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農村互助合作的領導,
開展一個以互助合作爲中心的農業生產運動
南方日報一九五四年二月十八日社論
華南地區的農村,經過宣傳總路綫和愛國售糧運動之後,正像全國各地農村一樣,出現了新的情况。這種新的情况的集中表現,就是廣大農民的互助合作積極性空前高漲。但是華南地區和老解放區有一點不相同,這就是農村工作幹部缺少領導互助合作運動的經驗。這種羣衆的要求和領導水平不相適應的矛盾,是當前華南農村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個重要問題。
目前,農村各種互助合作組織正在蓬勃地發展。許多互助組,特別是當年互助組,要求轉爲農業生產合作社。各地去冬今春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計劃數字早已突破。有些地區已經發現了不少自發的農業生產合作社。許多過去已經垮了的互助組,又恢復起來了。許多互助組在積極地創造條件,準備轉爲農業生產合作社。許多互助組過去不歡迎鄕村幹部参加,現在却熱烈歡迎,因爲已經感覺到互助合作沒有鄕村幹部的領導不可能辦好。供銷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現在完全可以這樣說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
但是我們還應該知道廣大農民對於互助合作也是缺乏經驗的。因爲當前農民的互助合作積極性、主要是經過總路綫的敎育,在提高了社會主義思想覺悟的情况下增長起來的。如所週知,目前互助合作的組織在整個農業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還很小,在農民中還流傳着關於社會主義的某些誤解。因此,我們又應該看到,廣大農民對互助合作的要求和他們本身的經驗也是不相適應的。
目前,應該注意防止的有兩種錯誤的指導思想。這兩種錯誤的指導思想,都是來自對當前農村新情况分析的片面性。有些同志看不到廣大農民的已經高漲並且正在日益高漲的互助合作積極性,而過份强調幹部沒有經驗和羣衆沒有經驗這方面的困難,因而主張慢慢來。目前農村工作幹部的鬆勁情緖,就是這一思想的具體表現。又有些同志,他們只是看到廣大農民互助合作的熱情,看不到主觀方面的困難,因而爲某些表面現象所迷惑,聽任羣衆自發地行動(特別是在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問題上)。這兩種指導思想的結果,可以斷言,都只能是挫折廣大農民的互助合作積極性,而不能把這種積極性提高,並且引上正確的軌道。
那麼,應該怎樣辦呢?根本的出路在於積極地、具體地加强對互助合作運動的領導。爲此,全體農村工作幹部必須認識淸楚,今後領導農業生產的中心環節是領導互助合作運動。互助合作運動是對農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根本措施,也是農民到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抓住了這個中心環節,農村的一切工作都可以順利開展;隨着時間的推移,將會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面貌。有些幹部只重視領導具體的生產活動,而忽視領導互助合作,把農村生產與互助合作分割開來,這種思想,應該切實加以糾正。須知農村一切生產活動,只有和互助合作結合並在它的基礎上去進行,才能獲得應有的效果。還應該知道,離開了互助合作的生產活動,不但不能達到增加生產的目的,而且有助長資本主義自發傾向的危險。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互助組目前雖然只包括少數的農戶,但對廣大農民,在傳播先進經驗、推廣科學技術、組織生產上所起的組織者、帶領者的作用是極大的。以互助合作爲中心,廣大單幹農民的生產不但不會受到影響,相反地會得到更好的開展。目前不少地區的互助合作組織就已經創造了這種有益的經驗。因此,把領導生產和領導互助合作對立起來的思想,是完全錯誤的。
在領導互助合作運動中,又應該以領導農業生產合作社爲重點。因爲農業生產合作社不僅比互助組更先進,有着更大的優越性,它的數量也將日益增加,而且各地經驗均已經證明,它是推動整個互助合作運動的重要環節。那一個鄕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那一個鄕以及附近鄕村的互助組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是一種普遍的情况。所謂以領導農業生產合作社爲重點,並不是說就要放鬆對互助組的領導(特別是對常年互助組的領導是應該加强的),更不是要把大部分幹部都放在數量很小的農業生產合作社裏面,而是說開展互助合作運動要以農業生產合作社爲核心,以便依靠這一核心來推動整個運動。因此,絕不可把農業生產合作社與互助組以及與廣大單幹農民分開孤立起來看,而是要有意識地以農業生產合作社帶領互助組,以互助組帶領單幹農民,使他們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生產運動。這種聯結,以農業生產合作社帶動互助組、以互助組帶動單幹農民的最好形式,就是以農業生產合作社爲核心,或以重點常年互助組爲核心(在沒有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地方)的互助合作代表會議。每個縣、每個區、每個單元、每個鄕都應該系統地運用這一形式,以便推動整個互助合作運動。在一個鄕、一個村或一個片的範圍內,還可有意識地以農業生產合作社或常年互助組爲核心,組織周圍的臨時互助組和單幹農民,根據需要,集體進行某一項農事活動,如挖塘泥、修水利等等。或者以農業生產合作社或常年互助組爲核心,與周圍的互助組和軍幹農民建立一種固定的會議聯繫。上述這種以農業生產合作社或重點常年互助組爲核心的互助合作代表會議,農業生產合作社與互助組、互助組與互助組之間的聯組活動,以及經常有計劃地發動和組織互助組和單幹農民到農業生產合作社去觀摩,對於鞏固農業生產合作社、互助組和單幹農民之間的聯繫,對於引導互助合作向更高級形式發展,都有重大的作用。如果全體農村工作幹部都能學習用這樣的方法領導農業生產,就可以斷言,一個以互助合作爲中心的農業生產運動,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熱烈地開展起來。
爲此,就要全面地深入地向農民宣傳互助合作的政策。在前一時期,在總路綫的宣傳中,關於黨對農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敎育,主要的,也是最有成效的,是兩條道路的敎育。在兩條道路的敎育中,最大的成效是農民極其仇恨舊道路,深感舊道路不能再走,從而願意走新道路——社會主義的互助合作的道路。但是新道路究竟應該怎樣走,廣大農民是不完全了解或者不了解的。因此,關於互助合作的政策和辦法,就有全面地深入地向農民宣傳的必要。只有這樣,才便於把廣大農民的正在高漲的互助合作積極性納入正確的軌道。除充分宣傳互助合作道路的優越性外,應該着重宣傳兩條:第一條是互助合作的自願原則,第二條是團結單幹農民的政策。
農民自發地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情緖,應該引起各地領導幹部的注意。農民這種要求合作化的熱情是可貴的。但是必須確實估計我們的領導力量。因此,在目前,一般應該號召他們辦好互助組,特別是辦好常年互助組,積極創造轉變爲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條件。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章程也可以發給他們,由他們先行醞釀和討論,但是現在暫時不要建立,待春耕結束以後,各地可以騰出手來時,再有計劃地建立一批。這種建立一批、準備醞釀一批的辦法的好處,是旣可以防止大量自發農業生産合作社的出現,又可以爲逐批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作好準備。
海南區的春耕挿秧正在進行。大陸地區的春耕挿秧季節即將到來,時間對於我們是極其寶貴的。因此,在農村工作的一切幹部,都應該迅速地行動起來,爲開展以互助合作爲中心的農業生產運動,爲提高對互助合作運動的領導水平,爲逐步實現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而努力!
手机阅读
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