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3期

1954年03月09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4年 > 第3期
【打印】 【字体:

互助組是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重要基礎

人民日報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社論


  〔我國共有一億一千多萬農戶,已經参加各種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組織的約有四千七百九十多萬戶,其中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有二十七萬三千多戶。這說明在已有的互助合作組織當中,普遍地大量地存在的還是互助組;在全體農民當中,還有一大半是單幹戶。經過一九五四年的努力,参加各種互助合作組織的農戶可能達到並超過全國農戶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参加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在已經組織起來的戶數中所佔的比例還是很小的;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內,在許多地區,互助組將仍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形式。每個農村工作的同志,都必須重視這個情况,不可絲毫放鬆對互助組的領導。

  雖然互助組是農村互助合作運動的初級形式,但它却是最容易爲農民接受的一種組織形式,因爲它的組織比較簡單,而又能够幫助農民克服在單幹時難以克服的若干困難,能夠減少農民中間的階級分化現象,也能增加生產。通過互助組,能夠使農民初步養成集體勞動的習慣,使農民親自得到集體生產的經驗,並在羣衆中生長出一批互助合作的領導骨幹,這就更便於把互助合作運動推向更高級的形式——農業生產合作社。因此,中共中央在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决議中指出「互助組的發展是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基礎」;並要求在注意加强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領導的同時,也加强發展各種形式的互助組的領導。因此,在農村中,在領導農業生產工作中,應該大量地發展互助組,也可能大量地發展互助組。

  一般地說,現在各地農村工作幹部都認識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重要,大部分幹部和部分羣衆辦社的積極性很高,這是很好的現象。辦好了許多農業生產合作社,就可能把整個互助合作運動向前推進一大步,這是可以預期的。但是,也應當指出,有些地方有些幹部又產生了輕視互助組的觀點。如在宣傳工作中,只注意宣傳農業生產合作社,不注意宣傳互助組,只宣傳辦社的有利,不宣傳辦社的條件。從而在羣衆中造成錯覺,認爲互助組可以不要了或不重要了,只有合作社才好,並且非入不可。有的地方把互助組中的黨員團員積極分子都集中起來辦社,無形中把許多互助組抽垮了,拆散了,有的地方不注意硏究和解决互助組中存在的問題,認爲太麻煩;不好解决,辦了合作社自然就解决了;有的地方不注意發展新的互助組,提高臨時互助組,運用和改造羣衆中間固有的互助形式,認爲辦好了合作社,互助組自然就會大發展;此外,還有部分幹部從個人情緖出發,認爲領導互助組沒有領導合作社「有意思」,因而對於領導互助組不夠熱心;部分羣衆積極分子也認爲辦互助組不如辦合作社光榮,在條件不够不能轉社時有些「洩氣」。這種種情形,都是不好的,會脫離絕大多數羣衆的現實要求,會削弱整個互助合作運動,是不利於發展與提髙農業生產的。

  把一鄕一村的互助組中的骨幹都集中到合作社裏,眼前看來,對於辦社是有利的。可是,如果辦了『個合作社却把許多互助組都抽垮了:那對整個互助合作運動是不利的。這樣,就直接違反了「辦好農業生產合作社帶動互助組大發展」的原則。這對於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進一歩發展,也是不利的。沒有大量互助組的發展和提高,不把廣大農民通過各種形式組織起來,將來要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就會碰到很大的困難。

  互助組中確實有許多「麻煩」,有一些不易解决的矛盾。可是,爲解决這些矛盾而作的努力,决不會是白費的。不斷地注意解决這些矛盾,農民羣衆的集體主義的思想就能夠不斷地增長,骨幹分子管理集體事情的本領就能夠不斷地提高。這樣,就能夠爲進一步辦社打下很好的基礎。如果現在嫌互助組「麻煩」,不注意隨時解決這些矛盾,辦起合作社來就會有更大的麻煩。

  辦好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確實能夠帶動互助組大發展。可是,這也决不是說,辦好了農業生產合作社,互助組就能自生自長地大大發展起來,不去加以領導就能步步提高起來。如果只是孤立地辦社,並不注意團結和帶動互助組,互助組還是不可能很好地發展起來的,即使發展起來了也很難一步一步地提高。

  互助組是互助合作的初級形式,農業生產合作社是比較高級的形式,互助組沒有合作社好,這是事實。可是,决不能認爲,領導互助組的工作是「低人一頭」的工作,正如不能把建築大樓的基礎的工人看得比建築大樓的其餘部分的工人低一樣。領導發展互助組工作的幹部應當認識自己的工作是整個互助合作運動的重要基礎。正如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中所說的:「必須明白我們組織個體農民參加互助組以及幫助搞好互助組的工作,也就是爲着便利於再引導它們發展成爲農業生產合作社,並準備再進而實現完全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如果不把互助組看成是逐步引導農民走向社會主義改造的一種初級的過渡的形式,因而不重視互助組的工作,這將是一個重大的錯誤。」

  至於要辦好農業生產合作社,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地說,一定要羣衆每個人都完全自願,有眞正公道能幹的領導骨幹,大家有一定的集體勞動的習慣和經驗,才能辦好農業生產合作社。過去有的地方不具備這些條件,就辦起社來,結果管理工作做不好,生產搞不好,大家的收入還沒有在互助組的時候多;甚至吵吵鬧鬧,半路裏就散夥了。這樣,不但入社的農戶受損失,而且在羣衆中的影響也很壞,以後再要辦社就更费力了。因此,條件不具備的時候,就不應該只憑自己的熱情去勉强從事,就應該好好地辦互助組,創造條件,爭取在條件具備時,轉爲農業生產合作社。

  怎樣把互助組辦好呢?

