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6期

1954年04月23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4年 > 第6期
【打印】 【字体:

增強黨的團結,保證總路綫在

華南地區的勝利貫徹

南方日報一九五四年四月十二日社論


  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全體委員會擴大會議上,華南區的高級黨員幹部衷心一致地擁護黨的七屆四中全會的精神和「關於增强黨的團結的决議」,並一致堅决表示要爲貫徹實現這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决議而鬥爭。

  經過四中全會精神和决議的傳達、討論,大大提高了華南區黨的幹部的思想覺悟水平,使我們對於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是黨的最高利益,增强黨的團結是實現過渡時期總路綫的根本保證的認識,提到了眞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水平。

  黨的四中全會向我們指出: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處在社會主義革命即社會主義改造的階段,我仍要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設成爲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一場極複雜極尖銳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革命分子必然要利用每一個機會來破壊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敵人破壞活動的首要目標就是我們的黨,我們黨的團結;敵人破壞活動的主要方法就是在我們黨內尋找他們的代理人。歷史的敎訓又表明,敵人不但一定要在我們黨內尋找他們的代理人,而且曾經找到過,在今後也還可能找到某些不穩定的、不忠實的、以至別有企圖的分子作爲他們的代理人。

  黨的四中全會向我們指出:我們黨內一部分幹部滋長着一種極端危險的驕傲情緖;這種驕傲情緖引導到個人主義的發展,如果不堅决加以批判和糾正,就會損害黨的團結;這些人們就會一步步墮落到成爲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野心家的地步,走上幫助敵人來破壞黨、分裂黨的罪惡道路,敵人就有可能在我們黨內尋找到他們的代理人。

  從這次華南分局全體委員會擴大會議所反映的情况來看,是不是我們的幹部能夠具有這樣的革命警惕性呢?不是的,恰恰相反,反映出來的思想狀况却是因勝利而麻痹、自滿,正如四中全會文件中所批判的那樣,以萬事大吉的精神來解除了革命警惕性。經過四中全會精神和决議的傳達、討論,我們的革命警陽性是提高了;對於黨的團結的重要性的認識、對於個人主義的危害的認識,是空前地提高了;對於堅决用增强黨的團結的實際行動來擊敗敵人的陰謀,是每一個黨的組織和黨員的鬥爭任務的認識,是空前地提高了。

  在提高思想覺悟水平的基礎上,參加這次會議的高級幹部一致表示要把四中全會的决議作爲行動的指南,要在全黨堅决貫徹實現,這就一定使華南地區在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綫的鬥爭中,可以由勝利走向勝利!

  華南區黨的組織基本上是團結的、鞏固的,其最有力的表現就是黨中央的正確路綫得到貫徹。華南區黨的組織,在黨中央和中南局的正確領導下,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進行了各項巨大的工作,不斷取得勝利。華南地區的社會改革運動,雖然比全國其他地區稍遲,但也基本上在去年先後完成,其中特別重要的土地改革運動於去年春完成,使華南地區能夠趕上全國有計劃經濟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這是一個很大的勝利。必須指出:這個勝利的獲得是在黨中央和中南局領導下華南黨的組織進行了反對土地改革的右傾錯誤和反對地方主義、分散主義錯誤的鬥争的直接結果;這些鬥爭的勝利,保證了黨中央的正確路綫的貫徹執行。由於華南黨的組織能夠貫徹執行了黨中央的路綫,這就表明我們的黨是基本上團結的;因爲沒有黨的團結,要貫徹執行黨中央的路綫,是不可想像的事情。經驗證明,要增强黨的團結,必須對各種違反黨的路綫的錯誤傾向進行鬥爭,因爲「黨的團結必須是也只能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上的團結,在正確的政治原則和正確的組織原則的基礎上的團結」(四中全會公報)。我們進行反對土地改革運動中的右傾錯誤和地方主義、分散主義錯誤的鬥爭,就是因爲這些都是違反黨的正確政治原則和組織原則的錯誤傾向,又由於進行鬥爭時是基本貫徹「從團結出發,經過批評或鬥爭達到團結的目的」這個正確方針,因而經過這些鬥爭之後的華南區黨的組織的團結就日益鞏固,保證了土地改革運動的勝利,並爲迎接此後的更複雜更尖銳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鬥争任務準備了前提條件,這都有了顯著的事實來作證明,我們必須接受這個寶貴的敎訓,任何人都不應對此有所錯覺。我們的任務是在於根據四中全會的精神和决議來繼續增强黨的團結,以便保證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綫中不斷取得勝利。

