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4期

1954年03月24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4年 > 第4期
【打印】 【字体:

加強具體領導,迎接互助合作運動的高潮

南方日報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社論


  華南地區的農村,經過宣傳總路綫和愛國售糧運動之後,已出現了廣大農民的互助合作積極性空前高漲的新氣象。在總路綫宣傳比較深入的一部分購糧工作重點鄕,短短時間內組織面已由農戶的百分之十至三十躍進到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許多地方自發地組織起來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比有領導地建立的還多,有的地方超過許多倍,如新會一縣已統計者即有四十八個,其中十區(沙田區)佔半數,坦南鄕又佔該區之一半。珠海縣今春並未試辦建社,但土地入股的互助組已發現十五個。農民積極分子自帶米糧遠出外區找先進組學習轉社或學習辦互助組的經驗,父母勸子女、妻子勸丈夫入組入社,羣衆積極要求幹部來鄕辦社、要求黨員、團員、鄕幹部入組領導。這些現象在各地都有出現。中農也較多地有了組織起來的要求,前一階段宣傳和發動工作做得好的地方,許多中農的代表人物主動地要求加入互助合作組織。所有這些,都顯示了農村中走互助合作道路發展農業生產的高潮形勢,即將來臨。

  在這樣一個高潮面前,如果我們對它的意義和性質認識模糊,對它的規模和速度估計不足,因而對羣衆的高溫情緖不聞不問,只知孤立地號召生產;或者不懂得運動高潮的發展往往比平時幾年的發展更爲迅速,而按照平時的進度去安排工作的日程;或者强調困難的一面,束手束脚,不是積極設法克服困難,使領導迅速地趕上去,反而主張「慢慢來」;甚或强調羣衆盲目性和冒進危險的存在,因而對高潮的到來發生害怕或動搖。凡此等等,都將引導到不可原諒的錯誤。其結果或者是在實際上取消領導,所謂「領導」就被羣衆前進的洶湧波濤所淹沒,而運動則在繼績前進中失去控制,削弱其自覺性,大大增加自發冒進的危險;或者是拿主觀的界限束縛住羣衆,妨礙運動的進展,甚至公然地壓制羣衆,窒息羣衆的積極性,以致根本就不可能有什麼高潮到來。

  必須看到,廣大農民互助合作積極性的高漲,互助合作高潮的來臨,是在黨的領導下發生的,是黨對農民進行了總路綫宣傳敎育的結果,是開展了愛國售糧運動並在運動中提高了農民覺悟的結果。而且它也是與過去土地改革以來特別是在土地改革後的生產運動中黨領導的互助合作運動的初步成就分不開的。能不能夠說幹部和農民對互助合作毫無經驗呢?能不能夠說當前互助合作運動的新階段是在互助合作完全空白的情况下到來的呢?顯然是不能夠的。能不能夠說這是一個是自發的潮流呢?能不能夠說這是一個盲目的運動呢?顯然也是不能夠的。如果具體地考察一下目前農民互助合作生產積極性高漲所表現的主要特點,這點就很明白。有些什麼特點呢?即是說,和開展總路綫宣傳及愛國售糧運動之前有些什麼基本的不同呢?首先就是絕大部分農村黨團員和鄕村幹部已經參加了互助合作組織,好的和較好的互助組都有了較强的骨幹,領導上藉此也更摸到了互助合作組織的底;而過去,黨團員和鄕村幹部却很少參加互助組,互助組也不歡迎他們。其次就是羣衆一般地有了一定的自覺性,懂得這是在走社會主義道路,這與過去單純爲了解决當前生產生活困難,爭取提高產量,甚至光爲得貸款、得優待者不同;同時還懂得組織起來主要是爲了搞好農業,與過去多是爲抽出勞動去做生意者不同。因此,我們不能夠把羣衆互助合作熱情中所帶有的盲目性,運動中可能或已經出現某些自發行動,同整個潮流和運動的基本性質混淆起來。相反的,正因爲羣衆熱情中帶有這種盲目性,自發性,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加强領導,使之納入正軌。