  最重要的是要時時注意掌握一條原則加强貧農和中農的團結。互助組的好處,最明顯的就是能夠互通有無,克服缺乏農具、牲畜、勞力的困難。如果只是中農和中農互助,或者只是貧農和貧農互助,是很難達到這個目的的。所以,在成立互助組的時候,就應當在自願的原則下把貧農和中農緊密地團結起來。在成立互助組以後,最需要經常注意的是互利問題。這基本上也就是貧農和中農的關係問題。應當合理地評議勞動工分和牲口、農具的代價,不能使勞力多的人吃虧,也不能使有牲口農具的人吃虧。究竟換工的比價怎樣才算合適,要依照當地情况,民主評定,不可能作岀統一的規定。

  要辦好互助組,並且確實地爲辦社打下基礎,還要通過不斷地解决組內發生的具體問題,不斷地對組員進行集體主義敎育。因爲互助組是在個體經濟基礎上的集體互助的勞動紐織,就難免有許多矛盾,特別是關於共同勞動和分散經營的矛盾。譬如:在耕作的輪流方面各戶總難免要爭先恐後;有些人在別人的土地上勞動時不積極、使用別人的牲口農具時不愛惜。這些都是集體勞動和分散經營的矛盾的表現。這些矛盾在互助組中是難以徹底解决的,但又是必須經常注意解决的。只有不斷注意解决這些矛盾,互助組才能鞏固,才能提高。因此,在民主討論確定輪作次序的過程中,在民主評定每個人的勞動工分的過程中,旣要注意解決當前存在的具體問題,也要注意通過這些具體問題的解决,提高大家的集體主義思想。

  要保證互助組內正確地執行互利政策和提高組員的思想覺悟,保證互助組鞏固和提高,重要的環節是要有領導骨幹。農村工作的同志們,一方面要經常地敎育他們、幫助他們,一方面要放手地讓他們自己獨立地解决問題,讓他們在羣衆中眞正形成領導核心,並且逐步地鍛鍊他們管理集體生產的能力。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應當使互助組的骨幹多和合作社接觸,領導辦社的幹部和社內幹部也應當主動地吸引互助組的骨幹参加合作社的某些有敎育意義的會議。

  互助組是初級的過渡的組織形式,因此形式和制度更要靈活一些。只要羣衆自願,不是强迫編組,只要羣衆都覺得有好處,怎樣組織都可以,不必拿一定的「規格」去硬套;能臨時互助就時臨互助,能常年互助就常年互助。最初那怕只是集體勞動一季、只是簡單的共同勞動也好;能做到半年、三大季互助更好,能農副業結合、實行一些簡單的分工,積累少量的公有財產也好,暫時做不到也不要勉强。爲了互助組的大發展,應當注意充分運用和改造羣衆中間原有的互助形式,發揚合理的部分,改掉不合理的部分,廢除農忙幫工時大吃大喝的習慣,民主地安排工作、選定組長,逐歩提高。

  許多地方的互助組,因爲評工記分制度過於繁雜,一般是開會過多,開會時間過長,這是引起組員不滿的普遍現象,必須注意糾正。有些地區互助組創造了按件記分辦法,如犂一畝地多少分,揷一畝秧田多少分,把完成這些工種的分數,事先經過組員協商,評定好,以後大家按此記工、算工,五天或十天開一次會,對對數,記記賬,就行了,不必每晚開會,也不必事事品評。採用這種辦法,旣可以少開會,又可以滅少糾紛,各地可以參考仿行。

  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互助組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幫助單幹農民進行生產。今年春季互助合作有了一個大的發展以後,單幹農民可能還有幾千萬戶。從整個互助合作運動來說,這幾千萬農戶當然是我們要繼續爭取的發展對象;從當前完成農業生產計劃的任務來說,如果忽視了這幾千萬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也是不能容許的。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决議中就說:「黨充分地了解了農民這種小私有者的特點,並指出不能忽視和粗暴地挫折農民這種個體經濟的積極性。」「黨中央認爲必須重複地喚起各級黨委和一切從事農村工作的同志和非黨積極分子的注意,要充分地滿腔熱情地沒有隔閡地去照顧、鸞助和耐心地敎育軍幹農民」。在最近發佈的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决議中,又一次指出這一點,要大家繼續切實注意。對於單幹農民,必須注意根據他們旣是勞動者又是私有者的兩重性,進行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照顧和幫助,一方面是耐心地敎育。我們的最後目的是吸引全體農民参加農業合作化的社會主義事業;可是,我們的方法只能是幫助和敎育。應當認識到:農民是能夠走到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來的;不能認爲單幹就等於自發的資本主義勢力,單幹更不等於已經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只不過,單幹下去,如果不是變成更窮困的人,就必然會向剝削者學樣子,做一些剝削別人的事,那就是有了自發的資本主義傾向;再發展下去,到大部分生活來源是靠剝削的時候,那就是完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了,說單幹就是走資本主義的路,那是不對的。單幹是可能走資本主義的路的,但在目前的條件下,走社會主義的路的可能性更大。把這後一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就取决於工人階級(包括黨和政府的幹部)對農民的幫助和敎育。因此,幫助和敎育單幹農民的工作,也正是整個互助合作運動的不可分的一部分,是爲互助組和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如果忽視、歧視或打擊單幹農民,同様是對社會主義事業的損害。

  着重地辦好農業生產合作社,普遍地發展互助組,並且使一切的互助合作組織成爲團結周圍單幹農民的核心,是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的不可分割的幾個方面。只是爲了領導的便利,才不能不有所分工;在實際生活中,這些工作都是交織在一起的。因此,一切農村工作的幹部,都必須全面地照顧各方面的工作,引導廣大農民組織起來,逐步地由低級的組織形式發展到高級的組織形式。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