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10期

1954年11月12日出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政府公报 > 1954年 > 第10期
【打印】 【字体:

爲超額完成漁業生產任務而奮鬥

廣東省人民政府水產管理局局長 舒光才


  自今年五月間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召開了廣東省漁業工作會議後,全省沿海的漁業互助合作運動已有初步發展。截至八月底止,已建立了漁業生產合作社二十八個,正在建立的有六十二個,常年和臨時的互助組已建立了一千三百多個,組織面約達漁戶總數百分之十九。個別縣份如南澳縣組織面已達百分之八十,潮陽縣的達濠、廣澳,雷東縣的硇洲則已全部合作化了。漁業生產合作社充分顯示了它的優越性,一般都增產百分之三十以上,個別增產一倍以上。互助合作組織帶動了廣大單幹漁民,掀起生產熱潮,因而今年上半年全省漁業生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十三。漁工和漁民更迫切地要求組織起來,已組織起來的漁工漁民生產熱情很高,要求進一步改進技術,增加生產。這是目前廣東漁村中的新情况。但是,運動發展不平衡,仍有一些漁民縣、區沒有眞正貫徹華南分局關於漁業地區應以漁業生產爲中心工作的指示,有些地區的運動還有自流現象,互助合作組織在經營管理上還存在不少問題,個別地區還減產(陸豊縣甲子港逐年減產),不少漁區和漁鄕的水產工作幹部還不知道今年的增產任務。這是値得沿海各級水產行政部門注意的。

  廣東省人民政府水產管理局於九月下旬召開了廣東省第三屆水產工作會議,深入分析了當前廣東漁業生產的情况後,確定了今後廣東水產工作的方針與任務。認爲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建設時期內,應以積極地、穩步地發展漁業互助合作運動爲中心,大力恢復和發展漁業生產;積極組織淺海漁民,逐步引向深海作業,爲今後發展遠洋漁業打下鞏固的基礎;結合發展淡水養殖和貝藻類的生產,保護水產資源;積極地發展國營水產企業,加强領導,改進經營管理;並相應地培養技術人材。貫徹這一方針,必須繼續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努力提高單位艘次產量,獎勵漁民羣衆增造新船,改進技術,逐步引向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作業;並搞好供銷工作,加强市場管理,切斷漁民與資本主義的聯繫,逐步實現對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由於本省沿海情况複雜,對漁民更須加强愛國主義敎育,組織對敵鬥爭,以實際行動支援解放台灣。

  計劃要在一九五七年沿海漁業生產合作社要達到一千二百個;漁業生產的任務計劃在發展互助合作的基礎上,一九五七年全年要生產五十五萬噸水產品,卽比戰前水平提高百分之二十三,比一九五二年的水平提高百分之八十六。這個任務是艱鉅的。但廣東的漁業生產具備了優越的條件。首先是經過了漁業民主改革運動和總路綫的宣傅敎育,漁民的社會主義覺悟大爲提高,漁民羣衆積極要求組織起來,增加生產。其次是廣東有廣濶的漁場和養殖場所,魚產蘊藏豐富,氣候溫和,漁港終年不凍,四十四萬平方浬漁場面積尙有百分之九十三未被利用。再次是,在舊式漁業中有全國最大的深海作業的大型風帆拖網漁船,大型母子釣船,䑩艚圍網船,這些都爲將來發展半機械化作業提供了前提條件。此外,各種各樣的漁船、漁具,也便於進行多種作業,增加生產。現在漁船的單位艘次產量還未達到應有的水平,潛力依然很大。

  爲完成這一光榮艱鉅的增產任務:第一,沿海各級水產行政部門必須加强對漁業生產的領導,貫徹「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開展漁業互助合作運動。這是關鍵問題。目前尤須加强對漁業生產合作社的生產管理,加强漁業生產合作社中的政治工作。在進行辦第二批社的同時,要認眞做好現有社的鞏固工作,切實總結第一批建社的經驗,使漁業合作化運動健康地發展。