  把這些弄明白了,就不難懂得,如果我們對於廣大農民互助合作積極性的高漲採取消極方針,甚至壓制手段,將是何等錯誤了。

  可是在當前運動高潮形勢面前,同樣地甚至更爲迫切地要反對的,是另一類錯誤的領導思想。這就是只看到高潮的有利形勢,看到好的方面,而忽視了領導經驗不足,羣衆覺悟還只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其熱情還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等困難方面,於是冲昏頭腦,盲目樂觀,對羣衆的熱情和行動只知拍手叫好,只停留於一般號召,而放棄了具體的領導,放棄了艱苦深入的工作,結果在急激猛烈的高潮發展中,羣衆的熱情和行動同樣地失去控制,積極性變爲大量的自發性,運動超越軌道,盲目冒進,出現許多問題,因而不能鞏固,最後也就大大地挫折了羣衆的積極性。

  我們指出了當前潮流和運動的基本性質是一個有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潮流和運動,羣衆有了一定自覺性是基本的一面,但是並不能由此就否定了其中存在着嚴重的問題有待於我們去解决。華南地區前一階段對農民的總路綫宣傳敎育工作,由於時間短,主要的是圍繞着購糧工作來進行,加上領導和幹部的思想準備不足,因而與得到了偉大的成績同時,還存在若干缺點。首先,宣傳敎育工作的廣度與深度和羣衆覺悟的水平,在不同的地區之間是不平衡的,在不同的階層,不同類型的人物之間也是不平衡的。其次,在羣衆思想上所解决的問題,主要地是在環繞着糧食政策的問題上提高了社會主義的覺悟,但是對整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問題,則認識還很模糊;羣衆有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勁頭,但是對這條道路還缺乏具體的認識。固然過去不是完全沒有互助合作的經驗和範例,但是比較地並不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經驗和範例則完全沒有。第三,幹部水平不高,加上思想準備不足,以致部分地出現了一些錯誤的宣傳和强迫命令的方式,這就妨礙了羣衆的覺悟,助長了羣衆對社會主義和黨的農村政策(包括糧食政策在內)的某些誤解和顧慮;這些誤解和顧慮歸結起來,便是對資本主義和自發勢力之間、自發勢力與個體積極性之間的界限沒有劃淸,對互助合作的自願原則和對社會主義的生產與分配的關係缺乏認識。

  當然,這些缺點的存在,是不奇怪的。有些問題要想在短促的購糧運動中徹底解决是不可能的。這裏我們不要忘記作爲小私有者的農民的根本特點。小農經濟的個體所有制和分散的經營方式,並由此而產生的農民的舊的生活方式,多少年來形成了一種習慣力量,它限制着農民對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解。不要以爲一次購糧運動就已把它徹底掃除,也不要幻想一個互助合作運動的高潮就可以把它冲洗乾淨。克服農民的這些傾向,使之眞正自覺地接受社會主義改造,自覺地走入社會主義大家庭,並不是輕而易舉的。這就是爲什麼在當前互助合作積極性高漲中,「社會主義道路好,但難走,資本主義道路不好,但很熟悉」的論調和顧慮仍很普遍的緣故。這也是爲什麼互助組中在評工、計工、排工等問題上,特別在建社過程中,在入社、三評、訂立生產計劃、建立社內制度和勞動組織等問題上,總是發生一系列的激烈的思想鬥爭的緣故。

  還要看到,現在互助合作雖已形成一種潮流,但羣衆對之還有許多誤解和顧慮,羣衆的覺悟還有很大的局限性,這就不可免地要出現一些假象,例如入組、入社是爲了「趕時髦」、「搶光榮」,或者是由於感受到無形的壓力怕人說自己落後、走資本主義道路,或以爲「遲走不如早走」等,有的故意找幹部互助以取得信任,以及追逐高級形式等等;在解决組織內部的問題時,則由於同一種無形的壓力,怕戴自私自利的帽子而不敢輕易暴露眞實的思想,有意見不提,因而在决定問題時不能貫徹自願互利原則。