  近一年來,華南區黨的組織在貫徹黨中央正確路綫中取得很大的勝利。在土地改革運動以及其他社會改革工作基本結束後,爲了組織由改革到生產的轉變,進行了巨大的工作。我們在農村中進行了穩定生產情緒的工作,這是土地改革結束轉上生產的一個正確的、必要的步驟。由於走了這一步,使去年的農業生產能夠在戰勝嚴重的自然災害中超額完成了計劃。這一段的農村工作,是成績巨大的。但在指導思想上還存在着缺點,它的性質是由於對情况估計不足,因而對在農村中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迫切要求認識不足,某些論點和語言方面有錯誤或不妥當的地方。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提出了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綫的指示後,這些認識上的問題是完全獲得解决了。總路綫的宣傳和學習運動,大大提高了黨和人民的思想覺悟水平,形成了無可估量的巨大的鼓舞、動員和組織力量。在這個思想基礎上,我們進行了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工作,這個繁重的任務是完成得比較好的;接着進行的互助合作工作,成績也是巨大的。現在農村已基本轉上了生產,開始出現了生產高潮。過去沒有生產合作社,現在已經有了一批,而且要不斷增多,過去組織起來的農戶比重很小,現在平均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農戶組織起來;農村的資本主義因素受到必要的限制,社會主義因素正在穩步增長。在農村工作以外的其他各項工作,也有進展,也有成績,都沒有產生過什麼嚴重性質的錯誤。

  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總路綫的指示後,華南區舉行了第一次黨代表會議,確定了華南區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中的任務是:以最大力量做好農村工作,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來配合全國的工業化建設;與此同時,加强城市、工礦工作,要在加强對國營工廠的領導下,積極而適當地發展地方工業和以大力進行對資本主義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任務的規定,是符合總路綫和華南當前情况的。那就是說:在最近的幾年間,應該在華南地區掀起並做好以農業爲重點的全面的生產運動。我們的農業生產運動,是爲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服務的;這個農業生產運動現在已經開始呈現高漲的形勢,但還是不鞏固的,必須認眞加以鞏固和擴大。這就要堅持「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有計劃地辦好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互助組織,循序而進,一貫到底;就要以生產合作社帶頭,以合作互助組織爲基礎,團結和帶動廣大單幹農民,來擴大展開農業生產運動,保證完成和爭取超額完成農業生產計劃。可不可以認爲把農村工作作爲領導的重點,就可忽視工礦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工作呢?不可以的。農業生產運動必須有工業生產的支持和領導,華南地區的工業有相當基礎,也必須在這方面來配合國家工業化建設。因此,目前必須在以主要力量繼續鞏固、擴大農業生產運動下,以大力使工礦交通運輸事業也轉上生產的正軌,以便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形成一個全面的生產運動、全面的經濟建設的高潮。但,工業方面應以發展地方工業和進行資本主義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爲重點的方針,在情况沒有重大變化前,乃是唯一正確的方針。可不可以認爲以農業爲重點的全面生產運動,對於我們就夠了呢?不可以的。華南地區必須隨着全國實現工業化而工業化,我們目前節省經費、籌集資金來發展地方工業,要在較有工業基礎的城市全力搞好工業生產,以及還要展開資源勘測等許多工作,就是要爲將來國家在華南建設大工業準備條件。因此,目前堅持以農業爲重點而開展全面的生產運動的方針,同時必須注意將來由農業爲重點到工業爲重點的轉變,要爲這個轉變很好地作準備。

  在過渡時期總路綫照耀下,華南區第一次黨代表會議規定了正確的任務、方針,我們增强黨的團結就是爲了保證其勝利地貫徹執行。而對於過去工作的看法,對於任務、方針的認識,達到更加高度的一致性,又正是增强黨的團結所必需的。

  集體領導是保證黨的團結的重要基礎。爲保證黨的團結性和一致性,必須堅持集體領導原則,反對個人决定重大事情的惡劣習氣,反對個人崇拜,反對分散主義,這是我們黨一直强調的;經過四中全會後就應該更加强調。在國家進入經濟建設的新時期、如果不把集體領導制度更加健全起來,也無從適應鬥爭情况更爲複雜更爲尖銳、社會生活的分工和聯繫更爲細緻更爲緊密的需要。華南區黨的組織在執行集體領導制度方面,情况是比較正常但還是不夠好的。今後必須在黨的宣傳敎育工作上有系統地宣傳堅持集體領導的思想,反對過份强調個人作用和個人崇拜的錯誤思想,樹立人民羣衆是眞正的英雄的思想;必須保證各級黨委會確立健全的集體領導制度;必須在黨委會內保證正確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得以認眞展開。在這次華南分局全體委員會擴大會議上已爲此做出了幾項規定,各級黨委機關必須貫徹執行,作爲實現四中全會决議的一項重要內容。

  華南地區位於國防前綫,香港、澳門這些地方正是外國帝國主義向我們進行政治破壞活動的重要基地,我們所處的環境是特別複雜的;我們華南區黨的組織內部情况也是比較複雜的。在我們黨內,任何個人主義的存在與發展,及其所必然產生的對黨的團結的損害,都是在我們身邊的敵人所希望,而爲人民所最不希望的。爲了貫徹四中全會通過的增强黨的團結的决議,從領導機關到每一個支部,從高級幹部到每一個黨員,必須在學習四中全會文件中,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檢査與克服驕傲情緖,檢査與克服盲目的宗派情緖,檢查與克服損害黨的團結、使黨的組織陷於鬆懈渙散的自由主義。學習四中全會文件,嚴格檢査、批判和克服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保持和發揚滿腔熱忱、勤勤懇懇爲人民服務的高貴品質,增强團結,做好工作;這就是華南區各級黨委、全體幹部、每個黨員的嚴肅而光榮的任務。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