  第二,必須扭轉目前對生產的領導落後於羣衆要求的狀况。漁業工作幹部,必須深入羣衆,隨船出海,鑽硏生產,科學地系統地總結羣衆的增產經驗,積極地在互助合作的基礎上加强技術改革工作。中心要求是大力發揮生產潛力,提高單位艘次產量。要達到這個目的,又必須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手:一、改良工具,改進操作技術。各地做法很多,只要將原有工具設備稍加改進,改善操作方法,就可以增產。二、要採用多種作業方法,增設釣具、網具,解决淡季或無風不能生產的困難。譬如台山縣的大拖風漁船淡季時下鱏釣,廣海淺水漁民除押蝦外,淡季時添置馬友網進行生產。遂溪縣十二區楊春輝互助組創造小輯網,有風拖魚,無風釣魚,增產百分之六十。三、要確切的分析漁場,很好的利用作業漁場。四、要爭取多拖風流,增加下網次數,做到船不閒、人不閒。五、不誤漁時,做好汛前的一切生產準備工作。這些都是可行的措施。必須認識,祇有不斷的改進技術,才能提高生產,才能更顯示出組織起來的優越性;認爲生產是羣衆的事情而不深入到生產中去加强領導是錯誤的。

  第三,必須積極地把佔百分之八十數量的淺海漁民組織起來,逐步轉向深海作業,擴大漁場利用面積,爲國家生產更多的富有經濟價値的魚類、貝藻類,才能改變漁業經濟的面貌,才能够眞正的貫徹繁殖保護政策,糾正破壞水產資源的錯誤做法,爲第二個五年計劃更好的發展機械化漁業打下基礎。爲此,爭取在今後三年內增造載重六百擔以上的漁船一千艘,改裝機動帆船三百艘。要實現這個計劃,需要大量的資金。在國家集中主要力量於工業建設的時候,我們提倡「羣衆自籌資金爲主,國家貸款爲輔」的方針。有些同志過低地估計了漁民積累資金的能力,過分地依靠了國家的貸款,這是錯誤的,個別地區連羣衆買鍋、開支車船費都靠貸款解决,更是錯誤的。必須積極地廣泛地開展增產節約運動,反覆地進行社會主義的前途敎育,說明資金積累的道路與漁業生產機械化的關係,使羣衆能自覺地厲行節約,克服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現象,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增造大船,增加生產。資金來源除了依靠漁業生產合作社的公積金外,還要吸收社員個人多餘資金,和以存款付息辦法吸收其他資金。海南臨高縣調樓港等七個鄕漁民,經過反覆宣傳敎育後自動籌集資金三十九億多元,國家只貸給五億多元,卽可建造大型漁船四十二艘,現已造好三十多艘。這是値得推廣的。爲配合這一運動,要求有關部門做好木材供應和技術指導工作,以及加强對造船工作的領導。

  第四,必須環繞着發展漁業生產這一中心工作,積極地搞好魚貨的購銷和漁需品的供應工作,掌握市場,穩定魚價。這一系列的工作是國家逐步實現漁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具體措施的一部分。半年來的情况鮮明地說明了,由於社會主義陣地的不斷加强,階級敵人的反抗也愈來愈尖銳。如挑撥漁民與國營水產企業機構的關係,破壞國家的市場管理和價格政策,煽動漁民對國家計劃供應政策的不滿情緖等。因此,沿海地區各級水產行政部門要加强對沿海國營水產供銷公司、漁業供銷合作社和沿海水產品交易所的領導,沒有建立交易所的地方,須迅速建立,已建立的要進一步管理好。各地水產供銷公司和漁業供銷合作社應不斷擴大購銷陣地,要完善地組織公營、私營的加工運銷力量,適當的改善加工設備,改進加工技術,提高產品的質量,克服某些產區品種有積壓、而銷區則有脫銷的現象。在魚價方面,必須嚴防私商抬價壓價,國營供銷機構要降低商品流轉費用,縮小購銷地區差價,在規定魚價時,必須注意照顧漁民生產成本、船網折舊及擴大再生產的能力,通過合理的價格政策和敎育工作,克服漁民中資本主義自發勢力,消滅自產自銷追求高利妨礙生產的現象。

  第五,必須更好地組織漁民跟自然災害作鬥爭。沿海各漁區水產行政部門須加强對現有颱風警報站、燈塔浮標、漁港安全的督促檢査工作。現正値颱風季節,又是秋汛旺產期,須加倍提高警惕,保障漁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爲了完成這一艱巨的光榮的漁業增產任務,沿海各級水產行政部門必須正確地貫徹黨在漁村中的階級路綫,不斷地提高幹部的社會主義覺悟,依靠羣衆,發動羣衆,組織羣衆,加强技術改革工作,爲超額完成漁業生產任務而奮鬥!

手机阅读

打印

下载、打印