  所有這些問題,對於我們估計即將到來的高潮形勢和决定領導方針,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說,必須淸醒我們的頭腦,充分估計羣衆盲目性的一面,充分估計在高潮中運動可能脫離陣地、不顧條件超越軌道地冒進的危險性。在分析運動的具體發展情况時,必須不爲現象和假象所迷惑,不要把積極分子的積極性和要求當成羣衆的積極性和要求,不要把有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熱情當成有了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全自覺,不要把隨着潮流走當成眞正的自覺自願;必須注意小農經濟的特點,看到運動發展的不平衡性,羣衆間的差別性,看到某些主觀上的(領導上的和幹部的)即使是很小的錯誤和偏差所可能引起的複雜的思想變化。在進行工作時,必須從小農經濟的特點出發,深入地摸淸羣衆的思想情况,根據不同的覺悟程度,運用「提高先進,團結中間,帶動後進」的辦法,隨時採取適當措施,結合實際來解除羣衆的誤解和顧慮。在整個運動發展的過程中,在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一切關節問題上,必須反覆地這樣做。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克服羣衆中的盲目性和消極因素,避免運動中的自發傾向,正確發揮羣衆積極性,把運動引導到健康的發展上去。這裏特別要注意善於根據羣衆的覺悟程度適當地正確地解决在互助合作組織中(尤其是生產合作社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矛盾,自由散漫性的要求與集體組織紀律性的要求的矛盾這兩個帶基本性質的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羣衆的覺悟。以上這一切都需要難苦深入的工作,積極而具體的領導。特別不要忘記,運動高潮的發展變化,其迅速與複雜程度不知要超過平時的多少倍,因此更要求百倍地加强掌握,要求全黨和全體幹部集中精神,全力以赴。以爲總路綫宣傳是老一套,羣衆有了互助合作和生產積極性,一切問題會自己解决,不用領導,或只交給鄕村幹部自己搞就成了,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任何自滿鬆勁,盲目樂觀,心急圖快,簡單從事的想法和作法,也是錯誤的。

  此外,還要指出一種錯誤思想,那便是有一部分幹部明知運動需要領導,但又以爲旣然自己缺乏經驗,爲了不損傷羣衆的積極性,就不如「放手叫大家槁,出了問題再說」,或者怯於自己的辦法少,因而抱着「只好跟在後邊趕,走到那裏算那裏」的態度,他們完全不懂得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使自己取得經驗和辦法。這種尾巴主義的傾向,和主張「慢慢來」的取消主義結果當然不會有什麼區別;而且一旦發覺羣衆的行進超越自己的想像之時,也將會張皇失措,轉而採取壓制的手段,直接阻止運動的發展。

  綜上所論,歸結到一點:必須積極地加强對互助合作的具體領導,以迎接互助合作運動高潮的到來。只有這樣才能轉變領導水平落後於羣衆要求與運動發展的被動局面,才能使這一高潮在正確的軌道上,在不斷地克服偏差、鞏固陣地的條件下向前推進,才能使驚人地迅速發展的運動不脫離穩步前進的方針。

  爲要貫徹這個唯一正確的方針,首先就要把幹部的思想統一起來,武裝起來。在即將到來的偉大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第一個高潮中,不管擺在我們面前的情况怎樣複雜,困難怎樣嚴重,任務怎樣艱巨,由於我們已經有了中央旣定的正確政策,有了前一階段的工作基礎,有了全國各先進地區的經驗可資借鑑,只要我們認識統一,意志堅定,頭腦淸醒,力量集中,並且認眞地學習,刻苦地工作,那麼我們必能不失時機地勝任地把這一任務擔負起來,克服困難,勝利前進。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