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副業生產
南方日報一九五四年五月七日社論
目前春耕卽將全面結束,各地除了繼續領導農民防抗各種自然災害,進行各種農事活動,爭取早造豐收和替夏種作準備外,必須加意領導農民進行副業生產,發展副業生產。
副業生產是農村經濟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廣東農村的副業生產原來已有一定的基礎,產品豐富,一般的如養猪、養鷄、養鴨、榨油、做粉、磨豆腐、做腐竹、織草蓆,山區的鈎松香、剝桂皮、燒炭、燒石灰、燒磚瓦、採柴、採草藥、砍竹、編竹器、造紙,沿海地區的打魚、捉蝦等等,都相當發達。這些副業產品,首先爲城市人民大量提供所需要的副食品;目前由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這種需要正不斷增加,就要求農村的副業生產有相應的發展。其次,農村副業生產爲工業提供許多原料,如東江的松香、西江的桂皮等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單松香一項,廣東卽負擔供應全國工業所需的大部分。再次,農村副業生產中如畜產品、蛋類、籬竹等都是出口物資,可以換囘國家工業建設所需要的裝備。按目前換算價格計算,輸出一噸猪肉,卽可換囘五噸鋼材,輸出一億三千三百萬個鷄蛋,卽可換囘一座兩萬五千瓩的火力發電廠。由此可見農村副業生產與國家工業建設有重大的關係。發展農村副業生產,對支援國家工業建設和對滿足人民需要的意義是不容輕視的。
副業生產在廣東農村經濟中佔很大的比重。農民的副業收入,佔其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三十以至四十以上。特別是在地少人多的地區,農業收入有限,副業收入對發展農村經濟的作用就更大。爲了增加農民的收入,使農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農業,也有必要發展副業生產。從總的方面說,農村經濟以農業生產爲主,農業生產又以糧食生產爲主,這是肯定的方針;但是,决不能把糧食生產爲主要任務誤解爲唯一的任務。如果在發展農業的同時,不相應地發展副業,如果農業失去了副業的輔助,增產糧食的任務也是難以順利地達成的。這就是說:發展副業生產正是爲了更好地貫徹農村生產應以發展農業、增產糧食爲主的方針。特別是歷來到了五、六月間,農村都會發生「靑黃不接」的荒象,解放後雖然連年豐收,農民生活大有改善,可是這種情况還沒有根本改變,曾受自然災害歉收的地方,春荒更不能忽視。所以,目前就更迫切需要領導農民有計劃地發展副業生產,以增强農民抵抗災荒的能力,解决生產上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難,使今年增產糧食任務的勝利完成有更充分的保證。
大力發展農村副業生產,首先要糾正目前仍然存在的對副業生產的一些不正確的看法,消除一些誤解和顧慮。自從宣傳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以來,社會主義思想在農村中樹立了優勢,資本主義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批判,農民的互助合作積極性和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村中的以互助合作爲基礎的生產運動不斷高漲。但是,另一方面,由於過去有些幹部對總路綫的精神實質領會得不够全面,在宣傳中曾將發展正當副業生產的要求也錯誤地當作資本主義自發勢力加以批判,致使農民從事副業生產的積極性受到壓抑,副業生產不但沒有隨着整個農業生產運動的高漲而出現相應的增長,在一些地區反而發生減退的現象。直到最近,有些幹部還不獲得需要領導農民,首先是組織起來的農民,大力發展副業生產,反而錯誤地加以限制。例如淸遠縣龍北鄕的幹部就曾不准許新圍農業生產合作社做豆腐,陽山鄕三所鄕農業生產合作社計劃開四口鍋做豆腐,幹部要他們減爲開兩口。
應該認識,所謂「資本主義自發勢力」,是指旣是勞動者但同時又是私有者的農民從依靠自己勞動轉到依靠剝削旁人的傾向,只顧自己發財而犧牲別人、不顧國家利益的傾向。因此,判別農民的某一種行爲是不是「資本主義自發勢力」,主要就看那是依靠勞動還是依靠剝削,是和國家利益一致還是違反國家利益的。在以發展農業的生產爲主的方針下,農民依靠自己的勞動來進行副業生產如畜牧、小型手工業、加工業、勞動運輸業等等,顯然不是什麼「資本主義自發勢力」。許多副業的產品是要拿到市場出售才得到收入的,但這些收入是勞動力的報酬,不能看做商業利潤。不能說出售產品的農民是經商;只有當他們和私商共同進行投機時,才是走上迷途。發展正當的副業生產是有利於國家也有利於農民自己的。許多爲國家和人民迫切需要的副業生產,國家不但積極提倡,而且加以扶助。各地領導上必須敎育幹部劃淸「資本主義自發勢力」與副業生產之間的界限,向農民講淸楚這些道理,進而積極領導農民有計劃地發展副業生產,使農村經濟得到更快的上升,並有利於國家工業建設。
廣東春耕前已經建立二百二十六個農業生產合作社,互助組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組織起來的農戶已佔全省農戶總數百分之三十以上,因此今天發展副業生產,如同發展農業一樣,必須以農業生產合作社帶頭,以互助合作爲基礎。農業生產合作社由於實行統一經營,經濟力量較大,勞動力的合理組織和勞動效率的提高又使其能更多地節約勞動力和勞動時間,所以就能够更多地發展副業生產。如果農業生產合作社能和供銷合作社結合起來,就能够大體按照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來進行副業生產,減少以至避免生產的盲目性,增加對國家計劃的適應性,這就更爲有利。所以,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副業生產上,如同在農業生產上,一樣能够顯示很大的優越性。我們必須認眞發揮這種優越性,發展副業生產,使能够爲擴大農業生產服務,能够增强生產合作社的經濟力量;這樣又進一步地對全體農民起示範帶動的作用。互助組由於集體勞動,能够實行不同程度的分工分業,也可以做到不誤農業的生產而又能發展副業的生產,使兩者結合起來。抓緊領導互助合作組織發展副業的生產,又正好有力地表明農民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的道路不但不排斥副業而且能大大地發展副業,幫助農民消除顧慮,放手經營,使農村的副業生產全面地活躍起來。
在領導互助合作組織發展副業生產中,應該强調有計劃。必須考慮到資金和勞動力的情况,和原料的供給、產品的推銷、技術條件等情况,經過周詳的計劃才去動手,不能盲目地進行。副業生產管理比較複雜,必須有適當的分工,農業生產合作社還應實行專人負責制度。互利問題要很好地解决。副業生產工作的記分,旣要照顧到技術,又要與農業生產工作的記分相適應,做到大家滿意。除了集體經營較大規模的副業外,在不妨礙全社全組的生產的原則下,還應提倡社員和組員的家庭副業,不宜過分强調統一集中,因爲個體經營的家庭副業,卽使是在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集體農莊,也還是允許存在的。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社員組員的積極性與副業生產的潛力。
各地應該根據不同的情况發展多種多樣的副業生產。要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有需要又有可能發展的就發展。不僅要有計劃地發展主要的、大宗的副業,還要注意發展各種小型的副業。小型的副業不需要大量資金,農民容易靈活經營,收效較快,利於解决當前農民急需解决的生產上和生活上的困難。
爲了支持農民發展副業生產,國家財經部門、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應在原料、飼料的供應,產品的收購,必要的貸款等方面,給予援助,以便旣使爲國家所需要的許多副業生產能够迅速發展,又可使市場更加活躍和繁榮起來。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