落後於羣衆的要求和國家建設的需要。稳步前進就是說,黨的領導不應當超過羣衆的覺悟程度和不顧可能條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决議)因此各鹽場管理機關必須在當地黨委統一領導下,切實掌握各鹽場的客觀實際情况,訂出方案逐步實現,旣不要犯消極等待的錯誤,又不要犯主觀主義、命令主義盲目冒進的錯誤。各鹽場管理機關應積極開展鹽區的互助合作事業,來引導廣大鹽民羣衆跟着我們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去。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