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4期

1954年03月24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4年 > 第4期
【打印】 【字体:

做好經營管理工作,鞏固今春建立

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南方日報一九五四年二月廿四日社論


  廣東省今春試辦的二百零八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現在絕大部分已經建立起來或即將建立起來。除海南外,全省的建社工作,都可以在二月底以前完成。這是出現在全省農民面前的第一批農業生產合作社。這批農業生產合作社,不但在數量上超過了原訂的建社一百五十個的計劃,而且在質量上,絕大多數社是合乎條件的。現在春耕季節已經臨近,備耕工作更加緊迫。爲了鞏固建社的成績和適應生產季節的要求,所有今春試辦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均須馬上加緊進行備耕工作。所有辦社地區的各級領導和全體参加辦社工作的幹部也必須明確認識,目前辦社工作,已從建立合作社的階段進入領導合作社進行生產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不但不能鬆勁,還要加倍努力,做好合作社在生產上的經營管理工作,使合作社能很好的進行生產,並以此作爲當前辦社工作的中心環節。

  搞好生產是社員入社後的迫切要求,也是進一步鞏固已經建立起來的合作社的關鍵。農民參加合作社,爲的是希望合作社能幫助他們增加生產,增加收入。在建社過程中,社員經過各種敎育,對合作社的好處,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在他們沒有看到具體事實之前,他們這種認識是不可能鞏固的,而且認識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起來以後,必須搞好生產,確實做到增加生產,增加社員收入,才能鞏固。松江省林口縣餘慶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社員翟長江,起初是怕人家說他落後而參加合作社的。入社以後,因爲思想沒搞通,幹活也沒勁,別人批評他,他還冒火。到春耕結束的時候,他看到合作社的生產確實比互助組强,比他過去單幹的時候更强,想到將來一定能夠多打糧食,才逐漸高興起來,幹活也比較積極。收穫以後,他看到自己分到的糧食確實比過去收入多,就眉開眼笑地說:「農業生產合作社眞是沒比的!」這個故事說明,搞好合作社的生產,對於鞏固和提高社員的覺悟,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搞好這批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生產,對今後發展農業合作化,有極其重大的作用。經過宣傳總路綫和愛國售糧運動之後,農民互助合作的積極性空前提高了。特別是經過今春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之後,要求組織和參加合作社的農民,更是一天比一天增多。今春原來只準備試辦一百五十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結果却增加至二百零八個,就是一個證明。但是必須同時認識,由於農民對合作社的好處,還缺乏實際的體會,因此他們建社的要求,和他們本身的經驗還是不相適應的。旣想組織和參加合作社,又怕辦不好,就是這些農民現在的心情。因此他們十分關心這些已經建立起來的合作社辦得怎麼様,殷切地期望着這批農業生產合作社能夠辦好,爲他們樹立一個活榜樣,使他們好跟着走。如果這批農業生產合作社確實辦好了,確實做到增加生產和增加社員收入,就能進一歩提高廣大農民的社會主義覺悟和走合作化道路的信心。使原來决心走這條新道路的,更加堅决地走上這條新道路;使原來對這條新道路還有懐疑的,也不能不信服走這條新道路的好處。這就爲今後進一步發展農業合作化,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農業生產合作社在生產上具有很多優越的條件。例如能夠因地種植,做到地盡其利;能夠較合理的統一使用勞動力和有計劃的分工分業勞動,提高勞動效率;能夠有更大的勞動力量和經濟力量,進行農業的基本建設和生產改革,逐步擴大農業的再生產;能夠更多地節約勞動的時間和節約出勞動力,發展副業的生產事業等等。但如果有誰認爲把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起來,不用領導它就自自然然地會發揮這種生產上的優越性,就會增加生產、增加社員的收入,那是十分錯誤的。把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起來,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我們領導它的責任。因爲農業生產合作社是一種新的生產形式。它和一家一戶各自生產、各自經營的農民不同,它是若干戶農民聯合起來集體經營的。因爲聯合起來集體經營,生產就要有個計劃,勞動力就要加以組織,就要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和紀律。這樣一套經營管理工作,不但一般的農民目前還沒有經驗,就是一般的幹部目前也還沒有經驗。因此把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起來以後,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領導的責任;不但不能鬆勁不管、聽其自流,還要更加負責的幫助它把經營管理工作做好,使它能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生產。否則,這個新建立起來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即很可能因缺乏經驗,經營管理不善,而造成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各種浪費,影響生產和社員的收入。這樣不但會挫傷了社員的積極性,使已經建立起來的合作社不能鞏固,甚至會垮台,還會給廣大農民帶來極其不良的影響,爲今後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工作,造成嚴重的障礙。

  在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工作上,首先必須注意解决下列幾個問題:第一,要訂好生產計劃。在製訂生產計劃的時候,應首先從骨幹到社員,層層動員他們挖生產潛力,找增產關鍵,算增產賬。在這基礎上啓發他們作出全年的大體計劃,作爲全社的奮鬥目標。然後根據全年計劃的要求和當前生產季節的具體情况,製訂全社和各耕作區的較爲詳細和具體的季度或段落計劃,例如目前即應製訂備耕和春耕的計劃。爲了防止窩工,全社和各隊各組還可以經常製訂三、五天或一星期的生產計劃。第二,合作社在生產上的各種優越條件應充分利用。各個合作社在可能範圍內均應進行副業生產,忽視副業生產和認爲副業生產就是資本主義自發傾向都是不對的。爲農業生產合作社所必需而又自己無法解决的生産資料,銀行應給予幫助。目前有的地區不從實際情况出發,籠統的反對合作社負債過多,對合作社必要的生產投資也不加扶助,使合作社仍在缺乏資金的情况下進行生產,這是不對的。縣、區政府中的各種農業技術人員,應根據合作社的需要,盡可能長期住社,予合作社以技術上的幫助,這對於合作社和對於推廣先進耕作技術,都有好處。第三,爲進行作業方便,防止勞動力浪費,各社一般都應劃分耕作區。全社的勞動力,亦應在同戶的勞動力一般不予編散的條件下,根據骨幹、勞力、技術合理配備的原則,分編成與耕作區相適應的若干隊或組,並在生產中,切實加强各耕作區和各隊各組的具體領導。第四,必須經常的對社員進行政治工作,不斷提高社員的社會主義覺悟;並建立一些必要可行的制度和紀律。這些經營管理上的問題,應結合當前社的生產工作來解决,而不能脫離當前的生產工作來孤立地解决。

  春耕以後夏收以前,全省還準備試辦一批農業生產合作社。爲了保證能按期完成計劃,目前就要立即進行準備工作,主要就是做好幹部力量的準備。而目前爲了集中力量做好今春試辦的二百零八個社的生產工作,使之鞏固起來,並使領導上取得較爲完整的辦社經驗,在春耕以前,辦社的計劃,應控制在現有的數目之內,一般不宜再行擴大。農民要求辦的,應對他們講明合作社的政策和辦社的條件,敎育他們先行醞釀,積極準備,待春耕後,如條件醞釀成熟再辦。這樣,既不會限制羣衆的積極性,又能使建社工作有領導地進行,健康地發展。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